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年07月04日 19:05
然,甚至可笑。我当初向往的是大学的什么呢。晓竹,你呢,你向往的是什么。”
张晓竹回答说:“我的直觉告诉我,大学能给我的成功注入能量。我看到很多的人在图书馆里自习,我也看到很多人在运动,聊天或者发呆。可能,大学就像人们所说的纽约,是天堂,也是地狱。”
李舒说:“晓竹,你想得比我们深邃。”
张晓竹枕着胳膊望着窗外。窗外明月高挂,照着每个女孩的心思。
萧飞想起“社会学”布置的讨论课题。她说:“明天的小组发言就由晓竹来说吧。”
宋玲儿说:“好啊,晓竹想得比我们多很多。”
李舒说:“我也赞成,晓竹,你一定要把我们的疑惑全都说出来。”
张晓竹苦着脸说:“为什么每次都是我啊。”
李舒说:“就这么定了,睡觉。”萧飞和宋玲儿都心领神会地睡觉。张晓竹想,明天的发言是跑不了的了。
果然,老师在要求小组代表发言的时候,三人的眼睛都直勾勾地看着张晓竹,张晓竹缓缓站了起来。
张晓竹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昨天全寝室的人讨论了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不知道怎样描述大学。”全班的人都看着她。
张晓竹顿了一顿,接着说:“但就我而言,我觉得大学真的是很大,校园比我读的高中大好几倍。在我所读的高中根本就没有图书馆,大学的图书馆里有很多我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的杂志和书籍。但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应该有它独到之处。如果一个大学紧紧只是凭它的规模或者硬件设施来衡量的话,很多地方都比大学好。大学应该是一种传承精神的地方。然而大学在传承一个民族的思想和精神的时候,它还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后者是前者的载体。但是我来到了这里,却感觉到茫然,因为我不知道我该从何处开始。”
萧飞不自觉地鼓起掌来,随即掌声响成一片。
“社会学”课结束后,杨毅走过来对张晓竹说:“你刚才说得真好。”
张晓竹谦虚地说:“我只是说出大家都想说的话而已。”
李舒对张晓竹说:“我们得快点,否则,人就多了。”
杨毅说:“我请你们吧。”
宋玲儿说:“好啊!有免费午餐当然求之不得了。”
张晓竹说:“下午还有课,我们带回宿舍吃,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杨毅失望地说:“那,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宋玲儿对李舒挤挤眼睛,两人会心一笑。
下课的人多,张晓竹拉着宋玲儿和李舒挤进人堆里,把杨毅甩在后面。
食堂门口被很多人围住了,张晓竹她们根本就进不去。
宋玲儿对李舒说:“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怎么这么多人看啊,唉,李舒,你帮我拿一下东西,我过去看看。”
食堂门口的墙壁上写着寻人启示。宋玲儿凑近一看,那个人找的就是自己嘛!
李舒喊:“玲儿,别看了。”
宋玲儿拿出手机匆匆地记下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