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19:19
百万年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我们叫做“ 自然 选择”。各种事物无不受其制约,而对于有生命的生物来说,尤其如此。所谓的“生存竞争”,指万物在有限的同一环境下相互竞争,以求 本 种 属 的生存及繁衍。生物间这种无休止的争斗,终于使一些生物存活下来,而另一些则灭绝了。
这种由“生存竞争”演化出的两种结果,却又应归因于“自然选择”这种自然法则。在生物的激烈竞争中,其中一些能够最后存活,必然有着它能够生存下来的具体原因,一定是它能够利用自身具有的全部潜能,对周边的环境、资源及天时地利等物质力量和机遇等相互协调和作用,形成一种独有的合力,方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从而保全自身而免于灭亡,最终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表面上看,这些存活的生物好似受到了大自然特别的惠顾而被自然所推举出来作为胜利者,从而保证了属种的生存延续。这种现象我们就称作“自然选择”。所谓“自然选择”,是指某些生物顺应自然而被自然所惠顾,表面上似乎没有激烈的竞争,实际上这种激烈的竞争却无处不在。斯宾塞曾说:“自然选择在既保存了那种最适应生存环境的那些生物。同时又在万物相互激烈竞争的同时,对竞争的强者加以选择,通过一波又一波的竞争和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万物变异、转化的情况便一一出现了。
〖严复按语〗
“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这两个名词,是英国人达尔文所研究发明的。达尔文所撰写的《物种起源》一书,考察了众多自然界里的动植物,分析论述了这些动植物缓慢变异的原因。而在此以前,研究生物学的学者们大都主张不同物种是被自然界分别创造出来的观点。
最后一百年来,许多科学家开始怀疑这些古代学说的不妥之处,例如法国人拉马克、爵佛来;德国人方拔、万俾尔;英国人威尔士、格兰特、斯宾塞、欧文和赫胥黎等,他们都是著名的生物学家,也先后以不同的观点闻名于世界科学界。这些名家们仔细观察,亲历实践,均对生物现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周详的论证,并开始觉察到凡有生命之物,如开始属同一种属,最终都会发生变异。自然界虽然确立了最初的物种,但随后却用其巨大的力量来继续运作它,使它在自然中不断发展变化,从而才使一些物种达到了现在这样的水平。物种的起源和变化本出于此,根本不存在什么上苍先天的创造问题。
然而,这些名家们的学说在他们当时还不能得到普遍的认可。直到咸丰九年,达尔文的原始社会岩画新石器时代人类诞生后,人们逐渐形成了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社会。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几个阶段。共产主义者认为,社会不断发展,终究会到达它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图为原始社会的洞窟壁画,描绘的是原始人的生活场景。
著作问世之后,世间的舆论才趋于协调和统一。在此以后、欧美各地的生物学者,大都开始崇尚达氏理论。这个时候,天然矿产也逐步得到开发,在挖掘地层的过程中,远古的动植物化石被一一发现,不少物种早已灭绝,现已不存。自然界的各种动物,从虫鱼禽兽到人类,皆是与环境相互依存,环环相扣,不 断 适应环境的演化的结果。由于远古化石的进一步发掘,使达尔文的理论更进一步地得到证实。为此,赫胥黎说道,古时人们大都以为大地静止不动,处于天体的正中,而日、月、星、辰则以地球大地为中心,拱卫、环绕在其周围有序运转。
直到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创立后,人们才知道地球本属于一颗行星,紧绕太阳规则地运行;古时人都认为自己是世间万物之首,是 上 帝或女娲的杰作,与世间其他的生物决然不同。
自达尔文的学说在众多实证的情况下创立后,方知道人类也是万物演进中的一员,一 边 正为生存抗争,一边又向更高级的阶段演进。因此上帝造人或女娲造人之类的古代说法,是断不能相信的。自 从 出 现 了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天文学才有了科学的阐释;正如有了达尔文,生物学的正确论述才得以确立。
斯宾塞与达尔文同时代,他根据生物进化原理也写出了一部名为《综合哲学体系》的书,他将天地、人类、人之形气、心性及动植物等的变化,皆用进化论的观点贯穿其中。使他的论述尤为精深、宏大、富丽。他在该书的第一卷开宗明义,汇集当时自然科学的所有成就,阐发了进化论的基本宗旨和原则;在第二卷中,他应用进化论的基本理论来解释生物学的现象;在第三卷中,他以进化论的观点来阐述心理学;第四卷他用进化论的原理来论述社会群体的生存法则;第五卷他则专述社会道德的本源,明确政治教化的系统和规则;最终他以提出捍卫种族进化的公共原则和方法来结束全文。鸣呼!欧洲自出现人类以来,还不曾产生过这样轰动的杰作!(鄙人最近翻译的《群谊》一书,正是该书第五卷中的一篇)斯宾塞先生至今尚存于世,年逾76岁,他那部五卷本《综合哲学体系》全书去年业已完成,这是他用尽毕生精力和心血完成的一部伟大杰作!达尔文生于嘉庆十四年、卒于光绪八年;赫胥黎则在光绪二十一年与世长辞,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