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言情 > 青凤传说

第二卷 第五章 去前线

书名:青凤传说 作者:敦勇 本章字数:3993

更新时间:2011年06月06日 09:46


赦教看一眼张主任,他很希望张主任再讲一些话。车内的气氛令人窒息,没有什么动静,却有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压抑感。

“张主任,你刚才讲的很好。”赦教咳嗽一声,“张主任,再接着说说吧。”

“想听?”张主任掏出一支烟点燃后深吸一口,“我还不想说了呢。”

“其实,现在我们部队最当紧的就是搞正规化建设。”郝允霞看一眼张主任,见主任只顾抽烟,便咳嗽一声说,“那一次自卫反击战以后,我们部队明显开始重视军队的日常正规化训练,加强基层军官的培养训练。一大批军校生被充实到基层连队,石家庄步兵学校鼎盛时期一年毕业近万军官。部队基本上已经停止大量从士兵中选拔军官的做法,而代以从地方高中生选拔军校生,从部队优秀士兵中推荐考试选拔军校生两种途径。军官升任高一级职位必须经过相应军校培训。军官体制的革新带动了军校教育的改革,军校成了吃香的地方。教师政策得到落实,军事思想研讨空前活跃,军事理论成就众多,战法思想研讨更加贴近实战,开始摆脱时期僵硬的人民战争理论。粟裕将军在他生命的黄昏时期再次大放光芒,首先提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并多次用对越作战的经验教训作为理论依据。”

“郝允霞,你他妈的能当军事教员了。”张主任朝车窗外弹一下烟灰,“啪”的一声清脆枪响,他手中的烟被打灭了。张主任抽出那半截烟重新点燃上,深吸一口,自嘲地笑了笑。

“你他妈的少跟我说他妈的,都是跟翟大成学的毛病。”郝允霞叫喊起来,“老张,以后你要文雅起来。你他妈的要记住,自己是个文人。”

王社看一眼英气勃勃的郝允霞,笑了。

“新的选拔、培养制度,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才能加强我们部队军的建设,一批批合格的职业军人充实进来,部队才能出现的变化,要知道,一支有知识的部队是最令人畏惧的,何况这支部队还保持着特殊的军人气概。”郝允霞大声说到,“我只想搞一些理论研究,如果真让我带兵,老张,我比你和翟大成都会带的更好。”

“嗯,我相信的。”邢远海笑了笑。

“回去的那辆车该不会有什么事吧。”张主任把手里的烟蒂弹向车窗外,看一眼邢远海说,“那个开车的叫靳华,是我老乡哩。”

“知道。”邢远海笑了笑说,“驾驭核技术还行,应当能平安回去吧。”

事实上,靳华驾驭的车快要回到部队驻地时,又一次遭到了越军炮火的袭击,而且,送许谦回来的赦教和靳华都昏了过去,醒来时,三个人都躺在203的医院里。

203医院院长王丽华向师长翟大成汇报了医院准备开赴前线的情况,翟大成听后很满意.

“不要以为医院里都是一些干部子女就不能上前线,王丽华,这一次你们到前线完成任务以后,回后我给你挂军功章。”翟大成拍一下王丽华的肩膀,“丫头,你和娟子是从小一块玩大的姐妹,你爹把你交给我,现在,你也知道,眼前这样的战况,不把你们拉上去,我不能眼看着部队将士在前线受伤,护士跟不上。也不能眼看着部队伤员得不到救治,也不能眼看着你们这些娇小姐经不起战火考验。”

“嗯。”王丽华点一下头,“翟叔叔,你放心,我不会给你们父辈丢脸的。”

“这就好。”翟大成笑了笑,“和鞠猛的事怎么样了?”

“准备结婚的,现在你都唯命是从了,鞠猛一个小连副,也只能唯你马首是瞻了。”

“这场仗打下来就给你们办喜事。”翟大成说完哈哈笑了起来。

王丽华陪同翟大成看望了伤员。

赦教一直昏迷不醒。

许谦被送往后方医院了,靳华的右手缠着绷带,他用左手向翟大成敬了一个军礼。

翟大成拍一下靳华的肩膀。

“好好养伤吧。”翟大成咳嗽一下,“小伙子,哪个单位的?”

“83466部队72分队。”靳华有些激动,“师长,我和张主任是老乡哩。”

“听说你们连有好几个兵都和张主任是老乡,张主任是和我一块来过前线的,真打起仗来,别看他戴个眼镜,一点也不甭种。”翟大成看了一眼昏睡的赦教说,“好好养一阵子吧。”

“刚才鞠猛来看过他们了。”王丽华看一眼靳华说,“小靳,你们鞠连长刚才怎么说来着,让你安心养伤,是吧。”

“报复师长,师直属汽车营二连副连长向你报到。”鞠猛走进病房,向翟大成“啪”的一个军礼。

翟大成望一眼高大英武的鞠猛点一下头,鞠猛呆呆地立在那儿有些不知所措。

到了王丽华的住处,翟大成向跟随而来的医院政委和几个领导挥一下手。

“你们走吧,我和你们院长还有鞠连长在就行了。”听翟大成这么一说,几个人转身离去。翟大成拍一下鞠猛的肩膀,笑了笑。

“师长,请你指示。”鞠猛有些拘谨,他看一眼王丽华,“是不是那个叫许谦的不应该送到后方医院?”

“不送哪行,眼都保不住了,咱们的医疗条件哪行。”王丽华忙碌着招呼翟大成喝茶,“翟叔

叔,我去把娟子叫过来。”

“嗯。”翟大成脱下军帽,摸了一下花白的头发笑了笑,“还真想她哩。好吧,把她叫来,让老子骂上几句过过瘾。”

王丽华嗔怒地看一眼翟大成,转身走出门外。

翟大成哈哈笑了起来。

“怎么了,怕我?”翟大成看一眼鞠猛,拍了拍他的肩膀,“还大学生呢。”

“不是怕您,是敬您。”鞠猛一本正经地说,“你是打过谅山的英雄。”

“嘿,说那事呀,都过去了。”翟大成掏出烟递给鞠猛,鞠猛接过烟,帮翟大成点上。翟大成深吸一口烟说,“那一次打的挺带劲的。通常在师进攻背景下,对尖刀连突破的火力强度为半小时内在一平方公里左右的设防工事区域及敌炮兵、指挥区域进行二至三次火力准备,投射七至八万发炮弹,其中近半为130~154毫米口径炮弹。那一次的战略目标是以围魏救赵之策,迫使越军减轻对柬埔寨梅莱山红色高棉基地的压力。以咱们的军事实力,若大举攻越,短期内拿下河内、海防等中心城市,并非难事。实际上,作战开始一周,越军边境地区防御即已全线崩溃,越314A师据守的谅山三面被围,而谅山以南为平原地带,适于咱们的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河内唾手可下。但那时不能不顾虑背后的苏联。由于苏联绝不会容忍中国夺占其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若中国攻占河内,更换越南政权,苏军在中国北方策应越南的可能性极大。我军在攻击越南阵地前都首先采用地毯式炮击的办法,猛烈的火力几乎把敌人阵地锨翻。你说瞧不起中国空军可以,但说瞧不起中国炮兵可就错了。中国陆军学习苏联,高度重视炮兵建设,其炮兵火力与苏美不相上下,远强于北约华约其他国家。而我军强于美国的地方在于,我军的中小型火炮种类奇多,应用极其广泛。对付越南地堡林立的防御阵地正好合适。中国对越作战从一开始就反复申明是边界反击战,就是向苏联表明绝无占领越南之意,防止苏联动手。在战役战术上则采用围点打援策略,围住谅山而不攻陷,吸引越军主力从柬埔寨回援,歼灭越军主力部队后撤军,这样,救援柬埔寨的战略目标就达成了。实际上,越军开始确实中计,已将六个主力师,包括突破金边的203师从柬调回,企图增援谅山。当越军主力向谅山移动时,咱们在谅山东南和西南方向的十多万部队随即向两侧运动,已张开了袋口。但中国由于顾虑苏联在北方行动而一再明示自己的意图终于起了作用,加上苏军卫星侦察到这一移动,当然,由于苏联挚肘,中国被迫暴露战略企图,未能达成战略目标,不能不令人遗憾中国军队在指挥、通信、后勤保障等方面也暴露出大量问题。战役中咱们在火力和作战能力各方面占压倒优势,追着越军打的情况,是事实。甚至在让侵越美军甚为头痛的小部队丛林游击战方面,中国陆军对越军也占压倒优势。这都是事实,从一开始就说出的战略企图是真的,从而明白了中国军队对谅山围而不打的真实意图。于是,越军主力不再企图增援谅山,而回撤到河内以北布防。中国见战略企图已暴露,越军主力不会再上钩,只得对谅山合围发起攻击。攻击谅山只用一天半解决战斗,消灭了314A师的情况表明,对谅山包围二十多天,显然不是中国军队打不下谅山,而是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术,意在围歼增援的越军主力,知道了吧。”

“嗯。”鞠猛笑了笑,“精彩,真精彩。”

“从作战策略上看,中国军队是各军区派部队轮战,各军区派部队临时组成兵团对越作战,这有必要,但也有很多弊端。深层次地分析,这是由于中国军队情况、国内形势和今后的发展需要决定的。对于中国军队遭受重大损失,当时高层决策者是明知如此而有意为之。各军区部队轮战,为了让各个军区的部队都得到锻炼,按上级的部署,各军区都有部队参战,这种临时组合上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科学的,协同上有一定困难的,是不够默契的。而且,北方的军队根本就不熟悉南方的山地环境和气候,水土不服,曹操的赤壁之败就是例子,军队本来是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的,但比较仓促,战斗力就打了折扣,应该充分发挥我军轻便灵活的游击战术和突然袭击的优势,当时参战的有17个师,约计20万人在后稳健推进,步步为营,小部队在前袭击敌人,侦察敌人阵地、兵力集结和后勤补给的情报,给炮兵长眼睛,先拔钉子,再扫地,扫得干干净净,戒急戒躁,减少我军人员损失,一步一步地把敌人压出去,破坏敌人,瓦解敌人,拖住敌人后退。前打后拖,使越南无还手之力。那一仗咱们也付出惨重代价,这是必然的。中国古代,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占有的都不多。有些本来是可以占有的,但尤其自己这方面那方面的原因,没有把握住,或者虽然把握住了机会但没有发挥好优势。这一次咱们来,看来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问题的。”

“我有思想准备。”鞠猛点燃手中的烟,“师长,这一次去前线看情况,本来我是要去的,可邢连长硬是把我留在家里了。”

“你去还不如他去。”翟大成弹一下烟灰,“那小子,是一块打仗的料。”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