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40
富的狂热。《百万英镑的钞票》则有力地 说明了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罪恶作用,生动地描绘了一个 只是携带着不属于他的一张一百万英镑钞票的落魄青年到处招 摇撞骗、一帆风顺的经历,画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形色色的势 利鬼的嘴脸。这些作品都是对拜金主义的抨击。,
在美国反对种族歧视的先驱人物当中,马克?吐温占着显 著的地位。他的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傻瓜威 尔逊》都是为黑人的自由而呼吁的。短篇小说《一个真实的故 事》一方面描写了瑞奇尔大娘乐天安命的善’良而爽朗的性格和 她与自己的亲人之间的真挚的感情,一方面反映了黑人的奴隶 生活之悲慘和他们对自由的渴望。作者对被压迫民族的同情并 不限于黑人,他对侨居美国的其他有色人种所受的歧视和迫 害,同样也作了有力的揭露。在《高尔斯密士的朋友再度出洋》 里,他采用十八世纪英国作家高尔斯密士的讽刺性书信集的体 裁,描写了一个名叫艾颂喜的追求光明、幸福和自由的中国人 在美国怎样受尽欺骗和迫害,刻画了他的纯朴忠厚的性格,同 时也戳穿了美国作为"自由天堂“的神话的欺骗性。
《斯托姆斐尔德船长天国游记摘录》这个荒诞无稽的故事, 是以美国西部广泛流传的关于人的死后生活的民间传说为题材 的。作者在青年时期就写成了这个故事的初稿,直到一九o七 年才发表;在这几十年中,他曾屡加修改,提出了他一生对宗 教、正义和幸福的看法。因此这篇作品既具有马克?吐温早期 作品中比较显著的那种滑稽、夸张和怪诞的特色,又具有他晚 年作品中那种深刻的讽刺和严肃的意味。这个故事把天堂的生 活描写得空虚乏味而可笑。竖琴、棕榈树枝和光轮这些东西, 天使们很快就厌弃了;他们对那种只唱唱歌,终日无所事事的悠 闲生活,都感到无聊已极,个个都想开小差。这篇讽刺作品以 游戏的手法揭露了宗教诺言的欺骗性,打破了人们对"天堂至 福“所存的幻想,因而具有鲜明的反宗教的意义。同时作者让各 种肤色的人都进了天堂,也反映出他的反对种族歧视的观点。
从以上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马克?吐温作为一位杰出 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真相是了解得很 清楚的。他在揭露、讽刺和批判美国资本主义的时候,显示了 卓越的艺术才能。不过,由于他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始 终没有脱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在创作的初期对美国的 民主和文明还存过一些天真的幻想和自豪感,后来对资产阶级 民主感到了绝望,但期待心情有时还是复萌,因此他的思想和 创作不能不受到他的世界观的限制。比如拿这个集子所收的短 篇来说,他揭露美国新闻界的乌烟癉气的现象,便只是描绘了 各报互相谩骂和记者们之间的野蛮行为,嘲笑了编辑的无知和 胡闹,而没有接触到资产阶级报W作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的 反动本质。他揭露美国选举的黑幕,也只形容了竞选者的恶劣 行为,而没有触及资产阶级"民主“的选举制度本身的虚伪性和 欺骗性,从而根本否定这种制度。到了晚年,由于把资产阶级 的罪恶误认为全人类的罪恶,把资产阶级的前途误认为全人类 的前途,作者一方面虽然写出了不少战斗性艮强的政论和杂 文,一方面却对自己所进行的斗争失去了信心,在一些作品中 流露出相当浓厚的悲观色彩。例如在作者死后六年(一九一六 年)才发表的中篇小说《神秘的陌生人》里,作者对人类的前途 就感到悲观失望,有时把人类说得愚味而凶残,连禽兽部不如, 有时把他们描写成一些无可奈何地任凭命运摆布的可怜虫。长 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结尾就是一个实例。
但是,马克?吐温尽管具有这些局限性,他对美国资本主 义社会毕竟始终抱着反抗和不妥协的态度。他的讽刺的笔锋, 触及了资产阶级"文明“的许多方面。他对资产阶级的揭露和批 判,无论在广度上或在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与他同时代的美国 作家。他的许多优秀作品,已经为美国文坛树立了光辉的榜 样。我们在纪念他逝世五十周年,读着他的这些优秀作品的时 候,一方面看到他所揭露和谴责的许许多多美国资本主义社会 的丑恶现象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比以前更加变本加厉;但是,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他所开创的美国文学的进步传统已经在 当代美国进步文学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