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7
称道《诗》、《书》。高祖便骂说:"你老子的天下是从战马上打来的,何必要《诗》、《书》!"陆生说:"从战马上取得天下,但能在战马上治天下吗?再说汤武兴干戈,叛上而取天下,但却以顺民心的怀柔政策守住天下。文事武功并用来治民,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啊。从前吴王夫差跟智伯都喜黩武,因此而亡国;秦国一直以刑法治国,终至覆灭。假使从前秦国兼并天下之后,能效法先圣先王,施行仁义,则必长治久安,哪让陛下取得天下?"高帝心中很不愉快,面有惭色,于是告诉陆贾说:陆贾为汉高祖讲读《诗》、《书》,选自明刻本《新刻按鉴编集二十四帝通俗演义全汉志传》。
"你试着替我写出秦所以失去天下,我之所以得到天下的原因何在?以及古代那些国家所以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陆生于是大略叙述国家存亡的征兆,几十二篇。每写完一篇奏上去后,高帝没有不称善道好的,左右的人便高呼万岁,称这书为《新语》。
孝惠帝时,吕太后居中用事,想封吕家人为王,但怕大臣讲话。陆生自己料定无法力争,便称病致仕回到家里。因好畤一带田地好,可以住家,便在此定居。生有五个儿子。便把出使南越时尉他送的一袋珠宝变卖得千金,分给儿子,每人二百金,让他们从事生产。陆生自己则常安车驷马,带着歌舞及鼓琴弹瑟的侍者十人,及值百金的宝剑,告诉儿子们说:"我跟你们讲好,我经过你们家时,由你们供给我人马的酒食,最多十天便会离开到另一家去。我死在哪一家,这些宝剑、车骑、侍从便是哪一家的了。一年之中,也要到其他地方做宾客,通常不会在一年内三度到一家中。以免时常来看你们,让你们厌烦我。"
吕太后时,分封诸吕为王,朝廷大权掌于吕氏手中,诸吕想劫持少主,篡夺刘家天下。右丞相陈平深以为忧,又无法向吕后力争,怕降祸于己,便经常静居深思。陆生去请安时,陈丞相赶紧请他入坐。因为他正抱着深忧,便时常请陆生过来相见。陆生说:"您苦苦深思些什么呢?"陈平说:"您猜我苦思些什么?"陆生说:"先生位居上相,是食邑三万户的侯爵,可说已达到功名富贵的极致,应该没有其他的欲望了。但您仍然忧心忡忡,想来不过是担心诸吕擅权,少主皇位不保吧?"陈平说:"正是。要怎么办呢?"陆生说:"天下稳定时,要注意宰相;天下危乱时,要注意武将。如果将相能和谐相调,则士人必全心归附;人心能归附,即使天下有意外变动,国家大权仍不会被瓜分。为国家着想,这事全掌握在两人手中。我常想跟太尉绛侯说明这事,但他惯常与我狎戏,不重视我的话,您现在何不跟太尉交好,密切联络?"并替陈平计划对付吕氏的几个方式。陈平用了他的计策,于是送了五百金的礼给绛侯,并准备了丰盛的酒宴来款待他。太尉也以同样的礼数来报答陈平。从此两人便密切联合起来,而吕氏的阴谋便渐难得逞了。陈平于是以一百个奴婢,五十辆车马,五百万钱送给陆生做饮食费用。陆生从此交游于朝中名公巨卿之间,名气因此大盛。
等到诸吕被诛,孝文帝登基,陆生颇有功绩。文帝即位后,想派人到南越。陈丞相等人便建议派陆生为太中大夫。出使南越王尉他,令尉他除掉黄屋及称制等僭越的行为,命令他采行跟其他诸侯一样的仪式。陆生此行办事,全合皇上旨意。这些细节都详记在《南越传》中。陆生最后享高寿而终。
平原君朱建是楚人。以前曾经做淮南王黥布的宰相,因有罪而离开。后又回来服侍黥布。当黥布要造反时,问过平原君,平原君劝他算了。黥布不接受,反听梁父侯的话,终于起来造反。汉诛杀黥布后,听说平原君曾劝阻过黥布,并未与他同谋,因此得免刑杀。这些事都记载在《黥布传》里。平原君善雄辩,有口才。为人刻板廉洁、刚毅正直,住在长安。他的行径不肯苟合于流俗,守道义而不随便。辟阳侯行止不正,却得吕太后的宠爱。当时辟阳侯想跟平原君交好,平原君却不肯见他。等到平原君母亲去世时,陆生一向与平原君交好,前往吊唁。平原君因家贫,没法发丧,正要设法借钱来备办丧礼服具。陆生就叫平原君发丧。同时跑去见辟阳侯,贺他说:"平原君母亲去世了。"辟阳侯说:"平原君母亲去世,您何故来贺我呢?"陆贾说:"前些时您想结交平原君,平原君守义不肯结交您,是为了要孝养母亲的缘故。现在母亲已去世了,您如果能以厚礼送丧,那么他便会为您出死力了。"辟阳侯于是带一百金去赠送终服。其他列侯贵人因辟阳侯前往而也跟着去送终服的有五百金。辟阳侯受宠于吕太后。有人在孝惠帝面前控诉辟阳侯,惠帝大怒,下辟阳侯于狱,想杀了他。吕太后心中惭愧,不方便讲话。大臣们多不满辟阳侯的行径,也想趁这机会杀了他。辟阳侯情急之下,就派人传话给平原君说想见他。平原君辞谢说:"您的案子正在紧要关头,我不敢去见您。"于是去求见孝惠帝的幸臣闵籍孺,向他游说道"您所以得到皇上的宠幸,天下无人不知。现在辟阳侯受宠于太后而下狱,所有的人都说是您进的谗言想杀他。今天如杀了辟阳侯,明天太后生气也会杀您。为了自保,您何不肉袒负荆,在皇上面前为辟阳侯说说好话?皇上如听信您而释放辟阳侯,则太后极高兴。那么有两个主子都宠幸您了,富贵功名不是加倍了吗!"于是闵籍孺大为恐慌,听他的计策,向皇上进言,果然救出辟阳侯。在辟阳侯被囚时,曾想见平原君,平原君却不肯探望,辟阳侯大怒,以为他背弃了自己。等到被救出之后,才对平原君的高明手法大为惊服。
吕太后崩殂后,大臣们诛灭诸吕,辟阳侯跟吕氏来往得十分密切,但终于保住性命。当时为他出力计画保全的人,就是陆生跟平原君。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因辟阳侯曾交欢于诸吕,而杀了他。文帝听说他的门客平原君常为他设计谋划,便派人去搜捕,想治他的罪。平原君听说捕吏上门来,便要自杀。他的儿子们及捕吏都说"事情会怎么发展,还不得而知,您何必先自杀呢?"平原君说"我一个人先死了,灾祸便可及身而绝,不至连累到你们了。"就自刎而死。孝文帝听到这消息,惋惜地说"我实无心要杀他的。"于是召见他的儿子,拜为中大夫,出使匈奴。因单于无礼,便责备单于,竟然死在匈奴中。
当初沛公带兵经过陈留时,郦生亲自到军门去求谒说:"我是高阳贱民郦食其,听说沛公带兵奔波于外,要助楚来讨伐无道之君。敬请劳驾诸位随从的人,带领我去拜见沛公,以便跟他谈论天下大事。"使者进去通报时,沛公正在洗脚,问使者说"他是怎样的人物?"使者回答说:"状貌像个读书人,穿儒衣,戴着侧注帽。"沛公说:"替我回绝了他。就说我正忙于征伐天下之事,没有空闲去接见读书人。"使者出来向他辞谢道:"沛公敬谢您的好意;但他正忙于天下征战之事,没有空闲接见儒者。"郦生听了立刻瞠着双眼,按着佩剑,对着使者吼道:"进去!再跟沛公说,我是高阳的酒徒,不是儒者!"使者被他吓得掉了名刺,跪下去捡起来再跑回去禀告沛公说:"这位客人,原来是天下少见的壮士呢,他大声叱责我,把我吓得弄丢了名刺,要我转告您说:’进去!再跟沛公说:你老子是高阳酒徒!‘沛公立刻赤着脚,杖着矛说:"快把客人请进来!"
郦生进去后,长揖见沛公说:"您暴衣露冠,辛辛苦苦的在外奔波,带领军队,帮助楚王讨伐无道之君。但您是多么不自爱自重啊!我因有事来进谒,您却说:’我正忙于天下征战之事,无暇接见儒者。‘您如果想建树天下的大事业,完成天下的大功勋,却以外表皮相来观察判断一个人,只怕您常会失去天下贤能之士。再说,我判断您之智比不上我,勇也比不上我,您如想成就天下的伟业,却不接见我,我深深为您感到遗憾!"沛公立刻谢罪道:"刚才我只听到您的容貌皮相;但现在才真看到您的内涵了。"于是请他就坐,询问他攻取天下的方法。郦生说:"您如想成就大功业,就不如先驻守在陈留。陈留这地方是天下四通八达的要道,也是兵家会聚之地。这里藏粟有几千万石,城池兵守都很巩固。我跟陈留县令交情甚好,我愿替您去游说他投降。如不听从,请您让我替您杀了他,攻占陈留。那么您率领陈留的军队,占据陈留的城池,食用陈留贮藏的粮食,招徕天下的军队。等招来的从兵足够了,您就可以横行天下,没人能危害您了。"沛公说:"我就完全听你的了。"
于是郦生趁夜去见陈留县令,劝他说:"秦国施行无道苛政,天下人都背叛他,您现在如跟着天下的大势走,则可以成就大功业。您如独力为将亡的秦国坚守城池,我实在为您深深捏一把汗!"陈留令说:"秦国法令深重,不可随便说,否则会被满门诛灭的,我无法回答您的问题。您所教我的事,都不是我的本意,希望您别再提了。"当晚郦生留下来住宿。半夜时,暗杀陈留县令,斩下首级,爬墙而出,去见沛公。沛公便带兵攻城,把县令首级悬挂在长竿上让城上人看,并说:"快投降,你们县令的头已斩下了!凡是后投降的,必先斩首!"陈留人见县令已死,便相继投降。沛公驻扎在陈留南城门上,借着陈留的库粮军队,食用储藏的粮粟,在那儿逗留三个月,招来几万的军队,因此能入关攻破秦国。
太史公说:"一般写郦生传记的书,大多说汉王攻取三秦,东击项籍,而率军于巩、洛之间时,郦生才穿儒衣去游说汉王。其实不然。沛公尚未入关,离开项羽到了高阳,就得到郦生兄弟了。我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觉得他实在是当代的大辩才。至于平原君,因他的儿子与我交情很好,所以也附在一起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