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07月31日 11:54
,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
以知其有馀,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
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
汙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
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
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
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
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为尧、禹则常安荣,为桀、跖则常危
辱;为尧、禹则常愉佚,为工匠农贾则常烦劳。然而人力为此而寡为彼,何也?
曰:陋也。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於变故,成乎修修之为,待尽而后备
者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
乱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乱得乱也。君子非得埶以临之,则无由得开内焉。今是
人之口腹,安知礼义?安知辞让?安知廉耻隅积?亦呥々而噍,乡乡而饱已矣。
人无师无法,则其心正其口腹也。今使人生而未尝睹刍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
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俄而粲然有秉刍豢稻粱而至者,则瞲然视之曰:
“此何怪也?”彼臭之而无嗛於鼻,尝之而甘於口,食之而安於体,则莫不弃
此而取彼矣。今以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相群居,以相持养,以相藩饰,以
相安固邪?以夫桀、跖之道,是其为相县也,几直夫刍豢稻粱之县糟糠尔哉!然
而人力为此而寡为彼,何也?曰:陋也。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
也。故曰:仁者好告示人。告之示之,靡之儇之,钅公之重之,则夫塞者俄且通
也,陋者俄且僩也,愚者俄且知也。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桀、纣在
上曷损?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
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馀财蓄积之富也;
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鸡狗猪彘,又蓄牛羊,
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馀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
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於是又
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於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今夫偷生浅知
之属,曾此而不知也,粮食大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是其所以不免於冻
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
《乐》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其
流长矣,其温厚矣,其功盛姚远矣,非孰修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故曰:短绠不
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夫《诗》、《书》、《礼》、
《乐》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广之而
可通也,虑之而可安也,反钅公察之而俞可好也。以治情则利,以为名则荣,以
群则和,以独则足,乐意者其是邪?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埶不能容,物
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
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
道也。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
至於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
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
夫是之谓人伦。《诗》曰:“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蒙。”此之谓也。
--(本章结束)-多多电子书--
更多好看的电子书请访问www.duoduo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