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资治通鉴菁华

第50章 江都叛乱

书名:资治通鉴菁华 作者:司马光 本章字数:4302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0日 16:38


第50章 江都叛乱

  

  隋朝末年,瓦岗农民起兵造反,一时间天下大乱.隋炀帝仍然继续到处巡游,到达江都后,他的生活愈加荒淫无度.

  当时,宫殿中专设了一百多间奢华至极的房间,安置随行的美女,隋炀帝每晚都会找不同的美女陪伴.每天,隋炀帝都会和萧后以及随行的美女们一起享用美食,开怀畅饮,经常喝到烂醉.在酒后隋炀帝常比喻自己是长城公陈叔宝,萧后是沈后.

  事实上,隋炀帝的心情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开心.有时候,隋炀帝会在下了早朝之后,独自一人,穿着便服,走遍行宫的每一处,不到天黑都不会停下来,唯恐没有看全周围的美景.

  隋炀帝自己会算卦看相.一次酒后,他照着镜子,同身边的萧后说:"也不知道谁会砍下我这样一颗好头颅?"听到这话,萧后非常惊讶,隋炀帝笑道:"人世间的富贵贫贱本来就是不停地在轮换更替,没什么大不了的,趁现在尽情享乐吧!"

  看到天下动荡,隋炀帝便不想再回长安,考虑迁都丹阳,据守江东.对迁都一事,朝堂上文武群臣争论不休.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人同意迁都,右候卫大将军李才则极力反对.大臣李桐客称,江东地域小,环境差,老百姓负担不起朝廷的奉养,恐怕早晚有一天会造反叛乱.御史认为这种说法是在诽谤朝政,就弹劾了他.至此,再也没有大臣反对迁都之事.隋炀帝随即下令建造丹阳宫,准备迁都.

  在隋炀帝的御林军中,大多数骁果卫都来自关中.骁果卫看到隋炀帝打算迁都,不再回长安,加上当时江都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将士们愈发的思念家乡,开始不断地有骁果卫逃跑.隋炀帝派兵追杀了带着部下逃跑的郎将窦贤,仍然无法改变这种状况.

  隋炀帝对此事头疼不已,决定把骁果卫交给自己信任的虎贲郎将司马德戡来统领.司马德戡看到骁果卫人心涣散,担心自己如果无法阻止骁果卫的逃跑,最终还是会被隋炀帝所杀.他便找到同为虎贲郎将的好友元礼和裴虔通一起商量,各自联络同僚,计划到时候和骁果卫一起逃走.后来参与此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毫不避嫌地公开商量逃跑的事情.宫中的一个宫女将这件事报告给了隋炀帝,隋炀帝却认为宫女不该关心此事,一怒之下便把那个宫女给杀了.后来,又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萧后,萧后说:"天下局势到了今天这样,已经是无可挽回,什么都不用告诉皇上了,免得他担心!"从此,再没有人向隋炀帝报告宫外的情况.

  在参与逃跑的人当中,虎牙郎将赵行枢和将作少监宇文智及的私交很好,勋侍杨士览又是宇文智及的外甥.于是,这二人告诉宇文智及,他们计划三月十五那天一起往西逃跑.宇文智及听后很高兴,非常赞同.宇文智及告诉他们,隋炀帝虽然昏庸无道,但他毕竟还是皇帝,你们一旦逃跑,只怕会和窦贤的结局一样.现在天下英雄并起,是天要灭隋,如果趁此机会起事,定能成就一番帝王之业.

  司马德戡等人同意宇文智及的观点,但是要求首领要由右屯卫将军、宇文智及的兄长——许国公宇文化及担任.宇文化及没什么本事,又胆小怕事,当被告知此事时,竟然吓得脸色苍白,浑身直冒冷汗.但最终,宇文化及还是听从了众人的安排.

  司马德戡派人去散布消息,说:"陛下得知骁果卫要叛逃,准备在宴会上用毒酒把骁果卫都毒死."骁果卫听说这个消息后,军心大乱,加快了逃跑的计划.三月初十这天,狂风四起,天昏地暗.司马德戡把骁果卫中所有的军官聚集在一起,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军官们都表示愿意听从调遣.晚饭后,司马德戡从马厩中偷出了御马,私下里磨好了兵器.当晚,刚好轮到元礼、裴虔通和唐奉义值班.元礼和裴虔通负责大殿,唐奉义则负责城门,几人说定各殿门和城门都不上锁.半夜时分,司马德戡带领数万骁果卫在东城集合,按照计划点火为号,与城外的宇文智及等人呼应.宫城外,宇文智及和鹰扬郎将孟秉劫持了巡夜的候卫虎贲冯普乐,带领一千多人占领了各主要街道,分兵把守.隋炀帝看到一片火光,外面又人声嘈杂,就问身边的人发生了什么事.裴虔通在一旁说:"没什么事,是放置草料的地方失火了,宫人在救火呢."当时,宫廷内外相互之间消息不通,隋炀帝也就相信了.

  燕王杨倓察觉事情不太对劲儿,就从芳林门旁边的水闸钻进了宫.到了玄武门前,杨倓谎称自己得了中风,想进殿,在临死前见皇帝一面.裴虔通看到这种情况,立刻把杨倓抓住,关了起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司马德戡命令裴虔通,把各宫门的守卫都换成自己的人马.而后,裴虔通又带领几百名骑兵从宫门赶到成象殿,当班的卫兵看到后,高声大喊有贼.裴虔通没有办法,只得掉头回来,把所有的宫门都关掉,只留下东门,命令殿中的守卫出来.守卫们都纷纷把武器留在殿中,鱼贯而出.右屯卫将军独孤盛看到这些人,觉得很奇怪,就问裴虔通:"这是谁带的兵?他们这是在干什么?"裴虔通答道:"将军,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也不关您什么事,您还是不要插手好!"独孤盛一听,破口大骂裴虔通:"老匹夫,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独孤盛也顾不得穿上铠甲,拿起兵器就和身边的十几个人厮杀在一起,最终寡不敌众,被叛兵杀死了.

  千牛独孤开元带领手下数百名宫殿守卫跑到玄览门前,请求:"陛下,末将所带领的士兵,手中都有武器,完全能抵挡叛贼.如果陛下能亲自带兵平叛,军心自然就安定下来了.不然的话,恐怕在劫难逃啊!"喊了几遍,隋炀帝也没有应答.渐渐地,士兵四下里散去了.后来,叛军捉住了独孤开元,又被他忠心

为主的行为所感动,最后还是把他给放了.

  很早以前,隋炀帝曾经挑选了几百名身手矫健的官奴,称为"给使".这些官奴被隋炀帝安排在了玄武门,以备突发情况.隋炀帝给予给使的待遇很优厚,甚至会把宫女赏赐给他们.宇文化及等人对此早有准备,他们暗自联络了司宫魏氏作为内应.魏氏在宫中深得隋炀帝信任.在起事的这天,魏氏假传圣旨,让给使全体出宫.所以,当时玄武门内没有一个给使,宛若空门.

  司马德戡率领士兵进入玄武门,攻入内城皇宫.隋炀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慌忙换了衣服往西逃跑.魏氏在内打开了左门,裴虔通和元礼带兵进入阁中,涌入永巷,追问问隋炀帝的下落.有宫女指出了隋炀帝的藏身之处.校尉令狐行达拔出刀,冲上前去.隋炀帝非常害怕,躲在窗户后面问:"你真的要杀我吗?"令狐行达答:"末将不敢,只是想请陛下返回长安而已."说完上前扶着隋炀帝走了出来.

  隋炀帝还是晋王时,裴虔通是隋炀帝的亲信,经常跟随在他的左右.隋炀帝看到裴虔通,问:"你不是我的老部下吗?你有什么不满?为什么要背叛我?"裴虔通答道:"臣不敢,是将士们太想家,我只想恳请陛下,能带领将士们返回京城."隋炀帝说:"朕本打算等长江上游的运米船到了,立刻返回长安.既然如此,那朕现在就跟你们回去吧!"裴虔通闻言,便带兵将隋炀帝看守起来.

  第二天早上,孟秉率领铁甲骑兵前去迎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被吓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有人上前参见,他只会坐在马鞍上,低着头,连声说:"罪过."宇文化及来到宫城门前时,司马德戡出宫门迎接,引他进入朝堂之上,尊称宇文化及为丞相.

  裴虔通对隋炀帝说:"陛下,现在文武百官都在朝堂上等您,您应该亲自去慰劳一下众臣."裴虔通牵来战马,逼着隋炀帝骑上去.隋炀帝嫌马鞍和笼头太破,一定要换成新的,才上马.

  当裴虔通手提大刀,牵着隋炀帝坐骑的缰绳走出宫门的时候,参加叛乱的士兵欢声雷动.宇文化及看到隋炀帝,对身边的人说:"还让这家伙出来干什么?赶紧弄回宫里杀了算了."隋炀帝走到众人面前,环视一周,问:"内史侍郎虞世基在哪儿?"马文举答道:"已经被砍头了."随后,隋炀帝被带回了寝殿.司马德戡和裴虔通等人站在隋炀帝的旁边,亲自看管.隋炀帝看到此情形,叹息道:"我到底犯了什么罪,以至于落到这步田地?"马文举说:"陛下,您怎么能说自己没有罪过呢!您背弃宗庙,不管国事,不停地到处巡游,对外不断用兵征讨,自己生活极尽奢华荒淫.盗贼蜂起,百姓生活困苦,年轻男子都死于战争,妇女儿童无处安身,死于沟壑野外.朝堂之上,奸佞当道,不接受臣子的进谏."隋炀帝辩解道:"我承认,确实有负于天下百姓,但是你们这些文武大臣呢?你们享受着俸禄和爵位,富贵至极,为什么还要造反叛乱?今天这件事,到底谁是主谋?"司马德戡正色道:"主谋不止一个人!普天下的人都对你心存怨恨!"

  宇文化及派封德彝到隋炀帝面前宣读他的罪过.隋炀帝问他:"封德彝,你可是士人,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呢?"封德彝羞愧得红着脸退了出去.

  隋炀帝最疼爱的小儿子赵王杨杲,当时才十二岁,在隋炀帝身边哭闹不止,被裴虔通一刀砍死,鲜血溅满了隋炀帝的衣服.众叛将商讨决定要杀掉隋炀帝.隋炀帝说:"身为天子,自然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随便对天子动刀呢?把毒酒拿来!"马文举等人不允许隋炀帝用毒酒自尽,令狐行达强行按着隋炀帝坐了下来.隋炀帝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只好从身上解下了一条练巾交给令狐行达,令狐行达就用这条练巾绞死了隋炀帝.

  隋炀帝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会遭遇不测,便经常把毒酒带在身边.他还对身边的美人说:"如果有一天,有人叛乱,杀进宫来,你们先喝下毒酒,我随后也喝."如今,真的有叛乱发生,隋炀帝找人要毒酒时,身边的人都逃走了,竟然一点儿毒酒都没找到.

  萧后带着宫女拆下床板,钉成棺材,装殓了隋炀帝和赵王杨杲的尸体,停在西院的流珠堂中.

  当初隋炀帝外出巡游时,蜀王杨秀都会被囚禁在骁果营中随行.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之后,便打算立杨秀为皇帝.经过商议,大家认为这种做法不行.于是,宇文化及下令杀了蜀王杨秀和他的七个儿子、齐王杨暕和两个儿子以及燕王杨倓.为了斩草除根,随行的隋朝宗室和外戚,无论长幼全部被叛军杀死.只有秦王杨浩因为平时和宇文智及有交往,才保住了性命.

  齐王杨暕,小名阿孩,在隋炀帝面前不得宠,父子两人关系一直不好,互相猜忌.隋炀帝一听有人叛乱,就问萧后:"不会是阿孩吧?"当宇文化及派人到齐王府邸去杀他的时候,杨暕还以为是隋炀帝的命令,对来人说:"放开我,我没有造反!" 杨暕被叛军拉到街上,乱刀砍死.直到死,杨暕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要杀自己.最终,父子之间的误会也没能消除.

  在叛乱中,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秘书监袁充、右翊卫将军宇文协、梁公萧钜等人及其儿子被乱军所杀.

  宇文化及逼迫萧后下令,让秦王杨浩称帝.杨浩没有实权,只负责签署诏令.宇文化及安排他住在偏远的宫殿里,并派专人负责看守.宇文化及自任大丞相,统领百官,总理朝政.宇文智及担任左仆射,内史令由宇文士及担任,原来的黄门侍郎裴矩升任右仆射.

  随后,宇文化及率领十万余人往西,准备由水路返回长安.行军中,宇文化及的仪仗规矩完全比照皇帝的规模.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资治通鉴菁华》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