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架空 > 大明一品秀才

第37章 坑儒前兆

书名:大明一品秀才 作者:司马老贼 本章字数:3430

更新时间:2020年05月27日 00:21


酒局在众人忐忑不安中结束。

箫若成也如期在南京报道,同样,他在赴任之前就打过申请,将李进,丁壮二人还有十来个愿意一起走的兄弟带着一起赴任。

在申请中,箫若成诚诚恳恳的表达了对牟帅的忠心以及用人的需要,当然,这样不痛不痒的调动,牟帅也是大笔一挥就同意了。

徐鹏举本想和箫若成同行,但是貌似他还想流连,箫若成便没叫上他。

心柔也不知道被哪个挨千刀的弄走了。过得怎么样啊他相信弄走心柔的人应该不会下毒手,一定是想要挟自己什么,既然要要挟,那么心柔一定是安全的。

箫若成叹了口气,还要继续忙事业啊。

他将南京带来的老兄弟们单独编队,毕竟是杀过倭寇的,作为守卫自己亲兵,自己已经许诺过给他们一个前程,而丁壮和李进,箫若成将他们召进千户所,只有一个百户名额,箫若成最终决定让丁壮升任百户,而李进则继续做总旗,丁壮欣喜若狂,一把跪下,箫若成则对着李进说:“相信我,只要你们好好跟着我,我会给你们一份敞亮的前程”

二人深信不疑,这才多大岁数啊,就已经官拜锦衣卫千户。

虽然李进官职未变,但是南京的总旗可是权限大得多,听到箫若成这样说,自己也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我老李,踏踏实实的和大人干,你要我往东,我绝不会往西。”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千户上任至今,千户所根本没去过几次,下面十个百户除了老人丁壮,其他九个还处于似熟未熟的阶段,说到底南京城是京都重城,锦衣卫也不像传说中那样每天不停抓人审人,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锦衣卫的日子挺平静的,偶尔有些打架斗殴,偷鸡摸狗之类的案件,应天府出几个捕快便把事情办了,用不着劳动锦衣卫。

十个百户每天要做的便是巡街,坐探和收集市井民间以及南京权贵和大臣们府里的情报,虽只有一个千户,但各百户雇佣的帮闲加起来却有一千多人,民间市井里的情报大部分由他们收集起来,报给各自的百户,百户则每天将情报归纳分类,选择相对重要或有用的情报,上报给千户所,箫若成每天要做的事更简单,就是将分类过后的情报再次进行筛选,选择更重要的部分,通过军驿或信鸽报给京师北镇抚司。

千户箫若成宴请手下九位百户,百户们欣然赴约,众人在箫若成面前表现得很恭谨,当然,箫若成估摸着他们的恭谨态度多半是装出来的,毕竟他根基太浅,几个月之内由一个平民升到了千户,这样的升官速度在大明官场来说,可谓火箭速度了,肯定会引人嫉妒的,而且他也没做过什么能让众人服气的事情,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双屿抗倭一事,然而那件事毕竟众百户们没有亲眼看见,心下多半认为是以讹传讹,不足采信。

宴席间众百户阿谀奉承连连,个个翘着大拇指没口子夸赞秦千户实乃少年英雄,可敬可佩云云,箫若成笑吟吟的,既不脸红也不拦着,千户大人喜欢听人夸他,不论是真是假,至少是一种赏心悦耳的享受。

命人从所里提出二千两银子分给众百户,当是见面礼,这份礼将宴席的气氛推向了巅峰,人人争先恐后,纷纷拍着胸脯表示愿为千户大人效死,箫若成笑着点头,也没把这话当真,百户们的忠心不是二千两银子能买来的,姑且听之,只要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不要暗地里给他这个上司使绊子就好。

对箫若成来说,这顿宴席的唯一收获便是将百户们的德性看清了三四分,同时暗中注意到两名百户,一个名叫周勇,一个名叫谢才。

宴席中这二人相对比较沉默,不像别的百户那样夸夸其谈。

前世跟金老先生笔下的韦爵爷学了一招,那就是话多的将领必然只会拍马屁,没有真本事,沉默寡言而又不巴结讨好上司的,必然是有真本事的人。

箫若成不动声色间把周勇和谢才这两个人记在了心里。

嗯,可以好好拉拢一下,调教好了将来不但能帮自己挡刀子,还能帮自己背黑锅。

……

秦千户大多数时候挺清闲的。

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把那两个要拉拢的家伙请到千户所来聊聊天,说说故事,增进一下感情。——感情牌是一张好牌,有时候比利益更牢固,更可靠。

“最后任我行使出了吸心大法,却不料令狐冲当时正好尿急,任我行用嘴隔空一吸,结果悲剧了,被活活呛死,夕阳西下,干掉了任我行的令狐冲最后终于……”

周勇和谢才一脸急切:“终于跟任盈盈在一起了?”

“不,终于跟东方不败有情人终

成眷属……”箫若成不满地皱眉:“我前面埋了那么多伏笔你们没看出来吗?其实令狐冲真正喜欢的是东方不败……”

周勇和谢才敬畏莫名,连连拱手:“千户大人到底是读书人,这故事说得好听之极。”

箫若成干笑,前世读《笑傲江湖》还是高中的时候,很多情节都忘了,磕磕绊绊的,大体应该是这么回事吧,反正糊弄两个明朝的百户没问题。

和颜悦色地瞧着两位欲拉拢的目标,箫若成笑道:“两位可从这个故事里悟出了什么道理?”

周勇和谢才瞠目结舌:“…………”

他们实在没想到听个故事还要交作业。

“学……学好功夫,为千户大人办差办得更扎实。”周勇结结巴巴道。

箫若成表情严肃道:“错了!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学到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跟东方不败那种阴阳人打架时,猴子偷桃这一招是没用的,因为他无桃可偷,以后跟东厂那帮阉狗干架时切记切记……”

周勇和谢才:“…………”

箫若成重重叹气,通过这两天的观察,二人的品性还是很不错的,可惜悟性差了点,费了半天口水说的故事,他们却领悟不到实际有用的东西,真以为堂堂千户大人给他们解闷呢。

“大……大人,令狐冲和东方不败,这个……他们一个是男人,一个不男不女,这对有情人房中之事……呵呵。”

“这有何难?千万不要小看男人的聪明,咱们男人从来都是无孔不入的,许仙连母蛇都能捅,相比之下,令狐少侠的难度小多了……”

“许仙是谁?”二人愕然。

“白蛇传你们没听过?”

“没有。”

箫若成端盏啜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打算再跟他们说一段被自己编得乱七八糟的白蛇传,刚张嘴,门外有校尉恭谨禀道:“大人,出事了,京师北镇抚司衙门急令。”

箫若成面色一肃:“说。”

“京师一位大臣被拿入诏狱,江南学子士人不明事理,受大臣家人煽动,欲聚集南京吏部衙门,为那位大臣讨说法,大臣其家仆已招供,北镇抚司严令南京东城千户所弹压处置,勿使事态扩大。”

这是箫若成第一次接到京师北镇抚司衙门的直接命令。

事情很简单,被拿入诏狱的大臣名叫李世友,京师礼部主事,虽只是小小六品官,却因天下士子皆出礼部,故而也有不少门生。

李世友的仕途虽然不顺,但其人颇精学问,甚至与昔日的江南同窗和门生私下里组了一个诗社,闲时聚集一处,饮酒吟诗,互畅平生之志,醒时痛饮醉时狂歌,颇得魏晋雅士之风。

锦衣卫拿他是因为他表面卖弄才学诗情,上月还义正言辞地向内阁奏请天下提学官严督考访在学生员,言称“行不逮学或有行而无学者居下”,转过身却暗地里卖鬻国子监贡生名额。

弘治年间,天子刻意压制厂卫权力,再加上这一任的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为人谨慎,以仁善治狱,凭良心说,这些年锦衣卫办的冤假错案很少了,李世友一案,锦衣卫是真真实实拿到了实据,委实没有冤枉他,连他自己都在狱中认了罪,偏偏他的家人为了救他,利用李世友在士林的名气,暗里找了一些江南的学子门生闹事,欲图给南京吏部施加压力,逼锦衣卫放人。

大明内阁制度渐渐成熟,当今天子仁厚,内阁三老贤明,文官集团掌握了大权,这个时期的读书人已渐渐被惯出了脾气,以往畏之如虎的厂卫他们也不怎么害怕了,虽然不敢直接跑到镇抚司衙门指着大门骂娘,但在南京吏部衙门门口闹点动静,读书人表示毫无压力。

事情的过程已不重要了,现在要命的是,这帮读书人若真闹起来,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的面子肯定不好看,而且轻易便给东厂提供了攻讦的借口,大明朝堂之争,争的已不是黑和白,而是派系党群。

接到命令的箫若成不敢怠慢,立马命人召集九位百户手下,十个百户所全部出动,分散南京各周边,严密监视南京街头学子士人的动向。

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是江南的读书人行动却比较快,箫若成接到命令的第二天上午,南京吏部衙门便神奇地出现了百十个身穿儒衫的读书人,这一手令箫若成有些猝不及防,原来他们竟化整为零,从南京各处慢慢聚集成群。

得报之后,箫若成脸色很不好,领着手下几名千户,急匆匆赶往南京吏部。

南京吏部衙门就在东城千户所不远,一条街的距离,箫若成步行而往,他走得很快,白净英俊的脸庞微微涨红,不知是气是羞。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