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白话史记(上)

史记卷十五

书名:白话史记(上) 作者:司马迁 本章字数:1234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6


史记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

  沈秋雄译

  太史公读《秦记》,到了犬戎打败幽王,周朝被迫东迁洛邑。其时秦襄公因为护送平王东迁,开始被封为诸侯,就作西畤来奉祠上帝,僭礼越分的端倪已经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礼》上说:"天子祭祀天地,诸侯祭祀其国内的名山大川。"现在秦国杂用戎翟的风俗,重视武力征伐,把仁义看得很轻。身为藩臣,就僭越地举行天子的郊祀典礼。君子看到这种情形,非常担心。到了文公踱过陇山,排斥夷狄,尊奉陈宝,建国在岐、雍一带。秦穆公整修政治,把东境扩张到与黄河相接,这时秦国的势力已经跟齐桓、晋文等中国的侯伯相等了。后来诸侯的臣下秉掌政权,大夫的禄位世袭。晋国的政权旁落到六卿的手中,晋国的对外征伐和会盟等事,都由他们做主,威权重于诸侯。等到田常杀齐简公而作齐国的相,诸侯安然无事,不发兵讨伐,于是海内争着以战争相侵夺了。后来韩、赵、魏三家终于分晋,田和也灭掉齐国,夺取了君位,六国的强盛从此时开始。彼此努力讲求加强兵力,吞并敌国,使用的是诈谋诡计,而纵横短长之术因此兴起。矫称诈说不断产生,虽立下盟誓却不遵守,即使设置人质并且立了信符,也还是没有约束的力量。秦起先是个小国,又处在偏僻的西边,中原的国家对它抱着排斥的态度,把它与戎、翟同样看待。到了秦献公以后,在诸侯中间国力总是最强大。说起秦国的德义,比鲁、卫的暴戾无道都还不如,比较秦国的兵力,也不如三晋强大,但是秦国终于吞并天下,这并不一定取决于地理形势的险要

,实在说起来,似乎是上天的有意帮助使然。

  有人说:"东方是日出的方向,所以象征物的刚刚生出来;西方是日落的方向,所以象征物的成熟。"开创事业一定是在东南方,收取成果一定是在西北方。因此大禹从西羌兴起,商汤在亳地壮大。周朝的君临天下,是由丰镐起兵伐殷;秦国的称帝,是以雍州为根据地;而汉朝的隆兴,是从蜀汉发迹。

  秦国统一天下以后,烧毁全国的《诗》、《书》,对于诸侯各国的史记,焚毁尤其彻底,因为其中颇有讥刺秦国的文辞。后来《诗》、《书》能够再现人间,是由于民家多藏有其书;而各国的史记只藏在周室,因此全部被毁灭,可惜啊!可惜啊!单剩下《秦记》,上面又不记载年月,文辞也疏略不完备。然而战国时代的权变政治也很有可以采用的地方,何必一定要引据上古的情况。秦国的取得天下,虽然多用暴力手段,但是时代已经改变,与古时不同,秦国创法革新,成效却极宏大。古书上说"要效法后王",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后王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相接近,风俗的改变不太远,议论低下而容易实行。一般学者受到先王仁义之说的影响,看到秦朝在帝位的日子短,不去考察秦朝所以兴起和灭亡的原因,就拿秦以暴力取天下一事来讥笑它,不敢谈论秦朝的法制,这就好比用耳朵吃饭不能知味一样,可悲啊!

  我于是根据《秦记》,继《春秋》之后,用表来排比说明六国时代的事迹。从周元王开始,到秦二世为止,共二百七十年的时间,把我所知道的各国兴亡的情况记载下来,让后代的君子,可以阅览参考。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白话史记(上)》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