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4月22日 10:46
准备采取的具体措施,陆总听后双眉始终紧邹。
咨询部是公司最大的部门,故而最后一个汇报情况。
梦莹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部门前期培训的情况,由于培训下周才能结束,具体的业务立项还没有最后定型。她最后说,虽然咨询部刚刚成立,我们有信心本月就实现自给自足,争取利润。其他部门听完她的汇报,虽没做出强烈的反应,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陆总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表态,会议就在这种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
回到办公室,周正准备去找梦莹,突然接到了林枫的电话,他告诉周正了一个振奋的消息:立信建材集团董事会通过了他们的‘企业文化培训’系列策划方案,明天上午十点,将派专人到公司议项,他刚从立信董事长办公室出来,正往公司赶。
咨询部实际上两个星期前就已经做了初步的业务安排,鉴于新员工的培训还没有结束,梦莹每天主要负责培训的事项,林枫和周正已经接触了一些企业,一是收集一些需求信息,另外對有特殊需要的企业,根据公司情况,顺便也做一些业务,主要目的是培训一结束,各部门马上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梦莹今天在晨会上之所以敢那样明确表态,就是因为她心里已经有了充分的把握。
立信这项业务,还真有一点意想不到,在周正和林枫看来,这项业务是早晚的事情,但不会这么快。
几天前,林枫和周正去拜访立信公司的刘董,在西洽会期间,因展牌文案的问题,周正和刘董有过几次沟通,刘董对周正的印象还不错,恰好刘董心情不错,就在一起谈了一些集团公司的事情。
立信的前身是我们这个地区唯一一家国营水泥厂,去年刚刚接受改制。它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有两点,一是员工的构成和员工的身份,因是大型国企改制,现在的员工主要是原来国营水泥厂的职工,他们都有双重的身份,既是员工又是股东。在一个就是所有制的形式,虽然是集团公司,但资产是属于国有的。
刘董告诉他们,目前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董事会的决策根本执行不下去,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人员的老化。
按常规讲这点应该是优势,因为这是员工稳定的基础。但是,在他们企业却成了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阻力。因为那些员工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水泥厂工作了几十年,头脑严重僵化,思想观念还停留在那个时期,根本接受不了市场经济的现实。
另外就是生产技能单一,新引进的现代化生产线,只能依靠高薪外聘技术工人去操作。
这样在薪酬上就拉开了差距。老员工看来,在建厂初期他们就进入了企业,熬过了多少最艰苦的岁月,才有了今天,既是没有功劳,也该有苦劳。到现在几十年的工龄,每个月的收入竟比刚进来的年轻人少了好多,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于是就结伙以股东的身份,排斥外聘人员,甚至要求董事会解聘外来技术工,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公司上层的主要精力全部花在了协调矛盾和做思想工作上了。
当时,周正就向刘董提议,有没有可能在培育主流企业文化上着手,转变员工观念。
刘董对周正的想法很感兴趣。周正就顺便把把自己部门目前能做的事情向刘董做了简单的介绍,并表示会很快提交一份详细的方案。
在回公司的路上,周正和林枫初步交换了一下意见,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应该在最快的时间内向立信公司提交一份员工培训的提案,他俩的想法马上得到了梦莹的支持,当时就决定由林枫负责跟进这项业务,迅速回访提交详细的方案。
周正并没有马上就把这个消息告诉梦莹,这件事突然给他了一个启示。
现在的季节,正是部门铺展业务的最好时机。由于受西北气候条件的影响,大部分生产型企业都基本上停产了,往往是在这个停产时期,放假在家的员工无事可做,长达几个月的闲置,最容易引发的就是人事危机和聚众闹事。
长时间的闲置,员工的头脑一片空虚,自我控制能力就下降到了极点,经常会因一点琐碎小事引发事端。如果利用这段时间给员工集体充电,既稳定了员工,也为来年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种投资是一项无形资产的注入,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作为一个企业的决策人,他肯定会算清这笔帐。
周正一下子兴奋起来了。他认为必须修改前期的运作思路,重新制定市场切入策略,一旦培训结束,立刻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