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天演论

编译者语

书名:天演论 作者:托马斯·赫胥黎 本章字数:1024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9日 19:19


编译者语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维新派的重要理论家、著名的翻译家。1897年,严复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翻译成《天演论》,此书在《国闻汇编》刊出后,产生了连作者本人也始料不及的巨大社会反响。康有为阅完此书后,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方第一者也”,并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胡汉民也在《侯官严氏最近政见书》中称:“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严复这一振聋发聩的译著,一百余年来整整影响了几代人,使他在无意中扮演了一个中国思想启蒙进程中的重要角色。

清朝末年,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其政治、经济稳定,社会繁荣、思想活跃、学术风盛,自由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的学说风行于世。甲午战争及《马关协议》的签订,使严复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看到了他们在治理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先进理念。而此时的中国,泱泱封建帝国的自大和封闭中掩藏的腐败和羸弱已暴露无遗。于是,以严复为代表的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思想和科学的知识分子开始译介西书,传播西学,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一时间,“ 师夷之长技”成为朝野的共识。

《天演论》并非是《进

化论与伦理学》的简单“复制”,严复在翻译中有选择地加以了“意译”,并针对中国的现实进行了评说,借题发挥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因此,译稿一经他手,就变成了十分精彩的政论文。甚至鲁迅也赞赏说,《天演论》不是译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天演论》问世至今已百多年,严复在书中反复阐发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为救亡图存的中华有识之士敲响了警钟;字里行间那种渴望民族自强、中华复兴的精神令人钦佩,这正是我国早期的留洋知识分子为我们留下的重要的启蒙财富之一。

《天演论》的核心思想是生存竞争学说,以及团结民众的“合群”思想对社会加以有序、有效管理的探索和憧憬。“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生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段铿锵有力的话,至今仍然回响在我们的耳边。今天,我国的国力与晚清时代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强国强种的目标及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竞争依然存在;当然,这是在社会的另一个历史阶段和另一种形势下的竞争,但这种竞争依然考验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团结、智慧和不息的进取精神。

或许,这正是《天演论》一百多年来仍具有不灭风采的原因所在,也是我们今天编译《天演论》的初衷。

2007年5月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天演论》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