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年04月21日 09:51
拍了拍何建林的肩膀,他没受住,本来蹲着的身体,一下子歪倒在地上。
……
我从苏州回到厂里的时候,何建林尚未回来。同事们玩笑说,莫不是这对老情侣还要在苏州浪漫一些时日?
我只能苦笑。
厂里的业务往来在吴从军的管理下,井然有序的进行。也只有吴从军明白我心里的感受,他应该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小程,你想不想听一些关于何总以前的事?”
“嗯。”
我呆呆的盯着电脑屏幕,脑袋里还在琢磨着当日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跟何总以前是同事,应该说,当时我是那个厂里的经理。何建林很上进,人也很聪明。不久,就做到了厂长的位置。但我知道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自己的事业。”
“他是我敬佩的人当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虽然我年纪比他大。当他提出要自己干一番事业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支持了他。”
“从最开始厂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发展到十几个人,再到现在的一百多个人。你知道么,这对于五金配件这行来说,规模已经不小了。远远超出了原先我们所在的那个厂的规模。”
“我与何建林这些年风风雨雨,苦头吃过不少,福却没享受过。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与他心里的成就感!当初我们规模小,为了客户满意,拼死拼活累成一条狗,也要守住我们建林五金厂对外界的信誉。遇到客户不满意的质量问题,我们第一时间整改,并且没日没夜的完成客户所需。你别以为我们说的‘质量是产业生存的先决条件,效率是产业生存的第二准则’是无稽之谈。其中的苦,其中的道理,是我与何建林这些年用实践证明出来的!”
“渐渐的,我们的规模扩大,从原先只接些小的近的订单,转变成全国各地的订单我们都去做。当然,这就需要大型货车。买车,需要钱。我与何建林东拼西凑,几乎求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才凑出买大货车的钱。”
“就是你开的那辆,我们厂里唯一的大货车。”
“为什么这些年我们不再买新的货车,第一,有一辆够了。第二,那辆大货车承载的不是货物,而是我与何建林的希望。是我们一步一步含幸茹苦走向成功的见证!是我们不再风风雨雨挨人白眼受人挤压的成功转折!”
“我们购买了那辆大货车后,全国各地的订单我们都敢做。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那辆大货车,我与何建林到现在,可能还只是租个小厂房,三五个工人生产,做些没人愿意接的小订单来做。”
“所以,我与何建林永远都会好好爱惜它,哪怕有一天他报废,我们都会把他摆在厂里最醒目的位置,让我们的坚韧我们的决心在整个厂区散发,让它去鼓舞那些工作没有激情的工人,让它去传递我与何建林永不磨灭的斗志!”
听完吴从军一番话,我心里感触颇多。确实,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必需有一个成功的女人。但同时,一个成功者的背后,还需要一个盲目支持你的朋友,和你自己盎然不息的斗志。
……
一个星期后,何建林回来了。
他疲惫的双眼和疲软的脚步让他老了许多。
生活还是要继续,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虽然这件事发生在我面前,但这不是我辞职不干的理由。如果我辞职,只会让何建林更加伤心。
也会辜负吴从军跟我说那一番话的含意!
这些天,我也想清楚了。为何林璐变成那般模样,其实,不在于她看到什么,只在于她内心隐藏着什么。相由心生,她看到的,只不过是当年深藏在她心底的恐惧彻底爆发了而已!
之后的几个月,何建林一如既往的失落,整个人提不起半点精神气。有时候来厂里巡视一圈,摸摸这,摸摸那,一句话也不说然后离开。大多时候,都看不见他的身影。
吴从军本想安慰他,奈何也不知道如何开口。毕竟关于林璐与何建林的事,他知道的应该是最多。有时候知道的越多,却越无从开口。
也许是忧郁过度,也可能是暗疾爆发。我从吴从军的口中得知,何建林生病了,而且,病的不轻。
那日,我要送货去一个很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