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趣奇文 > 唐诗三百首

感遇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吴调侯 本章字数:984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1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①。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②。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④!

  ①葳蕤(wēi ruí):草木叶子披拂的样子。皎洁:明净。

  ②欣欣:草木繁茂而有生气的样子。生意:生气勃勃。自:从。尔:你,你们。这里指兰和桂。这两句说,春兰秋桂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因而使春秋成为美好的季节。

  ③林栖者:栖身于山林间的人,指隐士。闻风:指仰慕兰桂芳洁的风气。坐:因。这两句说,那些栖息在山林间的人,十分仰慕兰桂的风节,并以其为同调,因而互相感到欢悦。

  ④本心:本性,本质。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感遇十二首》,是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后所作。每篇借物抒怀,寄慨遥深。本篇是第一首。

  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于政事,贬斥张九龄,宠任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斥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是十分不满的,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写了《感遇十二首》。这一首就是借春兰秋桂高洁的品质,来比喻自己不同流合污,坚持政治理想的节操;以兰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其芳洁的本质,来比喻自己高尚

的品德和志趣。全诗用比十分贴切,因而使诗歌形象鲜明突出。

  感遇

  江南有丹橘①,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②。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③。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④。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⑤?

  ①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 丹:朱红色。

  ②伊:彼,其。指江南。岁寒心:耐寒的本性。这两句说,橘树常青,哪里只是由于地气的和暖,而是它自有耐寒的本性。

  ③荐:献。嘉客:尊贵的客人。阻重深:阻隔在很远的地方。 这两句寓意是说,自己虽然有坚贞的品德,可是由于李林甫等的排挤和阻挠,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④运命:运气,命运。这两句说,祸福的循环往复,是无法推究根源的,所以就只能靠碰运气了。这里反映了作者宿命论思想的消极一面。

  ⑤徒:只;但。树;种。这两句是说,不要只是栽种桃树和李树,丹橘难道没有树阴供人乘凉吗?这是暗喻自己可以为国家作出贡献。

  《感遇》十二首是张九龄被贬后所作,多是托物感怀,抒发心中抑郁不平的诗篇。这里选的是第七首。它取屈原《橘颂》诗意,以丹橘自喻,感叹自己虽然具有坚贞高贵的品德,但被权奸李林甫等排挤在外,得不到唐玄宗的信任。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唐诗三百首》 的 妙趣奇文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