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年10月07日 08:36
之人,即便是奔波于腊月严寒穿梭在街巷车马,也一定要找到那契合内心意境的好酒来。
白衣公子端坐阁中,遥看庭树飞花,舍外青竹,静等贵人来。不知这京城贵人是谁……竟令严苛的祖父解除了他的软禁命他虚席以待。
他尚自思索,脚步声近,贵人已来。我褪下大袍,身量纤长,与他同着白衣,眉眼清澈,笑意延开。世上识人之术多样,衣着识人、以声辨人者并不少见,但若想记住这薛家小公子,只需记住一双狭长的眼,明明玄黑如墨,却明净得不染尘俗,给人以无端的安静。
“扬州薛瑜,有幸拜至。”这一拜谦逊有礼,不愧为千年世家公子的君子之礼,云纹白袖翻飞轻落。
“长安白颜,在有幸拜至之前,先为薛兄引见一位故人。”我身形一转,一位黄衫少女兀自走出,模样乖巧,小鹿般黝黑的眼神正直直看着薛瑜。
“这位姑娘是……”模样面善,却始终想不起来。
“长安七月七,五花马,千金裘,不如陪君一醉,方生方死。”
这一句,如泛黄的画,枯藤枝桠,声色犬马,刹那浮现。
“宛如妹妹……”薛瑜这才如梦初醒。
两年前,长安的七月七,公子王孙、帝姬闺秀云集长安,斗诗品茶,踏青游湖,可谓盛事。然而在那样繁华的矫饰下仍有击入人心的小插曲,两年以后,该忘的人都忘了,该记得的人仍然记得。只是当年面色凄凄、流落在外的小私生女,如今长成了这般幸福可爱的少女,若父亲泉下有知,必定欣慰。
“多谢公子相救。”薛瑜对我郑重一揖,含了敬重之意。
“当日说好同醉,今日颜便带了好酒来与君酬酢。”我随即拿出几个酒瓶来,依序摆放于案几,“听闻薛兄欲入佛门,今日便当最后一醉。”
“自当从命。”
沉沉的云压在扬州城的上空,凶残的北风也从不手下留情。纵是窗外天寒地冻,秦淮两岸人声鼎沸、觥筹交错、美姬风流。而薛府之内暖阁之中,两位白衣公子相对而饮,黄衫少女静静倒酒,拟把疏狂图一醉,亦是美态。
“这般若酒……亦是从佛门而来……取圣花白莲而酿,味辣香甘,不知薛兄是否喜欢……”我面呈醉态,却目光清明。
“薛某不才……对佛家不甚了解……只知……佛,能忘情……”薛瑜目光渐渐迷茫起来。
“……忘情?”
“不但能忘情,亦能赎罪……生,是空,死,是空,我再坚持也是空……”他眼色顿时凄婉如雪,“公子可知世间第一美酒情丝绕……再冰雪的人亦会沉迷……”
“谁说……逃避能赎罪……”
“不然怎样才能……”薛瑜语气急了起来,脸色仍是不正常的红。
“山人自有妙计。”
一只黑色信鸽自暗夜里扑棱的飞了进来,收合的双翅盛着黑夜里秦淮河两畔绽放的礼花和恩客放肆的言话。我看了眼醉倒的薛瑜,侧身缓缓展开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