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20:12
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否定。”
信心对人的成功极为重要,领导者必须懂得增强下属的信心,切不可打击下属的积极性。应极力避免用“你不行、你不会、你不知道、也许”这些字眼,而要经常对下属说“你行、你一定会、你一定要、你会知道”。
懂得加强下属信心的管理者,既是在帮助下属成长,更是在帮助自己获取成功。
■ 商海逍遥游 ■
吃点小亏占得大便宜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句话是说,因其不求一己之私,反而使其得以实现自己的私心。在这里,老子提醒人们:无私才能成就私心,肯吃亏者多回报。
吃亏并非坏事,能吃亏就是会做人。主动而尽力地帮别人,就是在为自己友谊、情感的天平加砝码。吃亏,会让你在他人眼里变得豁达、宽厚,会让你获得更深的友情,也会使他人心甘情愿地回报你。而且常常是吃的亏越大,将来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甚至会一本万利。
胡雪岩本是浙江杭州的小商人,他不但善经营,也会做人,颇通晓人情,懂得“惠出实及”的道理,常给周围的人一些小恩惠,但小打小闹不能使他满意,他一直想成就大事业。
王有龄是杭州一介小官,想往上爬,又苦于没有钱作敲门砖。
他与胡雪岩关系不错,便开口相求道:“雪岩兄,我并非没有门路,只是手头无钱,十谒朱门九不开。”胡雪岩爽快地说:“我愿倾家荡产,助你一臂之力。”王有龄感激地说:“有朝一日我富贵了,绝不会忘记胡兄的恩义。”
胡雪岩竭尽所能筹积了几千两银子,全部送给王有龄。王携银两进京师求官果然如愿。几年后,王有龄升任巡抚。他从未忘记胡雪岩的恩情,常常在生意上帮胡雪岩的忙。
正是凭着这种肯吃亏的精神,胡雪岩在生意场上无往不利、财源滚滚。后来,他还被左宗棠举荐为二品官员,成为大清朝唯一的“红顶商人”。
“吃亏”是一种明智、积极的处世方式。人们常说“投入才有回报”。先学会吃小亏,将来才有机会收获大便宜。所以,郑板桥才说“吃亏是福”。天下没有白吃的亏,我们给予对方的,终将会以各种方式回报给我们,甚至有可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赵女士是一名下岗工人,其丈夫所在的工厂也很不景气,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为解决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政府在郊区建了一个菜市场,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赵女士就在那里租了一个菜摊,跑前跑后地忙活开了。一天下来也能赚个几十元钱,赵女士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这个市场位置太偏,新鲜了一阵的人们就都不来买菜了。生意冷清,赚不到什么钱,赵女士决定卖掉现有的菜后就收摊不干了。一天,快下班的时候,有一个中年人跑来让她准备10斤西红柿,第二天来取。谁知别的菜全卖光了,一连三天那预订西红柿的人都没有来。
就在赵女士准备撤摊的那天傍晚,买西红柿的人出现了。赵女士拿出早就包装好的西红柿,可打开一看,全坏了!于是,赵女士拿出口袋里仅有的10元钱,去别家买了10斤西红柿,交给了中年人。
中年人怔怔地看着赵女士和空空的菜摊,突然明白了:“这两天你一直在等我吧?”赵女士点了点头。中年人被她的诚实忠厚感动了,他迅速地掏出笔,唰唰地在纸片上写了些什么,就递给赵女士说:“我是附近一家毛巾厂的厨师,每天都到这里来买菜,以后你就照这个单子每天给我送菜吧!”
真是“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赵女士接过纸片,别提多高兴了。从此,她每天给工厂送菜,摆脱了家中的困境,生活也渐渐有了好转。
肯吃亏的人,才是真正能够占到便宜的人。吃亏是福,吃点小亏占得大便宜。但是吃亏也是有技巧的,会吃亏的人,亏吃在明处,便宜占在暗处,让你占了便宜人家还感激不尽,这也是经商的智慧!
■ 管理般若功 ■
任用比自己强的员工
管理者要切记:不可处心积虑地去压制下属,任用比自己强的人不仅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同时也是向他人学习的捷径,是成就自己的一个极有效的途径。
在马瑟公司的一次会议上,总裁奥格尔维一反常态,没有直接切入会议的主题,而是出人意料地在每位参加会议的下属面前放了一个玩具木偶。他对面带困惑的下属微微一笑,然后说:“请把你们面前的木偶打开看一下。”
每位下属都把木偶打开了,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小木偶,再打开小木偶又出现了一个更小的,最后,在一个最小的木偶里面发现了一张纸条,有人抱怨道:“这是在开什么玩笑?”再看这张纸条上面写着:“如果你永远都只选用比你水平低的员工,那么我们的公司将有成为侏儒公司的危险。反之,如果你录用水平比你还要高的员工,那么我们的公司将会成为巨人公司。”每位下属都恍然大悟。
的确,管理者不可能是全才,公司要想发展壮大,走得更远,就必须依靠一些能力和才华过人的下属。任用比自己强的下属,事业成功的概率就更大了。
通过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尽心尽力,真诚地与他人团结协作。现代社会是一个协作共赢的社会,单枪匹马即使能取得阶段胜利,但想要顺利实现目标,还是少不了协作。
生在音乐之乡维也纳的彼得?德鲁克,经常把交响乐队比喻成管理的最佳形式:整个乐队只有一个指挥,所有在座的几百人,无论是小提琴演奏家,还是长管演奏家,看到的是一个总谱,大家奏出的是一曲和谐的交响乐。
对一个企业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团队的成功。脱离团队,即使得到了个人的成功,往往也是变味和苦涩的。
管理者无法保证其员工都是最优秀的,但只要能够保证他们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协作,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一个团队仅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还要依靠明确的规则和沟通来分工协作,才能形成合力。有合力,才会有战斗力。拥有了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管理者也就离成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