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年09月08日 09:35
,王通入朝为官,回府暂住也少见面,甚少交集,我淡淡一笑,“颐儿不苦,颐儿能活到今天,备受长陵公主的宠爱,已是极大的福气,此去凉国,必定事事以蜀国为己任,尽力而为,请哥哥放心。”
王通的眼底弥留着愧色,声音一寸一寸低下去,“颐儿这样说为兄十分难过。”
我倒是坦然,“颐儿此去前路未卜,还请哥哥照料好家人,也算是为颐儿多尽尽孝心。”
王通点点头,哀戚道:“颐儿放心,我是王家的长子,必定护的王家周全,只是颐儿你……”王通顿了顿,“颐儿珍重。”
“哥哥珍重。”我屈膝福了福。
王通从袖兜里摸出一个匣子,道:“你二哥不能来送你,让我把这个匣子转交给你。”
二哥王绩与我一向疏离,肃然的目光让我生畏,却是坦荡的,不知他会送我什么,到叫我好奇,我收下匣子,请王通向王绩转达我的谢意,王通应了。
我回到马车,车队起行,我远远的看着茂盛的梧桐树下茕茕孑立的王通,渐渐的化为一点,直至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二哥王绩送给我的是民间的简而不俗的小玩意儿,用芦苇编织的蝈蝈、蜻蜓、蚂蚱,栩栩如生,我一瞧就喜欢,这些小巧的玩意儿在公主府是不能存在的,只能偷偷的赏玩,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二哥王绩肃穆恭谨或许是他作为蜀国大礼丞应有的常态,作为典礼的楷模,以身作则,彰显着蜀国的礼仪之邦。二哥哥竟然会留意到抱养的我童年的孤独,在我远赴凉国的路途上感受情亲的关怀。我的心里涌起暖阳,我让玉襄收好匣子。
旅途漫漫,朱玉娥性情温和,不拘礼于闺阁女子,很合我的脾性,一路亲近了不少,旅途也不至于寂寞。高兖尽忠职守,调度有方,一路到也相安无事,这一走便是余月,自是车马劳顿,负责护送车队的士兵多有懈怠,竟然传出士兵与入凉宫女子私通的传言,更有甚者,士兵与女子公然调笑,私相授受,惹得人心浮动,流言四起。
这日车队在楼县休整,楼县县丞早就备下一个独僻清静的院子,供车队下榻,为保安全,一切从简,所有的女眷都被安置在西跨院,二人或三个一间厢房,另有膳食茶水上伺候的人,自流言起,女眷们便不轻易出门,只在各自的厢房用膳休息,等候指令。负责押送贡品的士兵则在东院,除开每日执勤巡逻的,被严令禁止不得靠近女眷的西跨院半步,否则军法处置,而流言已被查证属实,所涉及的士兵与女眷皆被处死,自此流言终止,士兵尽忠职守,女眷恪守妇道。
我仍然与朱玉娥同吃住在一起,玉襄服侍在一旁,师父吾悲师太另住在后院的一个小祠堂里,甚少外出,几次欲意问安,皆被拒之门外,我也知道师父的性子,素来喜静,不便打扰。
问安不得,我只得悻悻而归,各处不便走动,欲意回房,只走了几步,却看见高兖领了一个婆子,婆子手里食盒,那婆子面生的很,想来是临时指派的,我与玉襄避在一旁,福了福,高兖回礼,错身而过,我忽而转身,“高大人!”
高兖微微吃惊,驻足而立,颔首道:“王颐姑娘,有何吩咐?”
“不敢!”我欠了欠身,“高大人可是要给师父送食盒?”说着扫了一眼那婆子的手里的食盒。
高兖眉目低垂,思索了半刻,“正是,可有何不妥?”
我笑道:“高大人严重了,王颐有事相求,还请高大人成全。”
高兖若有所思的在我脸上扫了一眼,似是看透我的四肢百骸,我不禁打了个寒蝉,听到高兖缓缓道:“师太的膳食一向由本官亲自打点,不敢惊动旁人。”高兖毫不客气把我归为旁人。高兖看了我一眼,缓缓道:“师太闭门谢客,也省了姑娘晨昏定省,姑娘清闲些,好生保养身子岂不好?”
高兖一席话让我骇然,被师父多次拒之门外,高兖作为护送车队的主要负责人知道也不足为奇,就连我的身体病症也知道,那么我与吾悲师太的师徒关系想不也不是秘密了。想道这一层,我然反而坦然了许多,“我不过想在师父跟前尽尽孝心,难道高大人也不应允吗?”
高兖丝毫不退让,“尽尽孝心自然是好,可是违背师太的意愿,那也是大不敬的过错,姑娘聪慧,想来是个明白人。”
我冷着脸,高兖气势不减,挡在我面前,微垂着面,我气的乱颤,哪里受过这种气,转念又一想,“我如何强挣的过高兖,一路还需要他的照拂,”抑制道:“高大人事必亲躬,再没有不妥的,王颐造次。”说着头也不回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