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3
敢抉其根“的因循苟且状况,并认为治与乱”系人不系天“,是由政治的好坏造成的,而不是由天造成的。他还指出穷苦人民铤而走险,是为人祸天灾所迫。他的某些咏史诗,总结历史教训,托古讽今,提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为勤俭破由奢“(《咏史》)的看法。
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如《有感》、《重有感》,就是描写关于”甘露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要求讨伐宦官,表现了他的才识胆略。他还在一些诗中,对维护国家统一,讨伐藩镇叛乱的正义事业,予以热情颂扬。
赞扬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政治家。他的一些咏史怀古诗,推崇历史上励精图治的人物,表达了他”欲回天地“振兴唐王朝的政治理想。
反对少数民族贵族集团所发动的分裂战争。他对朝廷武备不修,平叛无力,感到忧虑。为了维护统一,他在一些诗中抒发了自己愿意投笔从军的爱国热情,还在《骄儿诗》中,希望儿子迅速长大,学习兵法,为国立功。对于抗击侵扰有功的李德裕,他曾写诗赞扬。
他还写了不少的”无题“诗,有的在政治上有所寓意,有的是回顾自己经历或描写爱情,主题并不一致,内容较为复杂。
在艺术上,李商隐继承了屈原、李白、李贺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和杜甫严谨、深沉、雄浑的特点,又融合了齐梁诗的绮丽秾艳的色彩,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开创了新的风格和流派。他的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词句精警,色彩秾丽,形象鲜明,能以短小的篇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擅长近体,以七律成就最高,绝句也写得很好,与杜牧并驾齐驱,人称”小李杜“。
李商隐处在政治腐败的晚唐时期,有感于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因此他的诗歌带有感伤情调,有的诗还寄情佛老,流露出颓废的情绪,并写了一些不健康的艳情诗。在形式上也有语言晦涩,用典生僻的毛病,这对宋初形式主义诗派西昆体有所影响。
有《李义山诗集》和《樊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