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年06月01日 01:16
明治维新中被尊为国父的伊藤博文不是就在北京么?此人是明治维新的总设计师,不如请此人出山,并尊为国父,变法大业便可成了。
可是杨锐却看得清清楚楚,在他看来,康有为实属沽名钓誉之辈,对于变法最要害的方面,实在没有什么那么深的见识。在这一点上,康有为还不如他的弟子梁启超。
杨锐的保守,顿时遭到了维新派的鄙夷和排挤,于是在内阁中枢之中,渐渐地成了边缘人物。
如此一来,维新开始之初还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国而言,建立学堂,开设邮局,开设商会工厂等等,很是顺利,也得到了包括八旗权贵的支持,可是到了后期,却处处碰壁,别的不说,就是收编全国的兵权,交给议会指挥这件事上,就根本上寸步难行。虽然光绪皇帝再三下诏书,可是天下所有带兵的都统和将军,谁不是明镜的?至于兵权这么重要的事情,不还是要看颐和园里面那位老佛爷么!
杨锐对康有为的蛮干感到十分的担忧,但是又绝对不能苟同康有为的观点,伊藤博文虽然答应了设计大清的变法维新,但却提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条件。
那边是大清必须编入日本帝国的属国。从属关系确定,才能更好的设计大清的维新。
辱没祖先的事情,杨锐是如何也不能答应的,就在康有为等人自认为左右逢源的在北京折腾的时候,杨锐便更加抽身退后,一门心思的去住持教育邮政等事物了。
如此一来,杨锐对开设新式学堂,邮政等事情比较熟悉。
王爷正想着在喀喇沁旗开设新式学堂,可是苦于没有门路,更不知道新式学堂应该如何,此事便搁置了,现在有了杨锐,便有了眉目。
早饭毕,王爷便亲自搀扶了杨锐来到了书房。
两个人现在倒是比较平静,已经没有了初见时候的感慨,王爷倒也没有客套,直接道:“这几年之内,我不止一次给张之洞大人送信,让他帮我物色先生,开设新式学堂,没想到张大人推荐的人竟是先生您。我不是做梦吧!”
杨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哆哆嗦嗦的吐出来,一脸希冀的望着王爷,又敲了敲自己的伤腿,道:“难得张老师这般看中我,可是我这般的老朽,能有什么用处?”
说罢,目光迷离的望着窗子外,望着古松上喧闹的麻雀,道:“你虽然是卓索图盟喀喇沁旗的旗主,张之洞大人也曾经提过王爷,王爷实乃东蒙古诸王的翘楚,有重振蒙古雄风之志,说句真心的话,依老朽看,此时维新依然是毫无用处,我们的朝廷已经是沉珂日深了,就像是一个破房子,再怎么修补,也只能是维系当时而已了。若想真的得到广厦万年,那便一定要推倒重建了!”
王爷心里一动,这些话,他曾经是听说过的,当初吴禄贞在府中盘桓之时,也说过类似的话,说白了,便是革命。
想到了这里,贡王便摇了摇头,道:“先生说这些,我也略有接触,可是即便是大厦将倾,也不是没有补救的余地,即便是换几根廊柱,也比推到了重建省力。我们这个中华,民力极弱,已经没有重建的力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