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19:24
我国历史上,不但要怕老婆的人,才能统一全国;就是偏安一隅,也非有怕老婆的人,不能支持危局。从前东晋偏安,全靠王导、谢安出来支持;而他们两人,都是“怕学”界的先进。王导身为宰相,兼充清谈会的主席。有一天手执麈尾,坐在主席位上,谈得正起兴时,忽然报道:“夫人来了!”他连忙跳上犊车就跑,弄得狼狈不堪。但他在朝廷中的功劳最大,竟获得天子九锡之宠。推根寻底,全是得力于怕字诀。苻坚以百万之师伐晋,谢安围棋别墅,不动声色,把苻坚杀得大败,也是得力于怕字诀。因为大家知道:谢安的太太,把周公制定的礼改了,拿来约束他的丈夫,谢安在他夫人的名下,受过严格的训练,养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习惯,苻坚怎见是他的敌手。
他如此主张怕老婆的重要,自不免启人之疑。所以有人问他道:“外患这样严重,如果再提倡‘怕学',养成怕的习惯,敌人一来,以怕老婆的心理怕之,岂非要亡国吗?”他说:“这却不然,从前有位大将,很怕老婆,有天愤然道:’我怕做甚?‘传下将令,点集大小三军,令人喊他夫人出来,打算以军法从事。他夫人出来,厉声问:’喊我何事?‘他惶恐伏地道:’请夫人出来阅兵。‘”此事经他多方考证,才知道是明朝戚继光的事。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继光虽然行军极严,他儿子犯了军令,就把他斩首;可是夫人寻他大闹,他自知理屈,不敢声辩,就养成怕老婆的习惯;谁知道一怕反把胆子吓大了,以后日本兵来,他都不怕,就成为抗日的英雄。因为日本虽可怕,总不及老婆的可怕,所以他敢于出战。凡读过希腊史的人,想必都知道斯巴达每逢男子出征,妻子就对他说:“你不战胜归来,不许见我之面!”一个个奋勇杀敌,斯巴达以一蕞尔小国,遂崛起称雄,倘平日没有养成怕老婆的习惯,怎能收此效果呢?
他不但由历史上证明了应当怕老婆的至理名言,而且他更从政治舞台上的人物去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官级越高的,怕老婆的程度越深,官级和怕的程度,几成为正比例。于是由古今的事实,又归纳出精当的定理,而特着“怕经”若干条,垂范后世。
教主曰:夫怕,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怕。
教主曰:其为人也怕妻,而敢于在外为非者鲜矣。人人不敢为非,而谓国之不兴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怕妻也者,其复兴中国之本欤!
教主曰:唯大人为能有怕妻之心,一怕妻而国本定矣。
教主曰:怕学之道,在止于至善,为人妻止于严,为人夫止于怕,家人有严君焉,妻之谓也。妻发令于内,夫奔走于外,天之大义也。
教主曰:大哉妻之为道也!巍巍唯天为大,唯妻则之,荡荡乎无能名焉!不识不知,顺妻之则。
教主曰: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怕妻,而不知为怕者众矣。
教主曰:君子见妻之怒也,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必诚必敬,勿之有触焉耳矣。
教主曰:妻子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长;三谏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妻子怒不悦,挞之流血,不教疾怨,起敬起畏。
教主曰:为人夫者,朝出而不归,则妻倚门而望,暮出而不归,则妻倚闾而望。是以妻子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教主曰:君子之事也,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入闺房,鞠躬如也。不命之坐,不敢坐;不命之退,不敢退。妻忧亦忧,妻喜亦喜。
教主曰:谋国不忠非怕也,朋友不信非怕也,战阵无勇非怕也。一举足而不敢忘妻子,一出言而不敢忘妻子。将为善,思贻妻子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妻子羞辱,必不果。
教主曰:妻子者,丈夫所指而终身者也。身体发肤,属诸妻子,不敢毁伤,怕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妻子,怕之终也。
以上十二章,据他说是“为怕学入道之门,其味无穷。为夫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最后,他对于今后的历史家,尚有此建议。旧礼教注重“忠孝”二字,新礼教注重“怕”字,我如说某人怕老婆,无异誉之为忠臣孝子,是很光荣的。孝亲者为“孝子”,忠君者为“忠臣”,怕妻者当名“怕夫”.旧日史书,有“臣传”、有“孝子传”,将来民国的史书,一定要立“怕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