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仙侠武侠 > 飞燕铁剑

正文 第六十九回,巡场荆门重建家院,显神功惊动捻军余孽

书名:飞燕铁剑 作者:退一居士 本章字数:3607

更新时间:2019年08月01日 20:42


第六十九回

巡场荆门重建家院,显神功惊动捻军余孽

话说,聚龙山百亩园经受了天灾人祸的大变故,遭受的打击,决不是几年内可以恢复的,但不仅没有让聚龙山人乱了阵脚,反而更磨练了聚龙山人,让他们更加团结,更加有斗志,更加是一往无前的奋勇向前。23日的会,开得很短,门主桂婉儿简单的做了动员,要求上上下下不能乱,不能顾此失彼,管好自已的事,做好自己的工作。接着少主周斌将此次战斗情况和损失作了总结。最后聚龙山大龙头,道台大人对接下来的工作分四部份进行了布置。

决定兵分四路:第一路,由孙雪野带内事堂堂主乐东亭、刑律堂堂主丘钟惠,筹备9月9日在宜昌小雁塔开的年会,由桂平和周桂北协助,并准备9月12日铁血团的成立大会。

第二路,由周步青和外事堂堂主邵四海率八豹十六黑鹰,将此次暴露的“西方混元同盟” 在荆楚的暗庄和混入聚龙山的内奸全部拔光。

第三路,按原定计划八8月25日开始的巡场工作,还是照常开始,人员作了调整。由钱粮堂堂主郭二囡带头,带富珍、雷蕊、大管家丘之涣、大管账乐坤、三管账沈为民,账务6名办业务。马厩统领邵辉,率五套马车1辆,三套马车3辆,护卫12人,负责生活起居。周斌全家出动。

第四路,由大龙头道台大人率领留下人等,从26日起,做七天道场,纪念此次保家护园中牺牲的53位英雄,决定在中弓台上,三雄墓东上首建群雄墓,永世纪念这次大劫难。并将昆仑4派的72位死者火化,分装73陶罐,用火漆密封,先运到兰州总管刘世贵处,着刘世贵委托中间人,将73陶罐骨灰送进昆仑派。

此事在江湖上受到了各种不同的评说。但桂婉儿说:“此事不管别人如何评说,只要我们心安就可以了。”整个会议仅用了一个时辰。24日,道台大人将巡场的人员召集起来,研究了半天,巡场的中心任务,就成了抗险救灾重建家园了。

25日,巡场人员四更天就起身,五更天不到就上了路。12位护卫,上身青布短袖衫,下身青布长裤,白绑腿白细布袜子,薄底快靴。腰围皮带,6人背插聚龙派单刀,6人腰掛聚龙派钢剑,一律头戴露顶范阳笠。1刀1剑双排并走,在前面开路。12名护卫,都是马夫中武功最高的几个人。

接下来,是马厩房都统邵辉,亲自驾着五匹雪白的蒙古良种马,拉的五套大马车,车辕上还坐着少主的马夫耿忠。车后拴着4匹上了马鞍的伊犁骏马。车上坐着二祖母、大妈、母亲、翠姨、环表嫂、郭妈和二祖母大丫环杏子。大轿车分前后二隔间,二祖母、大妈、母亲在里间休息,车上有张坑桌,二祖母在路上好办公,还有要紧的文书箱子等。外间放着女用和吃食饮水等。母亲、翠姨、环表嫂3人的伤还没全好透,周斌每天还在给她们调理。

第二辆是三套马车,拉车的是3匹蒙古乌锥马,毛色乌黑油亮,车后拴着2匹骏马,1个车把式赶车,车上坐着6位财务,和各种装账册的木箱。

第三辆三套马车,拉车的是3匹蒙古黄骠马,车后拴着2匹骏马,1个车把式赶车,车上坐着周斌房里的丘之珍,李妈、刘妈,李吴氏,春夏秋冬4丫头,以及女士人们和周斌的衣服行李等,还有生活用品。

第四辆三套马车,拉车的是3匹蒙古青骢花斑马,1个车把式赶车,车上放着参加巡场的男士们的衣服行李。并安排了4只坐位。邵辉和车把式的衣着,和12护卫一样。车队后面跟着丘之涣、乐坤、沈为民和周斌4骑。

周斌内穿白丝绸马夹、白丝绸长裤,腰束白丝绸腰带,左掛七彩飞虹,右插六月雪。白府绸布底单鞋,白丝袜。外穿白丝绸长衫,头戴白丝绸范阳帽,骑着他的烟紫红汗血马走在最后。门头邵栋和厨师李海2人,已提前赶往荆门,安排车队的午饭。

这一排场,这么整齐的队伍,让灾后的荆楚大地百姓,看到了希望,增加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中午时分,巡场马队进入荆门镇,在城东桥头镇,文豹沈虎门,率弟沈虎侠等上下近百人已在迎接,车队一进桥头镇,鞭炮、罗鼓振天,迎接的人夹道鼓掌欢迎,车队也不停止,依然小奔前往。只见沈虎侠1拉马疆绳,在12护卫前开道,沈虎门率众跟在车队后,一直护送车队在荆门一品居饭店门前停车。二祖母她们从车上下来,周斌几个从马上下来,一看荆门镇一小半房已倒塌,危房到处是,一品居大饭店,为迎接巡场队,刚加固修整了一下。

新五老沈资源在饭店门口

迎接。邵辉带着12护卫将四辆大车拉到了后院,将32匹马安顿好后,立即安排一品居的警卫工作。李海带着李吴氏、李妈她们将主家用的碗盆筷匙拿进厨店,马上接排午饭。

这里有考究,主家带着吃饭家什上路,巡场中不花各地一分银子,不吃各地一顿饭,不收各地一份礼品,这是当年聚龙山周昆、桂虎、陆伯灵3位前辈定下的规矩,这就起到巡场人员不受各地好处,做事不受影响,可以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这也是保证聚龙山正常、平稳发展的有力措施。

花了2天半的时间,二祖母郭二囡带领巡场组全休人员,对荆门镇聚龙山的所有产业轮流着听汇报、查账,指出经营和生产上的问题,制定到年底的目标、指标。二祖母郭二囡带领巡场组全休人员对荆门镇的早市和晚市进行了考察、研究。周斌每天傍听、看资料,学习如何处理各种事务。

第一天下午,周斌就抽空找沈虎门谈了一件事:“大姑夫,我此次随巡场车队来荆门,临走前太祖母要我来荆门考察二件事,一件事是考察查访荆门在乾嘉年间兴旺一阵的石塘,当年荆门的片麻石、花岗石、大理石曾远运江城、荆州,后来捻军乱中原,连年战争,建筑停止,现在大灾后,正是恢复的大好时期。第二件事是太祖母说,荆门、荆门是荆山之门,荆者,药也!荆山是中华大地盛产各种药材的富饶之山,她要我考察了解荆门地区药材的人工种植业和采药业、制药业情况,我想,能否找熟悉这二方面情况的人给我作响导,晚饭前趁溜马时,尽量看一下?再想查一下重建家园新建的砖瓦窑厂。”

沈虎门说:“没问题!等下午糟坊汇报完,我们就动身。我想叫虎侠、和诚、和信、和礼、和致倍你一起考察。”

下午周斌和二祖母打了个招呼,糟坊总管将今年业务情况汇报完后,周斌和大姑夫沈虎门、大表姑夫沈虎侠和和诚、和信、和礼、和致4个表兄,还有环表嫂和翠姨、邵栋一起,随响导先向城北,查看了片麻石坑石塘和城北附近山坡上的茶树和药材种植情况。城此的山坡都朝东南,比较平缓,荆楚大地云梦泽的水气随风西飘,碰到这面向东南的山坡,就变成雾、变成细雨,滋养了茶树和几十种药材,延绵数百里。早年开产片麻石坑的石塘共有6个塘,都在山东北一片一排例,周斌一窥透,看出这片麻岩都埋在荆山余脉山脚下,估计远古时代此处为大海一角,砂石沉积,天工造物成了几十里一片的片麻岩矿产。在一大片山地下,有的已裸露,可看出一层层叠压着,颜色呈淡黄,质地优良的岩石。当地百姓也有少量开产,加工成块石,作建房墙材。

表姑夫沈虎侠说:“城北这片山坡丘陵地,最适宜种药材,要购买大片最好的地,专门雇药工种植,加工成半成品。” 表兄和诚说:“叔说得极是,乐家在粟溪,我们可联手一起干。” 表兄和礼说:“在城北办个药材加工厂稳盈利。” 和信说:“开石塘较麻烦,一是要到省城督抚衙门办到开矿权照会,二是要将土地购买下来,三是要上广东购买机械,四是要搞好销路。” 周斌对几位表兄能有如此见地,心中非常高兴。

接着大家纵马向城西万宝山驰去,万宝山一片,都是上等花岗岩,但山路崎岖难行,当年修的运石车道,已被洪水冲成一条山溪。虽然万宝山风景优美,离荆门镇也不远,但由于山势峻险,修路困难,交通甚为不便,整个山区人烟稀少,他们飞马来到万宝寺,隔着一条二十多丈宽,上百丈深的山沟,远远看到2个大石塘,杂草丛生。周斌也不下马,御气驾马在空中走过山沟,察看了石塘,又飞骑上了山顶,察看了四周情况。

在下山返回的路上,周斌对沈虎门说:“大姑夫,太祖母说,花岗石的经济价值是片麻岩的十多倍,开采虽不易,但利润颇为可观。当年石塘造在那里,并不太合适,对万宝寺有影响,而且石质还在次位,翻过那坐峰崖,有一片山峦,山势便于开采,石质最优。”

问导老头说:“少主所言对极,上代也是如此传下说法来,里面山峦石质最优。因当年在山溪对面产石,破坏风水,所以万宝寺终不发达。”

沈虎侠说:“此片峻山绝岭,树大林密,虽不宜种植大片药村,且出产许多珍贵药材。我曾在此寺进去30里,在盘龙镇外,抓到过数条碎蛇和墨蛇。”

和信说:“修条进山的路,确是件大难事,废钱、废工、废时不算,还不能将费用全往产出的石上摊!只能做社会功德事。”

谁知周斌不经意的显了地仙神功,竟惊动了藏在万宝寺里的捻党余孽。自然这些人的异动,让周斌马上惊觉到。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