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2:39
呢?"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我们的用武之地呀!"
这时候,邓肯号正以无比的速度在威斯普厅和麦哲轮等名人走过的航道上疾驶着.9月15日它越过冬至线,船头转向那着名的麦哲轮海峡的入口.有好几次巴塔戈尼亚的南部海岸可以望见了,但是只象一条线,隐隐约约地在天边.船在6公里以外沿着这带海岸南下,就是用巴加内尔那具大望远镜望那美洲海岸,也只能叫人看见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
9月25日,邓肯号航行到与麦哲轮海峡同纬度的地方.它毫不迟疑地驶进去了.一般说来,汽船都乐意由这条路线开到太平洋.海峡的正确长度不过700公里,到处是深水,最大吨位的船只,就是靠航行都可以.海底平坦,淡水站林立,内河很多,盛产鱼类,森林里也充满了猎品,安全而便利的停泊站到处都有.总之,这海峡具有很多优点,这些优点都是勒美尔海峡和合恩角所没有的.
进海峡航行的最初几小时,就是说在头110至148公里的航程中,直到抵达格利高里角以前,海岸都是平的,多沙的.雅克巴加内尔的眼睛不放过海峡的任何一点.在海峡内要航行36小时,两岸移动的景色值得这位学者在南半球灿烂的阳光下耐心观赏.北岸没有人烟,南边火地的光秃岩石上有几个可怜的火地人在游荡.巴加内尔并没有看到巴塔戈尼亚人,这使他大为失望,而他的同伴却很开心.
"巴塔戈尼亚没有巴塔戈尼亚人,就不是巴塔戈尼亚了."他说.
"别着急呀,我敬爱的地理学家,我们总会见到巴塔戈尼亚人的."爵士说.
"还说不定."
"为什么呢?巴塔戈尼亚人是有的呀."海轮夫人说.
"我很怀疑,夫人,因为我看不到他们."
"至少,巴塔戈尼亚这名字是从西班牙文‘巴塔拱(patagon)来的,‘巴塔拱’的意思是‘大脚’!巴塔戈尼亚人既被称为大脚;总不会完全出于想象吧?""哎!名字是无关紧要的."巴加内尔回答,他好象故意固执已见要引起争论,"而且人家不晓得这些人究意应该叫什么名字!""岂有此理!"哥利纳帆叫了起来,"少校,你晓得吗?""我不晓得,我没有那么大兴趣要晓得的!"巴加内尔又说,"这地方的人被称为巴塔戈尼亚人,是麦哲轮给他们命名的,而火地人却称他们为提尔门人,智利人称他们为高卡惠人,卡门地方的移民称他们为提尔门人,阿罗加尼亚人称他们惠立什人,旅行家波根维尔称他们为寿哈,法尔克纳称他们为特惠尔黑特!他们自己又以依纳肯自称,‘依纳肯’是‘人’的通名呀!我请问你们,这样多的名称我们怎么搞得清楚!而且一个民族有这样多的名称,是否真有这个民族还成问题!""好一套大议论!"夫人说.
"我们姑且承认他这套议论,不过,我想你总不能不承认一个事实:巴塔戈尼亚人的名称应该有问题,他们的身材高矮至少是大家确认的吧!"爵士对地理学家说.
"这种错误的看法我永远不能承认."巴加内尔回答.
"他们的身材是很高的呀."爵士说.
"这我不知道."
"你太那个了."爵士叫了起来,"亲眼看见这些巴塔戈尼亚人的旅行家们……""亲眼看见这些巴塔戈尼亚人的旅行家们说法都不一致,麦哲轮说他的头还达不到巴塔戈尼亚人的腰带!"地理学家回答.
"这不是证明他们很高吗?!"
"是呀,但是德勒克认为普通的英国人比最高的巴塔戈尼亚人还高.""啊!拿英国人比是可能的."少校用鄙视的口气反驳,"如果拿苏格兰人来比就不高了!""加文地施肯定他们又高大又强壮."巴加内尔又说."霍金斯说他们是巨人.勒美尔和束增说他们高3.3米.""这不就好了吗?这些人的话都靠得住的呀."爵士说.
"是的,但是伍德、那波罗和法尔克纳的话也同样是靠住的啊,他们说巴塔戈尼亚人是中等身材,那位着名的地理学家拜轮拉吉罗德、波根维尔、瓦立斯和卡特来,都确认巴塔戈尼亚人高1.6米多.""那么,在这些互相矛盾的说法中,哪一个是真实的呢?"海轮夫人问.
"真实么,夫人?"巴加内尔说,"真实应该是这样:巴塔戈尼亚人退短,上身长.所以有人开玩笑说:那些巴塔戈尼亚人坐着有1.8米高,站着只有1.5米高.""好啊!我亲爱的学者,这话说得太妙了!"爵士说.
"更好的是他们这些人并不存在,这样,各种矛盾都统一起来了.现在为了结束这场论战,朋友们,我要补充一句使大家宽心的话:麦哲轮海峡漂亮极了,就是没有巴塔戈尼亚人也是够漂亮的!"这时,邓肯号正环绕着不轮瑞克半岛航行,两边风景非常好.它绕过格利高里角后又行了130公里,把奔德,亚利拿大牢狱丢在右舷之外了.有一阵子,智利的国旗和教堂的钟楼出现在树林中.这时,海峡两边突起了花岗石的峭岩,看了有些怕人.许多山的山脚在无边的森林中隐藏着,头上铺着常年不化的积雪,直伸到云霄里.西南面,塔匀恩峰高2100米,矗立在空际.夜幕降临了,黄昏的时间很长.阳光不知不觉地融化成多种柔和的色彩.天上布满了星星.南极的星座给航海者指示着道路.在这一片朦胧中,星光代替着文明海岸上的灯塔.游船没有在沿途的港湾里抛锚过,大胆地继续它的航程.有时,它的帆架掠过那俯临在波澜上的南极榉(一种落叶乔木)的枝梢;有时,它的螺旋桨拍着大河的水波,惊醒了雁鹅,凫鸭,鸥鹬,以及那沼泽里的各种鸟类.不久,许多断墙残壁出现了,几座倒塌了的建筑物在夜景中望去显得格外庞大,这都是一片废弃了的殖民地残留下来的凄凉遗迹.这片殖民地的名字永远是向那一带肥沃的海岸和猎品丰富的森林表示抗议的.邓肯号这时正在饥饿港前面航行.
就在这地方,西班牙人萨蒙多于1581年带了400名移民到这里住下来.他在这里建立了圣腓浦城.过了几年,移民死了大半,加上闹荒,把熬过寒冬的人又饿死了.1587年战船加文地施号来到这里,发现了那400条可怜虫中的最后一个,他在这具有600年历史的古城的废墟上挣扎了6年,当时正饿得要死呢.
邓肯号沿着这荒凉的海岸前进.日出时,它在这重要的峡中航行着,两岸是榉树、榛树、枫树等交错组成的森林,林间冒出许多青葱的圆岭、许多长着茂盛的金雀花的土丘和许多尖尖的山峰,其中还高高矗立着布克兰纪念塔.邓肯号又经过圣尼古拉湾口,这个湾原是由波根维尔命名为"法国人湾"的.远处,有大群的海豹和鲸鱼在游戏,鲸鱼似乎很巨大,因为3公里外就可以看到它们喷出的水柱.最后,船绕过佛罗瓦德角,在角上密布着尖尖的残冰,海峡的对岸,在火地上,耸立着2000米高的萨眠多峰,那是一片惊险的岩石,象带子一样的云层把它们分隔开了,看上去活象是空中群岛.美洲大陆到了佛罗瓦湾角真正是到了尽头,因为合恩角不过是南纬56度下荒海中的一座岩石而已.
这尖端一过,海峡就变窄了,一边是不轮瑞克半岛,另一边是德索拉西翁岛,这德索拉西翁岛是一个长形岛,两边有成千的小岛环抱着,就象一条大鲸鱼落在一片鹅卵石滩上一样.南美洲的末端是这样的支离破碎,与非洲大洋洲和印度那些整齐清晰的尖端相比,是多么不同啊!伸入大西洋之间的一个大土角,当年不知是一场什么天灾把它捣得这样破碎.
在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之后,是连绵不断的光秃的海岸,看上去十分荒凉.海岸被许许多多支流啮成了月牙形.邓肯号就顺着那条任意曲折的航道转弯抹角地前进着,不犯一点错误,也不迟疑一下,沿途把一团团的浓烟掺杂到被冲破的海雾中间.这一带荒芜的海岸上,有些西班牙人的商行,邓肯号从那些商行前面经过,并没减低它的速度.过了塔马尔角,峡道转弯了,游船有旋转的余地了,它转过了那波罗群岛的陡峭海岸,靠近南岸航行,最后在入港航行36小时之后,它望见了皮拉尔角的峭岩突然崛起在德索拉西翁岛的最末端.一片波光鳞鳞的大海,展现船的面前.巴加内尔十分激动,挥动着手,爇情地欢呼着,差点站不稳了.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