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1:17
不懂佛法的人说,出家人清闲,或说出家人寄生消费,都不对。真 正出家并不如此,应该并不清闲而繁忙,不是消耗而能报施主之恩。
(二)吃素。我们中国佛教徒,特别重视素食,所以学佛的人,每以为学佛就要吃素还 不能断肉食的,就会说:看看日本、锡兰、缅甸、泰国,或者我国的西藏、蒙古的佛教 徒,不要说在家信徒,连出家人也都是肉食的,你能说他们不学佛、不是佛教徒吗?不 要误会学佛就得吃素、不能吃素就不能学佛,学佛与吃素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一般人看 到有些学佛的,没有学到什么,只学会吃素,家庭里的父母兄弟儿女感觉讨厌,以为素 食太麻烦。其实学佛的人,应该这样,学佛后,先要了解佛教的道理,在家庭社会,依 照佛理做去,使自己的德行好,心里清净,使家庭中其他的人,觉得你在没学佛以前贪 心大,嗔心很重,缺乏责任心与慈爱心,学佛后一切都变了,贪心淡,嗔恚薄,对人慈 爱,做事更负责,使人觉得学佛在家庭社会上的好处,那时候要素食,家里的人不但不 反对,反而生起同情心,渐渐跟你学,如一学佛就学吃素,不学别的,一定会发生障碍 ,引起讥嫌。
虽然学佛的人,不一定吃素,但吃素确是中国佛教良好的德行,值得提倡。佛教说素食 可以养慈悲心,不忍杀害众生的命,不忍吃动物的血肉,不但减少杀生业障,而且对人 类苦痛的同情心会增长。大乘佛法特别提倡素食,说素食对长养慈悲心有很大的功德。 所以吃素而不能长养慈悲心,只是消极的戒杀,那还近于小乘呢!
以世间法来说,素食的利益极大,较经济,营养价值也高,可以减少病痛,现在世界上 ,有国际素食会的组织,无论何人,凡是喜欢素食都可以参加,可见素食是件好事,学 佛的人更应该提倡,但必须注意的,就是不要把学佛的标准提得太高,认为学佛就非吃 素不可。遇到学佛的人就会问:有吃素吗?为什么学佛这么久,还不吃素呢?这样把学 佛与素食合一,对于弘扬佛法是有碍的。
三、对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不明白其中的 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问题很多,现在简单的说到下面几种:
(一)礼佛。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 信,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是人而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佛的人, 这是我们皈依处,是我们的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有所表示,好像恭敬父母必须有礼 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对他表示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盘 了,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 雕刻他们的形象,作为恭敬礼拜的对象,因为这是表示佛菩萨的形象,我们才要恭敬礼 拜他,并不因为他是纸、土、木、石。如我们敬爱我们的国家,要怎样表示尊敬呢?用 颜色布做成国旗,当升旗的时候,恭恭敬敬向国旗行礼,我们能否说这是迷信的行为? 天主教也有像,基督教虽没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为敬礼的对象,有的还跪下祷告, 这与拜佛有何差别呢?说佛教礼佛为拜偶像,这是西洋神教徒对我们礼佛的意义不够理 解。
至于香、花、灯烛呢?佛在世时,在印度是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的,灯烛是表示光明, 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洁,信佛礼佛,一方面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以表示虔敬,一方面即 表示从佛得到光明清净,并不是献花烧香,使佛闻得香味,点灯点烛佛才能看到一切, 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还不是用这些东西吗?这本是一般宗教的共同仪式。礼佛要 恭敬虔诚,礼佛的时候,要观想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东想西,或者讲话, 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礼佛的意义。
(二)礼忏。佛教徒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误以为迷信。不知道“忏” 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作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 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的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 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 自己的业障。佛法有礼忏的法门,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 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地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会忏悔要怎么办呢?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句念诵,口诵 心思,也就是知道里面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了。忏仪中教我们怎样的礼佛,求佛菩 萨慈悲加护,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杀生、偷盗、邪淫等的不是,一心发愿改往修来, 这些都是过去祖师们教我们忏悔的仪规(耶教也有耶稣示范的祷告文),但主要还是要 从心里发出真切的悔改心。
有些人,连现成的仪规也不会念诵,就请出家人领导着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忏悔,专 门请出家人来为自己礼忏了,有的父母眷属去世了为要藉三宝的恩威,来消除父母眷属 的罪业,也请出家人来礼忏,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为了铺排门面, 为了民间风俗,只是费几个钱,请几个出家人来礼忏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 自己毫无忏悔恳切的诚意,那是失掉忏礼的意义了。
佛教到了后来,忏悔的意义模糊了。学佛的自己不忏,事无大小都请出家人,弄得出家 人为了佛事忙,今天为这家礼忏,明天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佛事为唯一事 业;出家人主要事业,放弃不管,这难怪佛教要衰败了。所以忏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 己真真切切的忏悔,甚至是一小时的忏悔,也是超过请了许多人,做几天佛事的功德, 了解这个道理,如对父母要尽儿女的孝心,那么为自己父母礼忏的功德很大。因为血缘 相通,关系密切的缘故。不要把礼忏、做功德,当作出家人的职业,这不但毫无好处, 只有增加世俗的毁谤与误会。
(三)课诵。学佛的人,在早晚诵经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课诵。基督教早晚及饮食时候 有祷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诵经,这种宗教行仪,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为了这件事 情,有几位问我,不学佛还好,一学佛问题就大了,我的母亲早上晚上一做功课,就要 一两个钟头,如学佛的都这样,家里的事情简直没有办法推动了,在一部分的居士间, 确有这种情形,使人误会佛教为老年有闲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学。其实,早晚课诵, 并不是一定诵什么经,念什么佛,也不一定诵持多久,可以随心所欲依实际情形而定时 间,主要的须称念三皈依,十愿也是重要的。日本从中国传去的佛教,净土宗、天台宗 、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课,简要而不费多少时间,这还是唐宋时代的佛教情况。我们 中国近代的课诵,一、是丛林所用的,丛林住了几百人,集合一次就须费好长时间,为 适应这特殊环境所以课诵较长;二、元明以来佛教趋向混合,于是编集的课诵仪规,具 备各种内容,适合不同宗派的修学。其实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从前印度大乘行人 ,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时间短些不要紧,次数不妨增多,终之学佛,不只是念诵仪规, 在家学佛,绝不可因功课繁长而影响家庭的工作。
(四)烧纸。古代中国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享用。后来为了简省就 改用纸来代替,到后代做成钱,元宝、钞票,甚至于扎房子、汽车来焚化,这些都是古 代传来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
这些事情,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自己饮食,想到父母祖 先,自己住屋穿衣,想到祖先,不忘记父祖的恩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佛教传来中国 ,适应中国,方便的与念经礼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为大事”及“厚葬”的风 气下,不免铺张浪费,烧得越多越好,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评,而佛教也被认为迷信 浪费了。佛教徒明白这个意义,最好不要烧纸箔等,佛教里并没有这些。
如果为了要纪念先人,象征的少烧一点,不要拿到寺庙里去烧,免得佛教为我们受罪。
(五)抽签,问卜扶乩。有些佛寺中,有抽签、问卜甚至有扶乩等举动,引起社会的的 讥嫌,指为迷信。其实纯正的佛教,不容许此种行为(有没有效验,是另外一件事)。 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在作有恶业,绝不能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 .修善得善果,作恶将来避不了恶报,要得到善的果报,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佛弟 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如法合理地做去,绝不使用投机取巧的下劣作风。这几 样都与佛教无关,佛弟子真的信仰佛教,应绝对避免这些低级的宗教行为。
四、由于佛教现况而来的误解
一般中国人,不明了佛教,不明了佛教国际的情形,专以中国佛教的现况,随便批评佛 教。下面便是常听到两种:
(一)信仰佛教的国家就会衰亡。他们以为印度是因信佛才亡国,他们要求中国富强, 于是武断地认为不能信仰佛教,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研究过佛教历史的都知道,过去印 度最强盛时代,便是佛教最兴盛时代,那时候,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一印度,把佛教传 播到全世界。后来婆罗门教复兴,摧残佛教,印度也就日见纷乱。当印度为回教及大英 帝国灭亡时,佛教已经衰败甚至没有了。中国历史上,也有这种实例。现在称华侨为唐 人、中国为唐山,就可见到中国唐朝国势的强盛,那个时候,恰是佛教最兴盛的时代。 唐武宗破坏佛教,也就是唐代衰落了。唐以后,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都崇信佛教 ,也就是宋朝兴盛的时期。明太祖本身是出过家的,太宗也非常信佛,不都是政治修明 ,国力隆盛的时代吗?日本现在虽然失败了,但在明治维新之后挤入世界强国之列,他 们大都是信奉佛教的,信佛谁说能使国家衰弱?所以从历史看来国势强盛时代正是佛教 兴盛的时代。为什么希望现代的中国富强,而反对提倡佛教呢?
(二)佛教对社会没有益处。近代中国人士,看到天主教、基督教办有学校、医院等, 而佛教少有举办,就认为佛教是消极,不做有利社会的事业,与社会无益。这是错误的 论调,最多只能说,近代中国佛教徒不努力,不尽责,绝不是佛教要我们不做。过去的 中国佛教,也办有慈善事业,现代的日本佛教徒,办大学、中学等很多,出家人也多有 任大学与中学的校长与教授,慈善事业,也由寺院僧众来主办。特别在锡兰、缅甸、泰 国的佛教徒,都能与教育保持密切的关系,兼办慈善事业。所以不能说佛教不能给予社 会以实利,而只能说中国佛教徒没有尽了佛弟子的责任,应该多从这方面努力,才会更 合乎佛教救世的本意,使佛教发达起来。
中国一般人士,对于佛教的误解还多得很,今天所说的,是比较普遍的,希望大家知道 了这些意义,做一个有纯正信仰的佛教徒,至少也能够清除一下对佛教的误会,使纯正 佛教的本意发扬出来。否则看来信仰佛教极其虔诚,而实包含了种种错误,信得似是而 非,这也难怪社会的讥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