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吴调侯
本章字数:1015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3
数民族的归化。这两句说,只须有贤臣辅助朝廷,哪能容叛乱者窃据州郡。
④前朝:指西汉。玄菟(tù兔):汉武帝时的郡名,郡治在今辽宁省沈阳市附近。这里指李同捷据以叛乱的沧、景地区(因沧、景地区与玄菟郡在唐时都属平卢大都督府管辖,故混而言之)。积骸:堆积的尸首。《资治通鉴》卷二四四载:”沧州承丧乱之余,骸骨蔽地,城空野旷。“成莽:象丛生的乱草似的。阵云:战云。这两句说,经历战乱的沧、景地区,白骨纵横,仍然笼罩着恐怖的战争气氛。
敬宗宝历二年(826)四月,横海节度使李全略死,其子李同捷据沧、景二州叛乱。文宗大和元年(8 27)八月,朝廷命诸道进讨,劳师无功,民穷财尽。大和三年(829)四月,才告平定。这年冬,李商隐随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去郓州,沿途目睹战后荒凉,写了这首纪事诗。这首诗,以辛辣的讽刺笔调,揭露了朝廷腐败无能,纲纪不振;鞭挞了从征将领的骄悍贪婪,虚报战功;慨叹朝廷不求贤才辅助,以致藩镇拒命,飞扬跋扈。诗人在这首诗里用了许多典故,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的重大问题。尤其在三、四两句,用两个对照着的历史事实,形象鲜明地说明了唐王朝军纪的败坏,致使当时平藩战争持久无功,国家财富殆尽,人民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