更新时间:2011年12月22日 20:00
梦里不知道梦到过多少次。他有很多心愿,最大的一个,便是一直这样下去。
一直这样下去,该多好啊。跟着慕容纯还可以有朝一日让此愿成为现实,但是离开了,梦就彻底破碎了……
青盏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劝不了他,也便不再奉劝。她凝望了一阵子梧桐树错落的枝梢,突然说道:“文彦,我总有一天会查出此事是谁做的,是谁要嫁祸于你。”
“不,不要查!”钟文彦突然激动起来。
这样的反应,让青盏顿生疑惑,她望着他,有些了然地问道:“文彦,不是你,但你知道是谁做的,对吗?”
“不,我不知道!”钟文彦的目光有些躲躲闪闪。
“你知道,”青盏坚定地说道,“文彦,你告诉我,到底是谁?”
“青盏,你就不要再问了。”钟文彦说着,向前面走去,不想再与她争论此事。
青盏望着他走远,大声说道:“钟文彦,到底是谁,值得你这样为他隐瞒?”
钟文彦脚步微微顿住,许久,转回头:“别多问了,要不你会有危险。”
瞒着并不是因为不可告人,也不是对方多么值得他去保护,他只是不想她以身试险。
青盏瞬间了悟:“是四王爷,对不对?”
连他堂堂右相,都要小心着。
钟文彦没有回答,只静静地站在那里,面上没有任何情绪。
他的沉默更确定了青盏的猜想。
青盏向他走过去,轻轻说道:“你既然不想说,我也不问了。那孩子的母亲在哪里,我想去见见她。”
钟文彦点点头,向前走去。
青盏在身边,隔着一段距离跟他过去。
这是一个破旧的院落,简露的房屋,颓圮的篱墙,无不显示着此地的破败。在来到之前,青盏怎么也想不到在堂堂右相的府第,也会有如此残破的地方。
推开破旧的木门,院落更是简洁的连一草一木都没有,只在中间位置有一口水井。
青盏在水井边见到一个正在洗衣服的蓝色粗布衣的妇人,便是钟文彦所说的孩子的母亲。听到外面的动静,她慢慢地抬起头来,青盏看见一张沧桑布满皱纹的脸。
虽然不知道青盏是谁,但是看她一身打扮也知道不是府上的下人,她连忙起身向青盏行礼。
青盏赶忙走过去,将她扶起,然后提起她孩子的事。
妇人说让钟文彦抱走孩子她是自愿的,若不是钟文彦的收留,他们母子早已被饿死街头,那样,算是报答他了。还有,得知她的孩子被抱去给公主做儿子,也是求之不得的,总比让孩子跟着她受苦好。
她还说了钟文彦许多好处,说她住这个院子是她自愿的,一个人,清净,也不会因为条件过好不合身份而坐立不安。
最后,在青盏要走得时候,她向她提出一个请求,便是能见孩子一面。
作为一个母亲的心,青盏能理解,告诉她没几天孩子便过满月,她会安排她去见孩子一面的。
起身,胳膊轻轻下垂,突然,一块翠玉佩从她的衣袖里滑落出来。
青盏微微屈身,准备将玉佩捡起来,却被那妇人抢先抓在手里。青盏还没反应过来,便听见妇人激动的声音:“姑娘,这块玉佩是哪来的?”
那块玉是去年冬天在离开乾都的时候,从她与鸿图一起埋葬的那具尸骨上取下来的。每次出门,她都会将玉佩带在身上,明明知道事情渺茫,还是期待能为那死去的无名尸骨找到家人。
青盏抬头,看着她眼睛紧紧盯着那块玉佩,便将实情告诉了她。
没想到那妇人竟然握着玉佩哭了起来,青盏安慰了她许久,才从她口中得知,那块玉,正是她放在大儿子身上的。她翻过玉佩来给青盏看,在玉佩的一角,有一个很小的“洪”字,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以至于放在自己身边那么久,青盏都没发现。她说,那是她大儿子的名字,他们已经三年多没见面,不曾想他竟然死在异乡。
这种情况下,青盏只能安慰她节哀顺变。临走之时,她将玉佩留给妇人,让她也好有个念想,并承诺在孩子满月那天,一定会安排她去见一面的。
这天,青盏是以寿娘的身份安排她进去的,以为孩子祈祷健康长寿为名。
妇人见到孩子长得白白胖胖,很是高兴,再看现在他能有一个公主做母亲,也就放下心来。
离开之时,还不忘向青盏万般感谢,不仅为了小儿子,也为她让自己的大儿子入土为安。
青盏微微笑着目送她离开,才返回府内的。成全一个母亲的心的同时,她的内心也得到很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