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年09月11日 11:21
,多少世人醉了仙。
郡业的城郭雄壮巍峨,青砖砌起的城门楼十分的宏丽,明艳的阳光正从城门上照下,我感到一阵眩晕,蜀国的城楼从容中略显淡薄,而凉国的城楼苍劲巍峨,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渊源,这是我进入凉国最初的感受。
高兖将通关文牒交给了戍卫,戍卫很谨慎的核对后,车队才得以进城。车队沿着街道行了很久,不作停留的进宫了,只在宫门前耽搁了一会儿,凉国接收贡品官员清点了贡品的品种与数量,驮运货物的马车交接明白后被运往别处,兵丁们不得入宫,也被安置在宫外的驿馆里,高兖临去时,仰视着红砖青瓦的凉宫,眼底一片迷茫,他目送了我们入宫,看着女眷的马车缓缓的驶入宫中,很久之后才离去。
我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我是奉旨与凉国国主朱浥成婚的,为何没有看到接亲的任何仪仗,也没有看到凉国要办喜事的意思,而是与所有的女眷一同被安置在银钩馆,住了一月有余,如同被遗忘一般,更别说见到国主了。我才明白蜀国国主刘胜的一道圣旨麻痹了蜀国子民,凉蜀结秦晋之好,做了蜀国臣子的女婿,对蜀国来说是多么荣耀的事情。我悲哀的看着与我一同入凉宫的女子,他们似乎已经接受了这样的命运,每天闲着无事靠针织女红度日,我是做不来这些的,但是我不得不惊叹蜀国女子巧夺天工的巧手,刺绣就如画卷一般,鲜活的似是从画中走出来。
凉国国主给了我们衣食无忧,却也给了我们无尽的寂寞。
日渐消沉的意志让我们在最初的两个月几乎丧失了所有希望,谁也不愿意被如此遗忘的活着,银钩馆外驻守的凉国戍卫,如一蹲雕塑般永远伫立在银钩馆外面,就连他们换班的时间选在悄无声息的子时,我也是过了很久才留意到到的。
在所有的女子中有一人毫不意外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这个人就是李璇,她担任了这个领导者的位置,她编排了几处戏,并给我们每个人安排了角色,一遍又一遍的按着她的剧本演练,聊以寂寞。
我惊叹于李璇技艺,变换着不同的角色精湛的演绎不同人生,百变玲珑,真不愧是玉簪门的门主,绝非是浪得虚名,这是我蜀国的文化瑰宝,如今不得不流落凉国,我不禁感慨。李璇妙曼的身段、华丽的唱腔,一颦一笑美若天仙,就像一个幻影似得弥漫在我的眼底,竟然让我不寒而栗。
为了不脱离团体,我也勉强参加了一下,李璇大概是看出我的确没有表演的天赋,给我安排了一个卖筝女的角色,玉襄很是热衷,李璇给她安排了富家小姐的角色。李璇的这出戏取名《风筝误》。讲述的是书生韩世勋题诗风筝上,纨绔子弟戚施放风筝,风筝线断,飘落她处,被詹府才貌双全的二小姐淑娟拾到,重新题诗后再放,由此引出一连串误会与巧合,最终韩世勋与淑娟几经波折后喜结良缘的故事。
我惊叹于李璇的才华,在这么短的时间编排出精彩的剧目,在蜀国女子识字的不多,如此有才华的更是凤毛麟角,就算是有过功名的男子,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才华。
我只有一句台词,当富家公子撞翻我的风筝摊时,我只需说,“这位公子,明明是你的马踢翻我的风筝,贱了我一身污泥,怎么反倒怪起我来?”
在李璇的组织下,《风筝误》只半月,便在银钩馆上演,这是一场没有观众,但是所有人卖力演出的曲目,而李璇扮演的詹淑娟将她与韩世勋的缠绵爱情演绎的缱绻悱恻,哀婉动人,特别是李璇凄婉的唱腔如香兰泣露,感人肺腑。这样的爱情故事也只会出现戏曲里,世间哪里寻?不知房疆可知晓我已来凉国,有意与我见一面?我的思绪逐渐缥缈远去,就连来了不速之客也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