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07月22日 10:23
博正盯着李母悲哀的面容,“你上哪儿去找一个对你儿子这么坚贞的姑娘?首先,她宁愿住在那儿,离消息的来源比较近,好找他。她找到那个飞行员真不简单,连我都想不出来。每次飞机进站,她就冒着寒风夜雨到机场去,好听人谈起新疆的消息。去的次数多了,大家都注意到她。她才认识那个飞行员。第二,她上三十六师办事处,找到一个回族中校,请他发电报找你儿子。第三,她由回军方面没有找到他,又请他的报社帮忙。所以她才查出李飞在迪化。她为你儿子所尽的心力,比谁都来得多。我想现代这种女孩子很少了。她爱李飞,千辛万苦也不变心,这才是所谓的矢志不渝。”
文博的一番话达到了预期效果。“亏得她!”做母亲的大叹一口气。意思是说,柔安做出了可敬的大事,很少人办得到。“我想起这些,总觉得是我儿子不好。”
“她什么时候生?”端儿问道。
“下个月。”
“不管怎么说,孩子总是我们的骨肉。妈,我觉得你该想想办法。”
“你说得对,端儿。如果她早来告诉我,我会谅解的。”
“妈,她那种处境的女孩,怎会对爱人的母亲说这种事?我们应该先采取行动。”
正月的第一周,母亲收到柔安的第一封信,她以李飞最近的消息作为提笔的借口。她的信很拘谨。
〖亲爱的太太:
您一定收到范先生转告的令郎消息,他必定把一切都告诉您了。我转了几封令郎的信,相信您已收到。飞行员小包人很好。我元旦前夕约他来吃饭,表示感激。他十天前才见过令郎。我特地写这封信告诉您,李飞很好,不缺什么。他这星期没有附信给您,所以我代他写。战况的消息使我们有了一线希望。我正和几位三岔驿来的回教军官联络,他们都是我的老朋友。回军好像不久就要攻入迪化。我要中校打电报给回军司令马世明。马世明是李飞的朋友。哈金中校已答应用他自己的名义来发报。如果马世明能攻入迪化,他会救出回族犯人,也会特意解救令郎。我能做,能祈求的也就是这些了。然后只好静待时机。
我再过三个星期就要进医院,希望一切顺利。
太太,您一定以为我忘记您了。我随时想念您,记得您对我的好意。多保重,问候嫂子。
不足取的
柔安〗
母亲叫长子替她读信。
“平儿,你看法如何?”
“我觉得她命运不错。”
“我是想,”母亲说,“小孩快要生了,那是我的孙子。不管别人说什么,亲骨肉总是亲骨肉。如果她有家可回,我们可以慢慢再说。但是自从她被赶出家门。让她孤苦地在那儿受苦,实在不太应该。看来她是个坚贞的女子。就算她犯了错,也怪我儿子不好。如果飞儿回来之前她能到我们家,我至少可以帮忙照顾婴儿,给她家庭的温暖。这件事非比寻常,你们说说你们的想法,我是说你们两个。”
“我当然觉得该邀她来,她接不接受又是另一回事。”端儿说。
“你说呢,平儿?”
“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平常嘛。‘童养媳’是自古通行的风尚。你就把她当做在我们家长大的童养媳好了。照目前的情况,这似乎是唯一的办法。她也许不好意思接受,不过我们至少应该提提看。”
柔安收到一封李母署名的来信,除了表示同情和感激,末尾还建议,等婴儿适于远行,要她搬去和他们同住,李平很乐意来接她回家。柔安非常感动,这份邀请表示她已被李飞的家人所接纳。但是他们要怎样向邻居解释呢?她知道不是李飞提出的。她要马上写信给他。问他看法如何。她总觉得该等李飞一块儿回去。那时他们怎么说都无所谓了。
正月的第三周,她住进医院,以“李太太”的名义挂号。还填上父亲、母亲的名字。她不再介意这些了。她随身带了李飞的照片,得意扬扬拿给护士看。有一个护士读过李飞的文章,对她特别多礼、特别殷勤。
她三点入院。晚餐时分阵痛逐渐加强。晚上十一点进产房,午夜一过,孩子就生了。
凌晨她醒过来,唐妈坐在她房里。“男的还是女的?”柔安心急地问她。
“男孩子,”唐妈说,“重七磅半。”
小母亲半睡半醒笑一笑,又睡着了。
后来那几天,她一直有大功告成的喜悦感。她几乎相信,一切都是她有心计划的,因为和自己所爱的男人生孩子,实在是天经地义的好事。
小兰生头发密密的,眼睛像他父亲闪闪发光,嘴巴又小又漂亮。听到孩子嘹亮的哭声,她觉得自己所受的一切羞辱和痛苦都已一扫而空。
她一边喂奶,一边摸他的头发,对唐妈说:“唐妈,你记不记得我们曾想做一件蠢事?”
“不记得,你是指什么?”
“你还记不记得我服了那帖药?幸亏没伤到我的宝宝。”
她叫护士寄一张照片给李太太。说来意外,她不但收到了她的贺词,也收到了范文博、蓝如水,甚至春梅和香华的贺信。
“唐妈,你觉得我们该不该回西安?”
“很难说。这边离孩子他爹比较近,你也许可以帮他。但是时间若要拖久,你住在他家就好多了。反正娃娃这几个礼拜还不能出远门。所以也不忙着决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