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5
贼,扫清污秽,何况现在曹操自己来送死,怎么可以投降他呢!请允许我替您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势和我们的对策。假定现在北方已经安定,曹操没有内忧,能够旷日持久来争夺疆土,那么他能与我方在舟船之间较量胜负吗?何况现在北方既未平安,加上马超、韩遂还在关西,成为曹操的后患。而且舍弃鞍马,使用舟船,来与江东争胜负,这本来就不是中原军队的擅长。另外,现在正是严寒的冬天,战马没有草料;驱迫中原的兵士来到遥远的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以上这几种情况,乃是用兵的忧患,而曹操却置之不顾,冒险行事。您捉拿曹操,正应在此时。我请求给予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证为您打败他。”孙权说:“老贼想要废除汉朝、自立为皇帝已经很久了,只不过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和我罢了。现在诸雄已被消灭,只有我还在,我与老贼势不两立。您说应当打,同我的想法很相合,这是上天把您送给我啊。”
【原文】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译文】
当时刘备被曹公打败,想向南撤退渡过长江,与鲁肃在当阳相遇,于是共同谋划计策,随后进驻夏口,派诸葛亮去会见孙权。孙权便派周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迎击曹公,在赤壁遭遇。当时曹公的军队已有疾病,刚一交战,曹公军败,退驻江北,周瑜等在南岸。周瑜的部将黄盖说:“现今敌众我寡,很难同他长期抗衡。但我看曹操军队的船舰首尾相连,可放火焚烧使他败走。”于是取蒙冲斗舰数十艘,装满柴草,把油脂灌入里面,外用帷幕包裹,上面插牙旗,事先写信告诉曹公,假称想去投降。又预备快船,分别系在大船之后,依次前进。曹公军中兵士都伸长脖子观望,议论着黄盖前来投降之事。黄盖放出的各条船只,同时点火。当时风刮得很猛,船上的火全都延烧到岸上的军营。不一会儿,烟焰满天,人马被烧或溺水而死的很多,曹公军败退,回守南郡。刘备与周瑜等又一起追击。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自己直接回北方去了。
【原文】
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于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
【译文】
周瑜与程普又进兵南郡,与曹仁相对,各隔大江。军队还没有交锋,周瑜就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曹仁分派步兵骑兵进攻并包围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吕蒙的计策,留凌统守后方,自己与吕蒙溯江而上援救甘宁。把甘宁的包围解除之后,便渡江驻扎北岸,约定日期大战。周瑜亲自跨马冲击敌阵,恰巧被流矢射中右胁,伤势很重,就回营了。后来曹仁听说周瑜卧床末起,部署军队来到阵前。周瑜便亲自起来,巡查军营,激励将士,曹仁因而退兵。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县作为他的奉邑,驻守江陵。
【原文】
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译文】
当时刘备以左将军兼荆州牧,州治设在公安。刘备到京城去见孙权,周瑜上疏说:“刘备是一个骁悍雄杰的人物,而又有关羽、张飞两名猛如熊虎的大将,必定不是长久屈服听人使唤的人。我认为最好的计策是应当把他迁到吴郡安置,替他广筑宫室,多给他美女珍玩,使他有声色的娱乐;分开关、张二人,各置一方,让象我这样的将领控制他们并与之攻战,大事就可以稳妥了。如果随便割让土地以资助他们的事业,把这三个人都聚集在疆界上,恐怕蛟龙得到了云雨,永远也不会再在水池中生活啊。”孙权因为曹公在北方,应当广泛招揽英雄,又恐怕刘备一时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意见。
【原文】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
【译文】
这时,刘璋任益州牧,外面受到张鲁的侵扰,周瑜到京口见孙权,说:“现在曹操新遭挫败,正担忧自己内部不稳,还不可能与您用兵争战。因此我请求与奋威将军一起进兵取蜀,得了蜀又兼并张鲁,然后留奋威将军固守蜀地,结好马超,互相支援,我回来为您占据襄阳以威胁曹操,北方就可以谋取了。”孙权赞同他的意见。周瑜回江陵准备行装,但在路经巴丘时病死,年仅三十六岁。孙权身着丧服哀吊痛哭,感动左右。周瑜的遗体将运回吴郡时,孙权又亲到芜湖迎接,办理丧事所需的各项费用,全由公家供给。后来又定下法令说:“已故将军周瑜、程普,他们家所有的人和田客,一律免征赋役,官府不得过问。”
【原文】
初瑜见友于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译文】
起初,孙策同周瑜结为朋友,孙策的母亲又叫孙权将他当作兄长。当时孙权的职位只是将军,他下面的将领宾客对他的礼节还很简易,而周瑜独自极其恭敬,已用臣下的礼节事奉孙权。他性情豁达,度量宽宏,大体上是得人心的,只是与程普不和睦。
周瑜年少时曾精心学习音乐,即使饮酒三盅之后,如果演奏乐曲的人一有错误,他必定会听出,一听出必定要回顾,所以当时人有句谚语说:“曲有误,周郎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