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年08月13日 22:59
赵母就在慈仁生日的后一天,还算安稳的去世了。还算安稳,至少许彤这样认为。
连着几日风雪,吹得人不敢出门。许彤带着两个孩子守着炭火,过了这大雪,总归是要出殡的,天气再冷,尸体也会腐烂,而且也不吉利。
嫁的时候是侧门进,葬的时候也并不风光。天寒地冻,许彤能做的也只是找人相了一块风水宝地,陪着两个孩子送奶奶最后一程。
冬天过了一半,便接近年关。东王没有在这个秋天篡位,那估计就要等到明年开春,只是各处边关扰乱不断,想想也是,人家又不过节。
这个年,赵家两场大丧,用不上办的多热闹,也只是度个年罢了。
许彤带着两个孩子,已经有了做娘的觉悟,正想着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事情却有了转机。
北冥来信,赵云将军已回到北冥城。
赵云心念复仇,对敌军主帅一路追赶,与部队走散,一直追到平图,才手起刀落报了不共戴天之仇。全城戒严之下,只能乔装打扮,等待时机出城。却因缘巧合寻到关于这次战事的线索头绪,索性借机刺探军情。
原来东王爷勾结商昭,允应好处,令商昭扰袭边关,借此消磨远东兵力。而且不止商昭,盛洪周边多个国家都收了东王爷的好处,暗中助推他的称帝之心。如此一来便耽搁了三四个月。
那日碎雪飘零,许彤穿着白袄披着鹅黄的斗篷,跨着御风立在城门前。赵云驾着绝尘,从一片白茫茫的雪雾中奔驰而来。
“你,回来了。”许彤白净的小脸冻得通红,樱唇轻启,忽然觉得所有的委屈都不算什么,人,回来就好。
“嗯。”赵云微微点头,许彤的信他都看过了,这些日子的事,也都听说了,自己一生都难还这份恩情。
两马奔驰,留下一路蹄痕,二人没入城,却先到赵母的墓前。
赵云跪在母亲墓前,泪落在雪里,儿不孝,回的太晚了。
许彤心疼,却不劝阻,像是自言自语“伯母是妾室,不能入祖坟,等不及你回来,我便找人相了风水葬在这了。”自作主张总是不好。
“谢谢你。”赵云沉着声言道,起身将在墓侧挖出一坑,将赵显荣的剑埋下。母亲,你便与父亲在此处长眠安好,不要再有牵挂。
二人一并回家,许彤先推开门,闻门声,两个小家伙飞也似的奔出来。慈仁跑得快直接抱住赵云大腿,哭喊着“爹爹。”幼卿却扑通摔在雪里,跪在地上哇哇大哭,不等后面追出来的女子去扶,许彤已上前将他抱起,抹净小脸,抱到赵云身边。
幼卿吱吱呀呀又是喊姨,又是叫爹的,小脸肉肉的极是讨人喜欢。
褪去一身风雪,几人围着火炉,炉子里是皇城里也少有的烙雪碳,半丝烟味也没有,本是为赵母特意准备的。
小屋里弥漫着红薯的香气,两个孩子吵闹着,许彤拿着钩子,扒拉着炭块,白瓷似的手腕上套着碧绿的镯子。小心扒好红薯,吹凉喂给两个不安分的小东西,水葱般的手指烫的有点发红,动作娴熟,像是一个习惯了这样冬天的母亲。
不管是镯子,许彤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还是屋子里的一切,赵云都看在眼里,给这样一个女子名分,是理所当然,也是心甘情愿的。
风雪大,两个孩子困得也早,剩下许彤与赵云围着火炉。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赵云向火炉里填了两块碳,盯着炉中的光温柔道。
这一天,许彤都话不多,只如往常一般,好似一直赵云都在,今日也并不特别,只是听了这一句,忽然,尘封的心裂解了。
放下手中的活计,抱在腿上,那些委屈又通通上了心头,连说话的声音都带着微微轻颤,像个小媳妇抱怨几个月来辛苦“你说不见就不见,留我一个人照顾老人,我哪会啊,一个劲咳嗽也不跟我说话。无情说只能续命,我就凭命的找药材,他又说虚不胜补,反反复复的。好不容易你娘跟我说几句话了,想孩子,我就接回来。刚有点盼头,你就断了联系,我又不敢说,找人模仿你写字,一面骗着老人,一面哄着孩子。我教小孩叫我姐姐,又不对,还要叫姨……”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语不成段,言词不清,只是许彤天生不会哭,否则齐雄怕是要多一条新河出来。
赵云沉默,难言半字,只是将许彤轻轻揽在怀里。枕在这个怀里,许彤觉得前所未有的满足,也许这就叫做苦尽甘来,合上目,享受自己的报偿,竟这样舒服的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