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经典随笔系列)

序言

书名: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经典随笔系列) 作者:(法)萨特 本章字数:5694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20:06


  序言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1905年6月21日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萨特的父亲让—巴蒂斯特·萨特(Jean—Baptiste Sartre),是位海军军官.1904年,他娶了一位出身名门的漂亮姑娘安娜—玛丽·施韦哲(Anne—Marie Schweitzer).在萨特出生后的第二年,因患疟疾去世.萨特在《文字生涯》中回忆道,父亲之死"是我一生中的大事",他的死给我母亲套上了锁链,却给了我自由.父亲的早死,让小萨特享受到没有父权压迫的自由生活.

  萨特是在他的外祖父家长大的.外祖父夏尔·施韦哲是位学识渊博的语言学教授,让萨特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和熏陶.但萨特在三岁时遭遇不幸,他得了右眼角膜翳,眼睛开始斜视,后来右眼就失明了.这种生理缺陷,让萨特有强烈的自卑感.他离群索居,独来独往.身体的缺陷,使萨特很早就关注身体给人带来的痛苦.他也感受他人的目光给予自己的压力,并学会用成人的眼光来观察自己.他开始思考,如何使个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卓绝,以超越肉体的不幸.萨特很快他就找到了一条途径——读书.四岁时,他已能连蒙带猜地读马洛的《流浪儿》,到七岁时就可以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以及高乃依、拉伯雷、伏尔泰、雨果等人的大部头作品.在外祖父的鼓励下,萨特开始摹仿编写故事了.

  到了萨特该上学的时候,外祖父决定把他送入学校读书.1915年10月,萨特进入巴黎最有名的"亨利四世中学"学习.他学习非常用功,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期末时,他获得了"全面优秀"的评语.在法国文学方面,萨特的才智表现得尤为出众.他的老师认为他"已经是搞文学的材料".这也为萨特以后成为一个文学大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萨特十二岁时,母亲改嫁给了芒西.这是萨特人生中第一个沉重的打击.继父芒西是巴黎综合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对于数理科学有偏好.他企图强迫萨特长大后也要学理工科.这让萨特非常恼火,决心反其道而行之,"正是为了跟他顶牛,我才决定搞哲学".这是萨特和权威的一次正面交锋.他迈出了寻找自我价值,保持独立个性的第一步.

  1922年,萨特参加中学毕业会考并顺利通过.1924年,萨特以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这所具有100多年历史的高等学府,是近代法兰西思想家的摇篮,培养出像丹纳、柏格森、罗曼·罗兰等世界级大师.四年的大学生活,萨特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过得自由自在.他对社会活动不感兴趣,对政治活动都采取不干预的态度.萨特的专业是哲学,他阅读过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着作,但更热衷于笛卡儿、斯宾诺莎和卢梭的思想.

  1929年,萨特参加了法国中学哲学教师会衔考试.这次考试,萨特是一举两得.他不仅高居榜首,同时也俘获了第二名——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芳心.那一年,萨特二十四岁,波伏瓦二十一岁.在存在主义的文学史上,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名字也如同萨特一样,发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从此以后,两个人的命运便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虽然中间也出现过分分合合,但他们还是作为伴侣携手走完了一生.

  大学毕业后,萨特服了一年半兵役,后来去中学成为哲学教员.

  1933年9月,萨特作为官费留学生赴柏林的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师从德国现象学着名教授胡塞尔,研究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和黑格尔的着作.随着希特勒在德国的得势、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崛起,法西斯势力在欧洲越来越强大,欧洲上空开始笼罩着战争阴云.但萨特对于这一切似乎很迟钝.1936年,法国成立了反法西斯的统战组织——人民阵线,但萨特自称是"教授共和国里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没有参加投票.政治似乎离萨特很遥远,萨特在悠闲地享受着大战之前的宁静生活.

  二次大战前后的萨特简直判若两人.他在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说过:"我在自己生活中看得最清楚的,是有一个断痕.这道断痕把我的生活分成两截,我现在处于下半截,甚而认不清上半截里的那个我来了.我指的是战前和战后."战争的突然降临,把萨特的生活一分为二.在生活发生骤变开始的那段时间,萨特不知所措,有种歧路彷徨的感觉.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萨特被征入伍,成为一名气象兵,开始了他的战争生活.大战开始后的半年多时间,英法联军和德军几乎没有什么正面交战,两军相安无事,人称"奇怪的战争".在这短暂的平静期,萨特完成了他的《战争日记》.1940年5月,德军开始进攻法国.几个星期以后,法国首都巴黎沦陷.6月21日,在萨特35岁生日那天,萨特被德军俘虏,押往德国境内的战俘营.1941年年底,萨特冒称自己是文职军官,才被德国人释放.萨特回到巴黎后,重返他的中学教师职位,并继续从事写作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萨特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长篇小说《自由之路》的创作就表现了他思想的转变.《自由之路》包括写完了的前三卷:《懂事的年龄》、《延期审判》和《痛心疾首》,还有未写完的第四卷《最后的机会》.写作时间跨度是从战前的1939年到战后的1949年.支配这部小说的核心概念便是自由.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出版,它宣告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诞生.萨特提出了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特别强调人的"自由选择",人在行动中创造自己的本质.这一积极思想与当时法国民众抵抗纳粹、争取自由的进步要求相呼应,在法国引起了极大反响.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被法国知识分子奉为反对附敌思想的哲学宣言,为萨特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声誉.

  二战结束之际,法国掀起了对存在主义思潮的狂热.名声大震的萨特与梅洛—庞蒂和雷蒙·阿隆等人一起创办了《现代》杂志,运用存在主义思想去分析法国战后的社会、政治和文学,在法国思想界和文化界产生巨大影响.

  还在战争期间,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变化,再加上周围朋友的影响,萨特重读了马克思的着作,并开始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在面向现实之后,萨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促成了他自身思想上的一次重大的转变,作为存在主义式的萨特步入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行列.萨特的这种转变,在哲学思想上是以《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L’existentialismeestun humanisme)为标志的,而在文学上则是以《什么是文学?》为里程碑.1946年,为了反驳当时各种思想流派的种种指责,萨特发表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演讲,重申存在主义是一种关于行动的学说.

  40年代后期,萨特开始直接介入社会政治活动和国际政治事件.萨特加入了一个知识分子政党组织——革命民主联盟,公开支持法国人民阵线;在1952年的亨利·马丁事件中,萨特强烈反对法国政府的印度支那战争;利用自己的声望营救法国共产党领袖,声援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运动.并于1955年9月以国际观察员身份携波伏瓦到中国访问,萨特在《人民日报》上

撰文盛赞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40年代末到5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期,萨特是共产党的同路人.萨特一方面不断接近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又严厉批评法国共产党.他在1946年所写的《唯物主义与革命》,表露了他与法共在理论上和政治上的分歧的根源.直到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苏联军队开进布达佩斯,萨特立刻声明与苏联集团断绝关系,随即与支持苏联的法共彻底决裂.

  萨特的文学创作也走向了第二个高峰期.萨特特别关注最具偶然性意味的人类个体的存在形式,尤其是作家的成长经历.1947年,他发表了对文学人物所作的广泛研究的第一部着作《波德莱尔》.1952出版了《圣徒日奈》(Saint Genet,comedien et martyr),萨特自称,《圣徒日奈》可以算是将他理解的"自由"一词的含义解释得最清楚的一本书.

  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以后,接下来的阿尔及利亚独立问题成为萨特关注的中心.萨特不仅支持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运动,而且在"关于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有权不服从命令的宣言"上签了名.签名者共有121人,史称"121人宣言".萨特的这次举动招致法国殖民主义者的仇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把萨特当作叛徒和法国公敌,鼓噪政府把萨特等人抓起来.总统戴高乐说:"那些知识分子,他们爱怎么搞就让他们怎么搞.……我们不要去抓伏尔泰!"1957年,萨特在波兰的杂志上发表《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L’Existentialieme etle Marxisme)一文,后来出单行本时叫《方法论若干问题》(Questions de methode).1960年,萨特发表了《辨证理性批判》(Critique de la raison dialectique)一书,《方法论若干问题》冠于书前.

  1964年,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自传《文字生涯》(Les Mots)出版,并一直位居当年所有畅销书的首位.也就是这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但崇尚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萨特,立刻声明拒绝领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我的拒绝并不是什么仓促的突然行动,而是一向拒绝来自官方的荣誉.

  60年代,美国开始侵略越南.萨特坚决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1967年,在着名哲学家罗素和萨特等人的主持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开庭了.法庭坚决支持越南民族解放阵线的斗争,法庭声明说,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切抵抗行动都是正义的.法庭宣布美国总统约翰逊、国务卿纳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等人为战争犯.萨特的行为赢得了越南人民的尊重.

  1968年,苏联的坦克开进布拉格,就像当年对付匈牙利那样对付捷克斯洛伐克人.萨特当即发表谈话,称苏联人为战犯,要与苏联彻底断绝关系.萨特的这种不畏强暴、主持正义的知识分子的高尚精神,至死不渝.1979年年底,当他得知苏联入侵阿富汗时,萨特不顾自己年老多病,毅然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严厉谴责苏联的侵略行为.

  1968年是个多事之秋,在法国巴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月风暴"学生运动."五月风暴"运动起源于高校学生对现有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满,后来演化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不满.学生和工人联合起来造反,声势越来越大,导致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瘫痪,政治陷入危机,并直接促使法国总统戴高乐下台.后来在警察和军队的联合镇压下,"五月风暴"失败.

  "五月风暴"成为萨特晚年政治生活的核心事件.在这次运动中,萨特始终站在造反学生一边,成为"五月风暴"的精神导师.萨特上街游行、发表演讲、签署宣言、与学生领袖会谈、参加新闻发布会,甚至沿街叫卖报纸、散发传单等等,成了运动的中流砥柱.萨特的政治激情被再次点燃,写下了他生命篇章中光辉灿烂的一笔.

  1968年学生运动之后,萨特的社会实践活动进入最后阶段.萨特依然不断地参加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发表讲话,并着述回忆文章,对国际国内的社会政治活动仍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在这一阶段,萨特并没有因为投入大量精力参与政治活动而影响他的文学创作,相反,晚年的萨特思想更加成熟和深刻,撰写了称得上具有总结性的经典之作《家庭的白痴》.

  1980年4月15日,萨特因肺气肿病逝于巴黎,享年75岁.法国总统德斯坦说,萨特之死,"就好像我们这个时代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智慧之星那样."也有一些评论家说,"本世纪没有一个法国知识分子,没有任何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萨特曾经拒绝加入这个行列——产生过像萨特那样如此深刻、久远和广大的影响."萨特是"20世纪人类的良心".

  萨特的创作除了哲学着作以外,几乎涉及了所有的体裁,包括小说、戏剧、文学评论、政论文、新闻报道、歌词创作、演讲词、电台播音稿和电影剧本等等.主要作品总结如下:

  主要哲学着作:《论自我的超越性》(1936)、《想象》(1936)、《情绪理论初探》(1939)、《想象的事物》(1940)、《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辨证理性批判》(1960).

  小说:短篇小说集《墙》(1937),包括五个短篇;中篇小说《恶心》(1938);长篇小说集《自由之路》(1939—1949),包括三部《不惑之年》、《延期审判》和《痛心疾首》.

  剧本:《苍蝇》(1943);《隔离审讯》(1945);《死无葬身之地》(1946);《恭顺的妓女》(1946),后来被拍成影片,中文片名为《被侮辱与被压迫者》;电影剧本《决心已下》(1947);《肮脏的手》(1948);《魔鬼与上帝》(1951);《凯恩》(1953);《涅克拉索夫》(1956);《阿尔扎纳的隐居者》(1960);《特洛亚妇女》(1966).

  文学理论着作和其他:《什么是文学?》(1947)、文学传记《波德莱尔》(1949)、传记《圣徒日奈:喜剧演员和殉道者》(1952)、自传《文字生涯》(1963)、《家庭的白痴》(1972)、系列论文集《境况种种》.

  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萨特的思想传入中国.这期间有过许多曲折和坎坷,但不管怎样,萨特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2005年是萨特诞辰一百周年,国内学界举办了各种方式的纪念活动,《跨文化对话》刊登了名家柳鸣九和钱林森关于萨特的评论性对话《萨特在中国的精神之旅》,可称得上半个世纪以来国内评价萨特是非成败的回顾与总结.

  文章认为,"萨特在中国的被接受史,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重要的精神文化过程,它反映了中国新时期的历史步伐与进展……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过程,值得纪念的过程.……它反映了中国历史带有某种螺旋式形态的上升态势,对于一个传统力量特别强大,而现实负荷又特别繁重的国家,即使是高速发展,往往也是不可避免地采取螺旋型前进轨迹."《跨文化对话》(第18辑)乐黛云、李比雄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9页.这段话可以说是萨特的思想和新中国关系的真实写照.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经典随笔系列)》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