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守睢阳作①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吴调侯 本章字数:969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2


守睢阳作①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②。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③。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④。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⑤。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⑥。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⑦。

  ①睢阳:唐郡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睢阳是江、淮的屏障,也是唐王朝江、淮租赋的通道。安禄山攻陷洛阳后,即派重兵进攻睢阳,想切断唐王朝的经济命脉。安禄山死后,安庆绪派尹子奇率军十余万继续围攻睢阳,张巡和许远共同坚守。

  ②接战:交战。孤城:指睢阳被围,孤立无援。

  ③侔(móu牟):等,同。月晕:月亮周围的晕圈。分守:分兵把守。鱼丽:古代阵法。这两句说,叛军重重包围睢阳,就同月亮的晕圈一样;守军布列象鱼丽一样的阵法,以抵御敌人的进攻。

  ④厌:压。黄尘:指叛军进攻时奔驰而扬起的尘土。将:持。白羽:白色羽毛装饰的旗子。这里是指挥军队的意思。这两句说,屡次击退叛军的进攻,指挥作战镇定自若。

  ⑤裹疮:包扎好创伤。犹:还。饮血:浴血奋战。饮:漱,洗浴。更:再。陴(pí皮):城上有射孔的矮墙。这两句极写将士不怕死伤,艰苦奋战的情况。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记载,睢阳被围日

久,士兵不及千人,“皆饥病不堪斗”,而且“城中食尽”,最后杀马、罗雀、掘鼠而食,但“人知必死而无叛者”,表现了罕有牺牲精神。

  ⑥谅:诚。这两句说,自己忠于朝廷,又能取信于士兵,当是不可战胜的;坚贞不屈的意志,决不会动摇。

  ⑦心计:指破敌的谋略。这两句说,自己和将士们坚守危城,艰苦奋战,却无人上达天子,破敌的谋略也无法实现。

  安史叛乱发生后,由于朝廷腐败,武备废弛,官军一触即溃。安史叛军所到之处,大肆掳掠,“人物无遗”,对老弱妇孺“皆以刀槊戏杀之”,人民遭受空前的浩劫。在这场抗击野蛮破坏的战争中,张巡坚守孤城,血战经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的行动是正义的。这首诗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张巡等人所进行的异常艰苦的保卫战,表达了将士们坚韧不拔,誓死抗击叛军的决心。诗的开始,概括地描写了孤城奋战的紧张形势,接着具体地描写叛军合围,官军日夜守战,击退叛军的场景,进而反映了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气概,感人至深。结尾两联,作者抒发自己忠贞不二,誓死报国的豪情,其中也有孤立无援的感叹。由于作者是睢阳保卫战的指挥者,并且亲冒矢石,顽强战斗,所以诗写得真挚悲壮。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