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0:13
靠的就是老子在本章中所论述的”以柔克刚“的策略。
在做讨债员之前,李成琼没有讨过债,但她知道讨债是件很难很难的事。
那年8月,她到某国有大型企业去讨债。她找到处长,听说是讨债的,处长根本不理她,只忙自己的事儿,她就坐在一边。
次日,她又去了。处长出去办事,她就坐在办公室等。11点多钟,处长热得满头大汗回来了。她赶紧倒了一杯凉开水双手递过去。处长看了她一眼,说:”你真有绵工夫。“说完,给她开了条子,30万元!
她第一次讨债,以柔克刚的策略就帮了她的大忙。
第二年,她遇到一笔难讨的款项,先后三次去催讨,都没有成功。
于是,她第四次上了那家公司的门。谁知那家公司的经理说:”要钱没有,命倒有一条!“
她说:”如果你真没钱,也就算了。但你这个人有头脑,又聪明,一定会经营,几年下来,这7万元你该翻了几番了吧?“
厂长听完笑了,说:”明天你来拿钱吧!“
李成琼就是用”以柔克刚“的策略,在讨债的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她为公司讨回欠款近5000万元,成为讨债明星,先后被评为市”巾帼英雄“和”劳动模范“。李成琼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柔“蕴含的巨大力量。
刚强的东西碰到柔弱的东西,往往拿它没有办法。利剑可以削铁如泥,可是却不能斩断水流;棍棒可以打碎玻璃,却不能打断一根绳子;老虎虽然凶猛,为百兽之王,却奈何不了一只苍蝇……
一位怒气冲天的用户写了一封”蓝信“——也就是一封对电话公司的服务不满、措辞严厉的投诉信——寄给电话公司。公司特地委派布鲁默前去调查情况,解决问题。
布鲁默刚一说出自己是电话公司的,那位顾客的脸色就马上变得很难看。布鲁默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位顾客火山一样爆发的怒气平息下去。顾客暴怒不已,嘴里满是抱怨的话,布鲁默只好站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他这样对自己说:我一句话也不说,让他尽情地说下去,我就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吧!
终于,顾客把那些埋怨电话公司的话说完了,然后,布鲁默说了一些安慰对方的话,当他说完之后,顾客的怒火就全消了。
顾客对布鲁默说:”小伙子,虽然我很不喜欢那混账的电话公司,不过你的态度很让我满意!“于是,布鲁默对他说:”谢谢你,可是如果你不说你已经对电话公司完全满意了的话,我是不能够回去的。“
”好吧,“顾客说,”我答应你,以后不再写信投诉你们公司了。这样好了吧?“
从这一事件中布鲁默认识到:当一个人要发泄他的愤怒的时候,最好是静静地听着,尽管让他去发泄。让他把大部分怨恨从语言中发泄完为止,这样,事情就差不多解决了。
所以,不管对方的怨言多么凶狠,能使他们平静下来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像布鲁默那样:静静地听着,让他独自去说个够,即使我们不能完全同意他,也得表示出我们能同情他。
”贵柔“是老子的基本观念之一。”柔“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它发挥出来的作用,在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可以说,发现”柔“的意义,是老子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 商海逍遥游 ■
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
无论多么刚强的东西,对于最柔弱的东西来说,都不过是一只纸老虎;最柔弱的东西能在最刚强的东西里往来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你看风多么柔弱,可是这天底下没有它进不去的缝隙。你看那水多么柔弱,可是这天底下就没有它滴不穿的石板;你看那绳子多么柔软,可是这天底下没有它锯不断的树木。
对于漂泊在茫茫商海中的商人或企业,尤其是实力相对弱小者来说,发挥”柔“的力量,运用”无有入无间“的功夫,当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于无形,在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相信下面这个故事定会对您有所启发。
春秋争霸,战事不断。宋国地处豫、鲁、皖交界处,是中原各国通往东南吴越的交通要道,可谓兵家必争之地,频遭战火。为了在大国争战的夹缝中求生存,宋国在对外政策上改变一度旗帜鲜明的做法,采取调和策略。
在宋国的撮合下,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西门外盟誓:”从此以后,晋楚不要以兵戎相见;必须同心同德,互相怜恤灾患。若有别的国家危害楚国,晋国要起兵讨伐;楚国对晋也是如此。两国应让聘使往来,使道路永不堵塞,并共同讨伐不朝周王的国家。谁背叛了这次盟誓,要受到神灵惩罚,国家灭亡。“宋国由此得到了三年的和平。
多年后,宋国再次在诸侯中发起停战运动。宋国先是向晋国表示:”战争向来使百姓遭到残害,使各国的经济蒙受损失,更是弱小国家的巨大灾难。对于休兵罢战的倡议,如果晋国不答应,楚国也势必会答应。到那时,楚国以此号召诸侯,晋国将势必失去盟主的地位。“晋国权衡利弊,便答应了宋国的请求。接着,宋国又争取到了楚国的大力支持。获得了晋、楚两国的支持后,齐国和秦国迫于形势,也先后同意休兵罢战。
随后,十几个诸侯国的卿大夫或君主在宋国会盟。此后,与会国之间罢战达十几年之久,晋、楚两个大国之间更是几十年内未发生军事冲突。宋国也因此避免了成为各大国交战之地。
宋国以柔弱之国发起停战倡议,发动和平攻势,成功地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求得生存。
在市场经济中,面对强手如林的市场环境,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从夹缝中冲出去,开拓市场,开辟新路,再展宏图,不失为一种高明的谋略。大连石油化工公司运用这一谋略,成功地打入国际石油市场。
那一年,国际市场需要润滑油基础油,大连石油化工公司看准这一行情,不惜工本,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出多种润滑油基础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后,名声大震。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激烈,油价下跌。面对危机,公司领导层决心带领公司从夹缝中冲出去。为此,公司的黄经理亲自到欧美一些国家做市场调查,寻找合作伙伴,开辟新市场。
在美国鲁布左尔石油公司,黄经理开门见山地表示,希望他们购买大连石化的产品。对方却表示,你凭什么让我们把别的公司的产品辞掉,而买贵公司的产品呢?黄经理胸有成竹地列举了自身的优势:产品质量好、信誉好;保证长期供货;有自备码头,保证及时交货。最后,黄经理不紧不慢地告诉对方,美国的莫比尔石油公司已经购买了大连石化的产品。
莫比尔石油公司在美国享有盛名,对方一听连莫比尔都已购买了大连石化的产品,立即放下架子,同意洽谈生意。随后,他们对大连石化的产品作了质量评定,全部达标。双方很快建立合作关系。就这样,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开辟了新的市场。
可见,一个商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要想成功地运用”无有入无间“的功夫,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得生存的空间,除了要用”柔“外,还需要积极展示自己的”刚“,即优势。要知道,老子是讲辩证法的,他强调用柔,意在告诫人们不要只关注”刚“的一面。所以说,成功的经商之道,应是刚柔并济,适当把握时机,积极主动地创造生存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