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5
任峻字伯达,河南郡中牟县人。汉朝末年,四方骚乱不宁,关东地区都受到震动。中牟县令杨原忧愁恐惧,打算弃官逃走,任峻劝他说:”董卓首倡暴乱,天下人没有不怨恨他的。然而还不见有人发兵讨伐他,人们并不是没有诛乱之心,而是迫于形势严峻不敢轻举妄动。您如果能首先倡导,一定会有响应的。“杨原问:”应该怎么办呢?“任峻说:”现在关东有十多个县,能打仗的不少于一万人,若肯权宜行使河南尹的权力,把他们集中起来加以任用,没有办不成的事。“杨原听从了任峻的计策,任命他为主簿。任峻便替杨原上表朝廷请求暂时代理河南尹,传檄各县坚守自己的领地,于是便发兵征讨董卓。恰好曹操从关中起兵,进入中牟县界,当地人不知道该归附谁,只有任峻与同郡的张奋计议,率全郡归顺曹操。任峻另外又召集自己宗族、宾客以及家丁一共几百人,希望跟随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上表任命任峻为骑都尉,并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他,对他十分信任。曹操每次出征,任峻总是留在后方主管部队的给养。当时正赶上饥荒干旱的年景,军粮不足,朝廷羽林监颍川人枣祗建议设置屯田,曹操任命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召募百姓在许昌周围屯田,收获粮食达到百万斛,各郡都设置屯田官,几年间凡有屯田的地方都积贮了粮食,仓库都堆满了。官渡之战,曹操命任峻主管军用器械和粮食的运输,敌人几次截断粮道。任峻便以一千辆粮车为一部,列成十路方队,使阵势重叠拱卫粮车,敌人不敢靠近。军队和国库能够粮食充足,最初是依靠枣祗的屯田而最终的成功却是全凭任峻的努力。曹操认为任峻功劳很大,于是上表封他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升长水校尉。
【原文】
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于饥荒之际,收卹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子先嗣。先薨,无子,国除。文帝追录功臣,谥峻曰成侯。复以峻中子览为关内侯。
【译文】
任峻待人宽厚有器量,通晓事理,每次有所建议,曹操大多很满意。饥荒时节,他收养抚恤朋友的遗孤,对贫困的中表亲戚,本族同宗,也总是大力救助急难,周济贫乏,信义为人所称道。建安九年,任峻去世,曹操为他的死曾长时间的哭泣。他的儿子任先承袭了爵位,任先没有儿子,他死后,封国被废除。后来魏文帝追录功臣,追谥任峻为成侯,又赐封任峻的次子任览为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