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19:19
。译约翰·穆勒《名学》半部(八篇)。在张元济主编的《外交报》上发表《致〈外交报〉主人书》,针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强调“分则两立,合则两亡”。续 译 《 群 学 肄 言》,年底完成,凡三易稿。《与梁任公论所译〈原富〉书》在《新民丛报》上发表。9月所译《群己权界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0月,译完英国学者甄克思《社会通诠》一书。应熊季廉之请,编写《英文汉诂》,以汉文言述英文文法。
1904年 51岁 辞去编译局职,离京赴沪。所译《社会通诠》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05年 52岁 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春,张燕谋以开平矿务局讼事约请严复赴英。在 伦敦会见孙中山,两人围绕改造中国途径,意见不合。顺途游历法兰西、瑞士、意大利等地。5月,所著《英文汉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8月,所著《评点老子道德经钞》一书由熊季廉在日本东京出版。本年,所译约翰·穆勒《名学》由蒯氏金粟斋刻成。
1906年 53岁 任上海复旦公学第二任校长,不久辞职。在上海青年会发表讲演,后以《政治讲义》为题,由商务印书馆出版。8月,所译孟德斯鸠《法意》脱稿,由商务印书馆出版。9月,清政府考试留学毕业生,被派为同考官,前往北京。被安徽巡抚恩铭聘为安庆高等学堂监督(校长)。
1907年 54岁 夏,离开安庆高等学堂。
1908年 55岁 应直隶总督杨文敬之聘赴津,途中手批王荆公(安石)诗自遣。7月,为女学生吕碧城讲解《名学浅说》。学部尚书荣庆聘为审定名词馆总纂。
1909年 56岁 被派充宪政编查馆二等咨议官及清理财政处咨议官、福建省顾问官。《名学浅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受赐文科进士出身。
1910年 57岁以“硕学通儒”资格被征为资政院议员。冬,海军部成立,被授予“协都统”头衔。
1911年 58岁 清廷特授海军第一等参谋官。武昌起义爆发后,特作《民国初建,政府未立,严子乃为此诗》,表达其对民国的渴望心情。
1912年 59岁 2月,被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自兼文科学长。对于北大的计划是:“将大学经(经学)文(文字)两科合并为一,以为完全讲治旧学之区,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8 月 , 海 军 部 设 编 译 处 , 被 任命为总纂,负责翻译外国海军图籍。
年底,辞去北大校长职。被袁世凯聘为公府(总统府)顾问(法律外交顾问)。拟续译约翰·穆勒《名学》未果。
1913年 60岁 6月,领衔发起立孔教会。在中央教育会演说《读经当积极提倡》。
1914年 61岁 1月,被推为“约法会议”议员。作《〈民约〉平议》,刊登在梁启超主编的《庸言报》第25、26期上。5月,被袁世凯任命为参政院参政。译卫西琴《中国教育议》,刊登于《庸言》第3、4期上。12月,海军部设海军编史处,被聘为总纂,负责编辑海军实纪。
1915年 62岁 欧战爆发后,曾将外国报刊上的消息和社论译成中文,刊于《 居 仁 日 览 》供袁世凯浏览。7月,被袁世凯指令为中华民国宪法起草委员之一。8月,被列名为筹安会发起人,不置可否。是年,哮喘病发作。
1916年 63岁 袁世凯死后闲居家中,仍领学部、海军部、币制部三处薪水。手批《庄子》。
哮喘病加剧。
1917年64岁 冬,入北京东交民巷法国医院诊治哮喘病。
1918年 65岁 秋返福州家乡,入冬气喘加剧。致信学生熊纯如,表示反对苏俄十月革命;称赞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拟 续 译 穆勒《名学》,未果。
1919年 66岁 春末,到上海进红十字医院,治疗喘嗽病;秋末,回北京进协和医院。搬家住大阮府胡同新屋,号“愈懋草堂”, 自 称 “ 愈 懋 老 人”。
1920年 67岁 8月,回福州避寒。
1921年 68岁10月27日(旧历九月二十七日)在福州去逝。临终前曾立下遗嘱,内列三事:“一、中国必不亡,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判。二、新知无尽,真理无穷。人生一世,宜励业益知。三、两害相权,己轻群重。”12月20日,与王夫人合葬于闽侯阳岐鳌头山。曾与严复交谊甚笃的晚清内阁学士陈宝琛为他撰写《清故资政大夫海军协都统严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