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3日 20:05
薄破烂的灾民们捧着巴掌大的瓷碗喝米粥,大家紧紧靠坐一堆,神情里布满了悲伤与绝望的色彩。
消息传到皇城时,又过了几日。
报国寺大殿内,年嫣一身碧蓝千水裙跪于佛像前的蒲团上,头戴蓝宝石排串步摇相映成辉,四周青烟缭绕,手中捧着三柱香闭眸凝神,口中默默念着什么,神情诚恳专注。红袖挎着竹篮站在一旁,目光打量着进寺上香的百姓,进来的人们虽络绎不绝,但却都是顶着一张悲伤沉闷的面孔,来来往往多是妇孺,她们或求亲友平安,或求父母安康,总而言之几乎全是因为齐州水灾所以才来寺中进香祈福的。
寺中住持站在香案前敲着木鱼,一袭黄色袈裟衬着案台上的袅袅青烟,嘴里念着常人听不懂的经文。
或许,她也该给佛主上柱香,让他保佑将军和戚翰早日归来。
缓缓睁开双眸,眼中平淡如水的光芒微微闪动,落落起身,随及上前将香插入三角铜炉中。
“听说了吗?大将军一到齐州便开仓施米,部下兵士们也在大兴土木搭建临住屋舍,大将军行动迅猛安排有章。此回齐州,算是得救了。”一名四十好几的妇人挽着一篮香烛上前,一双布满青沉的眼眸下唇角微扬,朝着另一名同行的妇人赞叹。
“是啊!消息都传开了,看来还是大将军厉害。”另一人勉强一笑,眼中的浓愁仍是散不开。
“那可不是”
那妇人缓心一笑,随及从住持那儿取了三柱清香跪到了蒲团上,眸光瞄到右上方正盯着自己的年嫣,视线瞬间一惊。
世上竟会有这般貌美的女子?
心下想着,脸上一红,便也惭愧得低下了头。
“愿佛主保佑信女远在齐州的父母兄长,能平平安安长寿安康,早日捎信来报平安。”另一人因一直未得亲人消息,遂满心担忧顾不及其它,待一跪下便闭眸轻声念着。话毕,又捧着香拜了三拜。
“大将军果然厉害,小姐我们走吧!”红袖上前扶起年嫣的手,便也望着她由衷赞叹。
轻轻颌首,便也随着红袖离开了寺中大殿。
明月早已等候在外,如今眼见二人出来,连忙捧着件红色披风迎了过去。
“跪了许久,夫人可有不适?”寺中上香的人太多,所以她依了寺中师傅的话,在外等候。刚刚一直在外看着,也见着年嫣跪在佛像前诚心诚意的背影,只是如今她身子大了,站得久都会累,更何况还是跪着。
“无事”抬眸望了眼晴朗的天空,淡淡一句仿若寺中飘出的青烟,转眼便被凉风吹散。
“今已入寒冬,天气愈渐寒凉,夫人把披风系上吧!”说着,明月将手中一直捧在手心里的披风递了过去。
红袖浅笑着接过,夸了句明月细心,便也径直往年嫣身后披去。
来来往往进香的人们经过殿前,不由多看了几眼。
出了报国寺,守在软轿旁的邱管家见到她们立刻身躯一震,其他几名轿夫也立刻挺直了腰杆,点头弯腰向着几人打招呼。
“等等~”轻浅一声,打断了几人欲扶她上轿的动作。
年嫣回眸,朝着路边望去。
果然,一幅写了苍劲大字的幡子迎着山风飘荡,底下坐着的老先生依旧一袭青衫长袍,眸光透着神秘和深遂。
眼见年嫣等人走近,那老先生双眼一眯,坐着打招呼道“许久不见,小姐别来无恙?”
“难为老先生还记得小女”
浅淡一笑,年嫣欠身坐到桌前的圆凳上,目光落到对面那人面目上,便也浅声说出来意。
“劳烦老先生,替小女远行的夫君卜一卦。”
唇角的笑意溢了出来,老先生抚着腮边花白的胡须,目光在年嫣面庞上默默打量,最终沉吟一刻,便也平淡道“尊夫洪福齐天,吉人自有天相。”
眸光颤动一瞬,年嫣眉眼俱笑,随及吩咐一旁的明月付钱。
众人听了老先生的话自然也是高兴,可正当明月高高兴兴的掏出一锭纹银,那老头却浅笑着摇头。
“老朽只替有缘人占卜,夫人既与老朽有缘,那老朽便再送夫人一句。”斜飞入鬓的眉毛随着山风浮动不安,他转眸睨着年嫣,手抚长须,目光里透着令人看不懂的光芒。
“如今宜好团圆日,莫教琵琶向别船。”
闻言,年嫣与明月同时沉眸,红袖在一旁细细想了一阵,体会到当中含意,不禁侧眸一脸惴惴不安的望向了年嫣。
“多谢老先生好意。”微微欠身,年嫣礼数周全。
“夫人慢走”长袖一挥,便做出请客的姿态。
明月扶着年嫣往轿旁走去,两人面色平和不见喜怒,慢一步的红袖暗自琢磨,明显的心生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