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1:19
住!对于这些事情我们也管不了多久,因为生命即在须臾。但是何必抱怨一般事物的乖戾呢?如果这是自然的意旨,要欣赏它们,不要认为对你是困苦。如果它们违反自然的意旨,寻找合于你自己本性的事,奋力以趋,纵然那不能给你带来美誉。每个人追求于他自己有益之事,是可以谅解的。
17
想一想每样东西是从哪里来的,由什么构成的,将变为什么,已变之后成为什么东西,并且它不会受什么损失。
人的灵魂也是从神那里放射出来的,而且早晚还要回到那里去。主宰一切的神圣原则即是使一切事物为了全体的利益而合作,人的至善的理想即是有意识地为了共同利益而与天神合作。
--梁实秋批注
18
第一:考虑一下你与人类的关系,我们生到世上原是为了彼此互助;从另一观点来看,我来到世上已君临众庶,有如羊群中之牡羊,牛群中之牡牛。先从这一前提设想:如果不是一盘散漫的原子,那么必是有主宰一切的自然。如后者是,那么较低级的乃是为了较高级的而存在,较高级的乃是为了其中彼此而存在。
第二:在用餐时、在睡卧时,以及在其他的场合,他们是何等样人?尤其是他们在思想上,自甘屈服于什么样的宗旨,所作所为令他们自己如何地自鸣得意?
第三:如果他们在这事上做得对,我们无需发怒;如果不对,显然地不是出自他们的本心,只是出于无知。每一个灵魂都不会自甘情愿地放弃真理,同样的也不会自甘情愿地失去公正待人的能力。无论如何,这种人不甘心被人称为不公正、冷酷无情、贪婪无厌,简言之,害群之马。
第四:你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常犯错误,如果有某种错误并未犯,你未尝没有犯那错误的倾向,只是由于怯懦、爱惜名誉或其他卑鄙的考虑而没有犯错罢了。
第五:你尚未证明他们是做错了事,因为有许多事是为了“权宜之计”而做的。一般而论,一个人在给别人的行为下“正确判断”之前,必须要弄清楚许多事。
第六:勃然大怒甚至是不耐烦时,要想想人生是短暂的,不久之后我们将同归于尽。
第七:实际上使我们恼怒的,并不是人们的行为--那些行为属于“他们的”理性的领域--而是我们对这些行为的看法。铲除那种看法,放弃把这行为视为灾祸的结论,你的恼怒便不复存在。如何铲除那种看法呢?须知别人的行为,并不能成为我们的耻辱。因为除非耻辱是唯一的罪过,你也不可避免地要犯许多错误,变成为一个强盗以及其他。
第八:要想一想,我们对这样的行为所发生的愤怒与烦恼,比那引起我们的愤怒与烦恼之行为的本身,其后果要严重得多。
第九:和气是不可抵御的,只要是诚恳的,不是假装笑脸,不是戴假面具。顶凶暴的人能对你怎么样呢?如果你一直地对他和和气气,乘机委婉地劝他,在他正预备伤害你的时候,静静地纠正他说:“不可,我的孩子,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做这样事的。我不会受到什么伤害,你是在伤害你自己,我的孩子。”巧妙地泛泛地令他明白情形确是如此,蜜蜂或任何有合群的本能的动物都还会这样做。但是你不可带有讥嘲或谴责的口吻,要亲爱精诚,不含丝毫敌意,不可像是教训,亦不可有意卖弄给旁观的人看,而好像他是独自在那里,虽然有人在场。
仔细想想这九条规律,要把它们当做天神的赠予看待,趁你一息尚存之际赶快开始做人。要注意!对人发怒固然不好,同样的亦不可奉承人,二者都不合于群性而且会导致损害。怒气将被诱发时,应作如是想:发怒不是丈夫气概,和蔼的性格较合于人性,亦较富于男性气质。是和蔼的人,不是易于发怒和易于抱怨的人,秉赋有力量、胆量与勇气。一个人越近于宁静,越近于强有力。悲哀是一种脆弱,愤怒也是。二者皆能使人受伤,皆能令人崩溃。
如果你愿意,请从九位艺术之神的魁首阿波罗接受第十项赠予,那便是:“希望坏人不做错事乃是疯狂”;因为那乃是希求不可能之事。容忍他们对别人胡作非为,却希冀他们不对你胡作非为,那乃是冷酷而残暴。
19
你须不断地注意理性上的四种变态,一经发现,便须完全弃绝;在每一情形之下,这样地对你自己说:“这个想法是不必要的;这是要摧毁人的好关系的;这不可能是由心里说出的真话。”--不是从心里说出的话,这不是名词的矛盾是什么呢?--第四种情形便是自怨自艾,这等于是承认:你的神圣的部分已屈服于那卑劣凡俗的肉体及其粗拙的乐趣。
20
你的灵魂以及你体内所含有的一切的火的部分,其本性是上升的,但是为了遵从宇宙的体系却被牢牢地关在你的躯壳里,停留在人世间。你身中整个粗陋的部分以及潮湿的部分,虽然其本性是下降的,却还挺立着,占据着一个不合它们本性的位置。所有的元素都是在服从整体、严守岗位,直到最后号角响时解除它们的任务。
只有你的理智的部分不安于位,叫嚣反抗,这不是怪事吗?除了必须适于它的本性以外,并无任何东西缚着它;但是它不服贴,它采取相反的路。对于不公正的放肆的行为之每一倾向,对于愤怒、悲哀与恐惧之每一倾向,都表示出一个人之背反了自然本性。是的,一个人的理性如果为了任何遭遇而感觉烦恼,那时节它便是放弃了岗位。因为一个人拥有理性,不仅是为了公道,也是为了虔敬,为了给神明服务。所谓虔诚服务,实即包括在真正的乐群精神之中,其重要且在行为公正之上。
21
人生目标不能终身不变的人,他本人便不能终身不变。这样说还不够,还要补充说明:那目标应该是怎样的目标?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好的一切事物,大家的意见未必一致,只是与公众利益有关的特殊事项才能获大家一致支持,所以我们也必须把公共利益悬为我们的目标。一切个人努力趋向于这一目标者,他的行为一定是步履齐一,而且永久不变。
22
不要忘记城里老鼠与乡下老鼠的故事,以及后者之惊吓恐慌。
23
苏格拉底曾戏称民众的意见为“妖精”,吓孩子的鬼怪。
24
斯巴达人在公共仪式中总是有荫凉的座位派给来宾,自己随便坐在哪里。
25
苏格拉底拒绝波狄卡斯的邀请到他宫里去,他说:“我不肯死得不体面。”那意思是说我不肯接受恩宠而无法报答。
26
伊菲索斯人的作品里记载着一则劝告,要经常怀想一位道德高尚的古人。
27
看,皮塔哥拉斯派哲学家们说:“早晨起来看看天,以便怀想天上的星辰,如何永久地循着同一轨道,同样地完成他们的工作,他们的有秩序的体系,他们的纯洁,他们的赤裸。”因为一颗星是没有面幕的。
28
赞蒂碧拿走了苏格拉底的外套,想一想裹着羊皮袄的苏格拉底是什么样子,当他的友人见如此着装而羞惭地离去时,想一想他对他们所说的话。
29
在读书与写作上,在指点别人之前,先要学习接受别人的指点。在生活上格外需要如此。
30
作为一个奴隶:推究事理不适合你。
31
……我的内心在欢笑。
32
他们将谴责德行,对她说苛刻的言辞。
33
只有疯人才在冬天寻找无花果。无力再育却寻求子嗣者同此。
34埃皮克提图说:“一个人亲昵地吻着他的孩子时,应该在心里低声说:也许明天你会死掉的。”这话好不吉利!“不!”他说,“凡表示自然程序者,均不得视为不祥之兆。否则谈起谷穗之刈获,也可视为不祥之兆。”
35
生葡萄,熟葡萄,干葡萄--在每一阶段里我们有一种变化,不是变化到乌有,而是变化到一个尚未实现的境界。
36
听埃皮克提图说:“没有人能夺去我们的意志。”
37
他又说:“我们表示同意须有一套原则,在行动方面须要注意顾虑到环境条件,须要不损及邻人的利益;须要有相当的价值。我们必须完全克制欲望,对于我们不能控制的事不必规避。”
38
他又说:“所要解决的并非等闲之事,乃是我们要不要做一个头脑清醒的人。”
39
苏格拉底常说:“你想要什么?理性动物的灵魂还是无理性动物的灵魂?理性动物的灵魂。哪一种理性的动物?健全的还是邪恶的?健全的。那么为何不努力追求呢?因为我们已经有了。那么为何还要打闹争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