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3:24
把冀州让给了袁绍。袁绍以勃海太守的身份兼任冀州牧。
袁绍手下的从事沮授向他进言说:“将军您在二十岁的时候入仕朝廷,名声很快就传遍海内;后来遇上朝政混乱,奸臣董卓阴谋废君另立,您又主持忠义。您单骑奔出洛阳,使得董卓始终怀有恐惧之心;您渡黄河北行,勃海郡吏民百姓稽首欢迎。如今您统帅着勃海郡的精兵强将,又新增了冀州的土地和百姓,可谓是威震河朔,名重天下。眼下虽然黄巾反贼到处袭扰,黑山一带也有草寇骄横跋扈,但只要您挥师东征,则青州的黄巾反贼定可一举剿平;还师扫荡黑山,那么张燕也不难消灭。锋芒指向幽、燕,公孙瓒逃脱不了履灭的下场;武力威胁戎狄,匈奴也必然会俯首称臣。横扫大河以北,合并四个州的土地。收罗天下英才,统领百万雄兵,在西京迎接皇帝,在洛阳恢复宗庙。然后再以朝廷的名义号令天下,征讨那些不肯归附的叛将乱臣,以争锋天下,天下谁是敌手?用不上几年,这样的盖世功业就要在您手中完成了。”袁绍大喜说:“您正说出了我的报负和志向啊!”于是马上表荐授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董卓派朝中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带着皇帝的诏书去见袁绍,袁绍让河内太守王匡把这两个人都杀掉。董卓得知袁绍已控制关东,便把京城中袁氏家族的男女老幼包括太傅、袁隗在内全部杀掉了。当时天下豪侠之士多依附袁绍,都想替袁绍报此大仇。各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无不是借袁绍的名义,韩馥看到这种局面非常害怕,请求袁绍同意他离去。韩馥离开袁绍后前往依附陈留太守张邈。后来袁绍派特使去张邈那里,因事关机密,特使与张邈附耳而谈。韩馥在座中看到这种情形,怀疑是袁绍派人来与张邈共同谋害他,于是起身到厕所中自杀了。
【原文】
初,天子之立非绍意,及在河东,绍遣颍川郭图使焉。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绍不从。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绍悔,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太祖拒之。天子以绍为太尉,转为大将军,封邺侯,绍让侯不受。顷之,击破瓒于易京,并其众。出长子谭为青州,沮授谏绍:“必为祸始。”绍不听,曰:“孤欲令诸儿各据一州也。”又以中子熙为幽州,甥高干为并州。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先时,太祖遣刘备诣徐州拒袁术。术死,备杀刺史车胄,引军屯沛。绍遣骑佐之。太祖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太祖至,击破备;备奔绍。
【译文】
当初董卓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并不是袁绍的意愿。及至献帝逃到河东,袁绍还是派部下颍川人郭图前去朝拜。郭图回来后劝说袁绍迎接献帝迁都邺城,袁绍不同意。不久太祖曹操把献帝迎到许县,用朝廷的名义收复了河南一带的土地。关中诸州、郡也都表示臣服,袁绍这才后悔不已。他试图让曹操把献帝送到鄄城,以便自己就近接触天子和公卿百官,但遭到曹操拒绝。献帝任命袁绍为太尉,继而又加大将军之职,封邺侯。袁绍推辞不接受封侯。不久,袁绍军队在易京打败了公孙瓒,吞并了公孙瓒的人马。接着,袁绍安排自己的长子袁谭担任青州刺史。沮授劝谏袁绍说:“这样做必定是祸乱的开端。”袁绍不听,说:“我只是想让我的儿子们每人拥有一个州罢了。”于是又任命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此时袁绍实力大增,已握有雄兵几十万人。他任命审配、逢纪统管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之首,颜良、文丑为军中将帅,挑选精锐步兵十万,骑兵万余,准备进攻许都。
先前,太祖曾派刘备南下徐州抵挡袁术的进攻。等刘备率部到达下邳,袁术已病死于寿春。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胄,然后引兵驻扎在沛县。袁绍也派了一支骑兵前来支援刘备。太祖命部将刘岱、王忠带兵讨伐,不能取胜。建安五年,太祖亲率大军东征划备。谋士田丰劝袁绍趁曹操后方空虚袭击他的大本营许昌,袁绍以儿子有病为理由加以拒绝。田丰走出屋外,以手杖连连击地,痛心地喊道:“遇到这样一个难得的制胜良机,却因为婴儿闹病而白白放过,可惜呀,可惜!”太祖兵到沛县,大败刘备。刘备逃奔袁绍。
【原文】
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太祖救延,与良战,破斩良。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再战,禽绍大将。绍军大震。太祖还官渡。沮授又曰:“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绍不从。连营稍前,逼官渡,合战,太祖军不利,复壁。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绍为地道,欲袭太祖营。太祖辄于内为长堑以拒之,又遣奇兵袭击绍运车,大破之,尽焚其谷。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会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北迎运车,沮授说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断曹公之钞。”绍复不从。琼宿乌巢,去绍军四十里。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候夜潜往攻琼。绍遣骑救之,败走。破琼等,悉斩之。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余众伪降,尽坑之。沮授不及绍渡,为人所执,诣太祖,太祖厚待之。后谋还袁氏,见杀。
【译文】
袁绍率大军进抵黎阳,派大将颜良在白马县进攻曹操的东郡太守刘延。沮授进谏说:“颜良性情偏狭急躁,虽然作战骁勇却不能独挡一面。”袁绍不听。太祖曹操发兵救援刘延,打垮了颜良带领的军队并杀死了颜良。袁绍督师渡过黄河,在延津以南地区修筑工事与曹军对峙。袁绍派刘备和文丑出阵挑战,太祖挥兵击退袁军,杀文丑,接着,再战又俘虏了袁绍的大将,袁军大为震动。太祖回军官渡。沮授又劝袁绍:“我们的军队数量虽多,但战斗士气和勇敢精神都不如曹军。而曹军粮食短缺,后勤物质供应远不如我们。因此对曹军讲速战速决有利,可对我军来说却是打一场持久战更有利。”袁绍不听,指挥大军进逼官渡,与曹军交锋。曹军受挫退入营地坚守,袁绍命士兵在阵前修造了多座望敌楼,又筑起高高的土山,弓箭手们埋伏在山上,箭射曹营。曹军很害怕,士兵们出门都要持盾牌遮挡身体。太祖则赶制出一种发石车,抛射石块摧毁了袁绍修建的哨楼。由于发石车在抛射石块时有隆隆的响声,如同打雷一般,故而袁军士兵都恐惧地称这种发石车为“霹雳车”。袁绍又命令士兵们挖掘地道,直通曹操军营,准备对曹军实施突然袭击。太祖针锋相对,命令士兵在军营前沿挖掘了一条又深又长的壕沟截断袁军的地道,同时派出一支奇兵潜入敌后截击袁绍的运粮车队,把运送的全部军粮连同车辆尽数烧毁。太祖与袁绍两军对峙日久,曹军粮草渐渐接济不上,百姓们为战争所苦不堪承受,也纷纷跑到袁绍那边去了。眼看曹军难以支持下去,恰巧这时候袁绍派将军淳于琼带一万多兵马北上迎接保护运粮车队。沮授建议:“应当再派蒋奇将军另带一支军队在外围配合行动,以防备曹操的偷袭。”袁绍仍不采纳,淳于琼迎到运粮车队。驻屯在乌巢,离袁军大本营四十里。太祖得知这一消息,留下曹洪带兵守卫军营,自己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连夜突袭乌巢。袁绍闻报派出骑兵增援,被曹军击溃。曹军大破淳于琼军,淳于琼等将领都被当阵斩杀,太祖引军得胜还师,未等回到军营,已有袁绍手下的将军高览、张郃各自带着本部兵马前来投降。曹军一鼓作气乘胜追击,袁绍军队全线崩溃。袁绍与长子袁谭在乱军之中仅带少数亲随渡过黄河得以逃脱,其部属大部分被曹军俘虏。曹军发现被俘的袁军将士心怀贰志。便把他们全部活埋了。沮授在混乱中没来得及随袁绍渡过黄河,被曹军擒获押解到太祖那里。太祖爱惜他的才能而给予礼遇。沮授后来仍想逃回袁绍那里去,被杀。
【原文】
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
冀州城邑多叛,绍复击定之。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忧死。
【译文】
袁绍率大军南下之初,谋士田丰曾劝谏他说:“曹操善于用兵,变化多端。他的军队数量虽少,但决不可轻视。不如从长远计议与他相持。将军您占据险要的山河地势,拥有四个州的土地和百姓,以此为前提,您可以对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对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操练兵马,然后选出一些精锐部队,编组成几支奇兵,在曹军不备的情况下轮流出击,骚扰河南地区。曹军救援右边则击其左冀,救援左冀则又攻其右边,如此连续不断,使曹军疲于奔命,百姓不得安居和从事生产,我军不曾大动干戈而敌军已经疲惫不堪了。用不了两三年时间,拖也会把曹操给拖垮了。可眼下将军您放着深思熟虑的长远大计不用,却要倾全力毕其功于一役,万一这一仗打不赢,您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袁绍不愿听从田丰的劝谏,田丰仍再三陈词。袁绍大怒,以为田丰是有意散布失败情绪扰乱军心,破坏他的出兵大计,于是下令给田丰戴上脚镣手铐囚禁起来。等到袁绍大军溃败后,有人对田丰说:“您一定会被重用的。”田丰叹气道:“如果袁公打了胜仗归来,我倒是能够活命;如今他大败而回,我是注定活不成了。”果然袁绍回到邺城后对左右的人说“当初我没有听从田丰的劝阻,果真令他耻笑。”于是传令把田丰杀掉了。袁绍其人外表宽容闲雅,喜怒不形于色,颇有大将风度,而内心却多猜忌,嫉贤妒能,妄加陷害。正象处理田丰这样。
冀州不少城邑纷纷背叛,袁绍一一平定。但自大败于官渡以来,袁绍即一病不起。建安七年,在极度的忧郁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