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年08月01日 20:42
经” 第 1页第1句,再读“易筋经补” 第6页第2句,觉得很通顺,接着读“易筋经” 第 1页第2句,觉得接不通,一直到第10句仍然接不通,他还是大孩子童心正盛,好玩似的将“易筋经” 翻到第二页读到第3句,正好接得通,再看“易筋经补” 第6页,从第1句开始一直到第10句无1句接得上,他反正好玩,将“易筋经补” 翻到第7页,1下子非常通顺的第4句跃然纸上,他心喜万状,忙将这4句话,抄在纸上,傍边注上出处,拿给师父看。
师父1看,眼睛一亮,马上从身上拿出一张纸,只见上面写了几句揭语:“经不补经是经,补不进补非经。一六、二七、颠二倒三,三八、四九、接四续五。缘是圆,圆是补,补能圆。不做游戏缘不圆。”
师父说:“这迷揭是在少林寺那本“易筋经” 夹层里的,我们三人都知道,这是如何补进去的钥匙,就是搞不清这些数字的意思,想不到你这孩子好玩,糊乱的开了锁。”
接着师徒2人花了1天1夜,接照揭语和头四句的规律,将“易筋经补” 补进了这第三“易筋经”简本中去。当周斌将真正的“易筋经” 从头至尾读了一遍时,只感到全身真气激扬,一看师父已盘腿坐在蒲垫上,垂头炼功了,他忙在傍边蒲垫上盘腿坐好,又从头至尾默念一边“易筋经” ,一面按经练起了功。
过了4个时辰,只听他师父一声清啸,飞射出门,又过了2个时辰,周斌也功德圆满,也一声清啸飞射出门,到了门外场地上,跟着师父将少林寺七十二种武功,从头到尾炼了2遍。
等周斌练完时,己过了1天1夜,只听见哑大爷、哑大娘鼓掌,一群金背猿猴跳跃着双手捧了好吃的水果献上,崖对过10多只老虎正窜上跳下欢腾不止。周斌又一声清啸,老虎和金背猿猴均欢快而去。师父己洗过澡,用过膳,正在抄写真正的“易筋经”。
第二天师父又去了趟少林寺,回来后师父找周斌说:“少林寺上层核心知道你解开了千年迷揭,很是感激于你,要我转送4样东西给你,一是授你少林寺元字辈居士,方丈赐名元缘,目前少林寺涪字辈老僧只有5位,在家居士只有我1个涪天居士。元字辈还有19位僧人,在家居士包括你在内,共3位,其它2位是皇族。送你第二件东西,是少林寺至宝,一瓶30粒装“小还丹” ,送你第三件宝贝,是一柄名叫“七彩飞虹”的古剑,和一本秘笺 ,这是在北宋未年一位绝世大侠董徊,在他100多岁年老体衰后,为避仇家,投奔少林寺得以善终,临终时留下的。”
“怎么这么巧,手抄书中也有一本绢书上记载了一种叫御气术的轻功,同时也提到这柄名叫“七彩飞虹”的古剑和“飞虹剑术”的剑法。” 周斌兴奋告诉师父。师父惊呀的说:“真的?等会儿拿给我看。”
师父又说:“第四件东西,是一块鸽蛋大小的白玉,含在嘴里不怕任何毒来侵害,平时掛在胸前贴肉处,一有毒气、毒味在周围出现,此玉一定会自动跳动报警。还可试毒,放在要吃的东西里,颜色发黑或发绿就是有毒。”师父帮他将鸽蛋白玉掛在勃子上,将“飞虹” 剑从行囊里拿出来给了周斌说:“这剑不知是什么金属制成的,很特别,有些分量。”周斌将绢书拿给师父看。
周斌一接“飞虹”剑,只见剑在剑鞘里突然自动振动有声,喀!喀!连响6声,师父也显惊呀,忙吩咐哑大爷夫妇立即在四周巡枧。师父认为神器发声必有敌情,殊不知神器认主也发声示意。周斌将宝剑“锹”的一声抽出来,且原来是一柄墨黑的,约一尺八寸长四指宽的没有开刃的宽短剑,重约三十斤,比大仆刀还重。剑柄八寸长,头上有一个半园球,护手成上下弯头,剑身、剑柄、剑护手都是一块金属锻成,柄上用黄金白金条裹缠,用白金镶嵌四个古文字“七彩飞虹”。
周斌将真气贯注剑身,剑身马上泛出一层黑光,剑尖上手掌宽黑光吞吐有一尺以上。师父忙说:“斌儿当心!” 原来此剑杀敌不是用刃而是用光。周斌忙将剑收入剑鞘。剑鞘也很特别,是天蚕丝编织的一只剑袋,外面是黄金、白金条编成的鞘,包着剑袋,因剑无刃,剑鞘无簧锁。
周斌见剑柄头上园球挺好玩的,用手摸拧了1下,1拉,半园球,原来是一柄小黑剑的剑柄,与大剑一模一样,原来剑柄内是空的。周斌将剑倒过来,剑柄内掉下一卷绢纸,周斌忙拿给师父看。师父将绢纸展开,上有蝇头小字:
“余本西域巴尔喀什湖人士,母汉人,身残,铁剑门遣孤,避仇逃入西域。余为哈萨克人后代,母偷教我飞虹剑术,成,母故后,余五十岁赴中土、元、辽境内,为外公一家寻仇三十余年,杀仇数十。时中土战乱,坏人遍野,余行侠,快意恩仇,年百十中小人毒,杀
仇人于燕京,后毒发功失,避仇少林,蒙方丈慈悲,将得善终。剑与武功留在少林,有缘得者,是为我铁剑门十八代门主,光我门户!切切。
乙发那哈.董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