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年08月01日 20:46
不认人。
李云宗本以怀有以大欺小,胜之不武之嫌,但听杨琼自发说了,心中亦是求之不得。他是三十有二的壮年前辈,绝不会在杨琼这般少年面前先人出手,有失身份。只是将刀握准了,以待雷霆之发。
杨琼忽的脚风一踏,直剑刺入,使一个“剑飘烟尘”的晃影剑,剑尖口上抖撒开一个盆状圆圈,如舞剑花逼前。近身及尺后,李云宗闪身相隔,挥刀连拨砍数刀,力化解开后,快刀一转,照前便是凶猛有力的价砍,杨琼料他会在出手数招内追求快刀上的优势进攻,剑法最讲招式连环,不适宜急拼急战,因此也不和他斗硬,左右避闪的层层泼墨般消逝他的招式。
李云宗的刀法本利于近战,出手皆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气凌厉。见杨琼竟以纵深消耗之法来博求招数上的限制,不求硬拼实战。如此一来,六十招的打法便会顷刻间浮掠而去。两人都有言在先,只限于六十招可定输赢,他必须要在这六十招内发挥出极大的刀法优势,不但要胜,还要点滴不差的完胜,不然只能是当作输家。
眼见刀剑交手在一进一退的环路中,将近四十余招,李云宗方知在兵器上的交斗已是无望取胜,一恼之下,气力倍增,刀口突然灌满内力斜里砍上,杨琼倚剑一拨,刀剑内部皆似如竹中空,震响声远传四开,幸得此地乃是偏僻乡镇,练武之士并不多见,故此,不曾引来好战喜闻者。
杨琼有催烟功力护体,有有青玉剑可化解他兵刃上的内力,在截拦他的快刀攻势上,反而稍占有优势。李云宗见彼处能轻易间避开自己的第一拨重攻,忽的屈身蹲膝,将刀一横,便往下腿处割砍,欲求在这出奇的数招内稳居上风。杨琼见他为了赢战,近乎无状恶拼,连忙将剑往下一隔,那刀径往剑锋上一抹。
杨琼闪身退却,趁他未及起身,剑尖一抖,顿生数条幻影,绰步纵掠而起,似龙出海,如蟒游林。力道虽是轻些,也无回旋余地,但极为灵便,加之宝剑的利锐所在,前方便是一堵铜墙铁壁,也会一穿而过。李云宗见剑影来得急,连忙斜腰倒俯,待剑穿过,立即跃身翻起,恰要追后,杨琼忽的借势荡剑而起,反扭狼腰,倒剑驱下。
李云宗不敢拦,窜身于后,快刀掠横之下,杨琼急忙自化了剑式,疾退一侧,只见后腰背上的衣襟被稍稍划破,却又未曾伤其肉身。暗自庆幸之余,不愿坐失先发制人之优,步点桌脚,直戳前往,瞬间剑影化十,如屏如风,掠处极大。
李云宗刀器本短,本对这招以快猛著称的剑法颇有些忌惮,未敢硬拦,便避远数尺,欲待杨琼剑气衰落后再一发击其弱部。自来招死人活,武功上的招式确能将人一击杀之,但善战精明者,往往知晓该如何避实就虚,不讲究以硬都硬。
杨琼见他已避开剑法的所击,这招剑式既不曾中敌,也就落成画饼。落剑之下,轻刮扫于地面,借剑反弹起身,凌空里使斧劈华山的剑法,疾若光驱,势走雷鸣。剑式将身裹住,如同半空里劈下的巨斧一般,可开山破石,力道无穷。
李云宗略知这招刀法的来源,但是一知半解,并不深通。见剑式降砍极猛,哪里敢分心轻视?乘剑招未及砍下,早钻侧于后。杨琼剑砍于空,李云宗却在后乘钻缝隙后,眼明手快的将刀紧带住,右掌翻变成钩,将小腿处紧紧一抓一拖,往下一按时,杨琼身式大乱,倒扑于地。
李云宗大喜,疾步上前快刀一砍,他虽无杀害杨琼之心,但是已有最坏的打算,便是将其击伤,如此既不损命,面皮上也算看得过去。亦是堂堂正正的赢了一战。
杨琼却无他那般那想法,他既不愿输,也不奢望可赢,只是欲东拼西凑到六十余招后既可。故此出招看似杀招,但皆为自保的招数。
他却不知高手过招,敌我双方皆是要心狠手辣,付出所有克敌制胜的本事。乃至于不惜代价的取胜,若是指望他人的容让和侥幸,这无疑是自我所缚。虽说彼此明着是切磋武艺,不会有性命损失,抱此心态,如何能赢?但凡不动手则已,动手必要有个高低可见。
当下杨琼被他乘虚攻取,狼狈应战,心中一时便慌。抬剑一隔后,李云宗一刀砍下受阻,索性的将刀按下,欲乘气力将刀口逼迫到杨琼的喉咙上,左掌腾空后,忽的一掌往肚腹上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