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天演论

严复先生生平年表

书名:天演论 作者:托马斯·赫胥黎 本章字数:3558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19:19


严复先生生平年表

1854年 1岁 1月8日(夏历甲寅年十二月初十)生于福建侯官(今闽侯)县阳岐乡。初名传初,乳名体乾。

1859年 6岁 开始进私塾读书,先后从师数人,中曾从五叔父严厚甫( 煃名昌)读书习字。

1863年 10岁 在家馆从师宿儒黄少岩(名昌彝)读经。

1865年 12岁 黄少岩去世。改从其子黄孟修(名增来)读书。

1866年 13岁 春,娶王氏夫人。6月,父死,家贫,不再从师读书。冬,参加福州马尾船厂附设的船政学堂(原名“求是堂艺局”)入学考试,名列第一。

1867年 14岁 正式进入船政学堂,学习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天文、航海术等。入学后改名宗光,字又陵。

1871年 18岁 在福州船政学堂毕业,考列优等。被派往“建威”舰上实习。曾前往新加坡、槟郎屿等地。

1872年 19岁 在福州船政局制成的“扬武”号军舰上实习,曾前往日本长崎、横槟等地。

1874年 21岁 随“扬武”舰去台湾,测量台东背、莱苏屿各海口,历时计月余。长子璩生,字伯玉。

1876年 23岁 被派往英国学习驾舰指挥。

1877年 24岁 初入普茨茅斯学校,后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课程有高等数学、物理、化学、海军战术、海战公法及海军炮堡建筑术等。留学期间,研讨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甚勤,并曾去法国考察。

1878年 25岁 在英留学。夏间,曾往法国巴黎游历。

1880年 27岁 被李鸿章调往北洋水师学堂,任总教习(教务长)。

1879年 26岁 学成归国,任教于马江船政学堂。改名复,字几道。

1881年 28岁 初读英国学者斯宾塞著《群学肄言》。

1885年 32岁 回原籍福建参加乡试,落第。

1888年 35岁 赴北京参加顺天乡试,落第。

1889年 36岁 再去北京参加顺天乡试,落第。李鸿章委任北洋水师学堂会办(副校长)。10月,其母陈氏卒。

1890年 37岁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校长)。

1892年 39岁 读英国传教士宓克著《支那教案论》,始译此书。其夫人王氏卒,旋娶江氏。

1893年 40岁 再回原籍福建参加乡试,落第。次子生。

1895年 42岁 先后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鼓吹变法维新,新提倡“新学”。

1896年 43岁 奉李鸿章之命办“俄文馆”,任 总 办 。协 助张元济在北京办“通艺学堂”,提倡西学,培植维新人才。赞助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原强》、《辟韩》等文在该报重刊。夏,翻译英国学者赫胥黎《天演论》(即《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撰写《天演论》自序。

1897年 44岁 与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该报社论大都由严复撰写,并发表《论中国教化之退》、《有如三保》、《道学外传》等重要文字。开始译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原富》。

1898年 45岁 译亚当·斯密《原富》(未完),寄吴汝纶商榷。所译《天演论》由湖北沔阳卢氏慎始基斋木刻出版,天 津 嗜 奇 精 舍 石印出版,吴汝纶作序。起草《拟上皇帝万言书》,刊于《国闻报》。光绪帝召见严复,询问对变法的意见。在北京通艺学堂演讲“西学门径功用”。 戊戌政变后,作《戊戌八月感事》、《哭林晚翠》、《古意》等诗。

1899年 46岁 续译《原富》,寄请吴汝纶审定。译英国约翰·穆勒《群己权界论》(即《自由论》)。

1900年 47岁 又娶朱氏。译《原富》完。离津赴沪,结束了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的职务。在上海“名学会”, 讲演名学(逻辑学)。7月,上海维新人士在英国租界张园成立“中国国会”,挽 救 时 局 ,严复当选为副会长。始译约翰·穆勒《名学》。

1901年 48岁 应张翼(燕谋)招请,赴天津主持开平矿务局工作。致书吴汝纶,请其为《原富》作序,撰《原富》“译事例言”。 张 元 济、郑孝柽编《中西编年、地名、人名、物义诸表》附在《原富》译本后。

1902年 49岁 由管学大臣张百熙聘为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办。《原富》由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出版

。译约翰·穆勒《名学》半部(八篇)。在张元济主编的《外交报》上发表《致〈外交报〉主人书》,针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强调“分则两立,合则两亡”。续 译 《 群 学 肄 言》,年底完成,凡三易稿。《与梁任公论所译〈原富〉书》在《新民丛报》上发表。9月所译《群己权界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0月,译完英国学者甄克思《社会通诠》一书。应熊季廉之请,编写《英文汉诂》,以汉文言述英文文法。

1904年 51岁 辞去编译局职,离京赴沪。所译《社会通诠》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05年 52岁 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春,张燕谋以开平矿务局讼事约请严复赴英。在 伦敦会见孙中山,两人围绕改造中国途径,意见不合。顺途游历法兰西、瑞士、意大利等地。5月,所著《英文汉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8月,所著《评点老子道德经钞》一书由熊季廉在日本东京出版。本年,所译约翰·穆勒《名学》由蒯氏金粟斋刻成。

1906年 53岁 任上海复旦公学第二任校长,不久辞职。在上海青年会发表讲演,后以《政治讲义》为题,由商务印书馆出版。8月,所译孟德斯鸠《法意》脱稿,由商务印书馆出版。9月,清政府考试留学毕业生,被派为同考官,前往北京。被安徽巡抚恩铭聘为安庆高等学堂监督(校长)。

1907年 54岁 夏,离开安庆高等学堂。

1908年 55岁 应直隶总督杨文敬之聘赴津,途中手批王荆公(安石)诗自遣。7月,为女学生吕碧城讲解《名学浅说》。学部尚书荣庆聘为审定名词馆总纂。

1909年 56岁 被派充宪政编查馆二等咨议官及清理财政处咨议官、福建省顾问官。《名学浅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受赐文科进士出身。

1910年 57岁以“硕学通儒”资格被征为资政院议员。冬,海军部成立,被授予“协都统”头衔。

1911年 58岁 清廷特授海军第一等参谋官。武昌起义爆发后,特作《民国初建,政府未立,严子乃为此诗》,表达其对民国的渴望心情。

1912年 59岁 2月,被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自兼文科学长。对于北大的计划是:“将大学经(经学)文(文字)两科合并为一,以为完全讲治旧学之区,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8 月 , 海 军 部 设 编 译 处 , 被 任命为总纂,负责翻译外国海军图籍。

年底,辞去北大校长职。被袁世凯聘为公府(总统府)顾问(法律外交顾问)。拟续译约翰·穆勒《名学》未果。

1913年 60岁 6月,领衔发起立孔教会。在中央教育会演说《读经当积极提倡》。

1914年 61岁 1月,被推为“约法会议”议员。作《〈民约〉平议》,刊登在梁启超主编的《庸言报》第25、26期上。5月,被袁世凯任命为参政院参政。译卫西琴《中国教育议》,刊登于《庸言》第3、4期上。12月,海军部设海军编史处,被聘为总纂,负责编辑海军实纪。

1915年 62岁 欧战爆发后,曾将外国报刊上的消息和社论译成中文,刊于《 居 仁 日 览 》供袁世凯浏览。7月,被袁世凯指令为中华民国宪法起草委员之一。8月,被列名为筹安会发起人,不置可否。是年,哮喘病发作。

1916年 63岁 袁世凯死后闲居家中,仍领学部、海军部、币制部三处薪水。手批《庄子》。

哮喘病加剧。

1917年64岁 冬,入北京东交民巷法国医院诊治哮喘病。

1918年 65岁 秋返福州家乡,入冬气喘加剧。致信学生熊纯如,表示反对苏俄十月革命;称赞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拟 续 译 穆勒《名学》,未果。

1919年 66岁 春末,到上海进红十字医院,治疗喘嗽病;秋末,回北京进协和医院。搬家住大阮府胡同新屋,号“愈懋草堂”, 自 称 “ 愈 懋 老 人”。

1920年 67岁 8月,回福州避寒。

1921年 68岁10月27日(旧历九月二十七日)在福州去逝。临终前曾立下遗嘱,内列三事:“一、中国必不亡,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判。二、新知无尽,真理无穷。人生一世,宜励业益知。三、两害相权,己轻群重。”12月20日,与王夫人合葬于闽侯阳岐鳌头山。曾与严复交谊甚笃的晚清内阁学士陈宝琛为他撰写《清故资政大夫海军协都统严君墓志铭》。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天演论》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