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架空 > 大明一品秀才

第30章 鹏举来访

书名:大明一品秀才 作者:司马老贼 本章字数:4161

更新时间:2020年05月17日 00:21


箫若成面无表情,没有任何胜利后的喜悦,毕竟几千人击退几百人并不值得骄傲和自豪。

溃逃的军士们已被各百户收拢,回到了营寨中。

遗体被陆陆续续搬回营地,受伤的将士们也在同伴的帮助了得到了治疗和修整,只不过箫若成很难受,因为,他看见了,遗体在军士们的面前缓缓行过时,军士的眼神没有太多变化,仍旧一片刺痛人心的麻木不仁,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担心。毕竟,千军溃败,只有督战队和统领的萧兵在奋战,那其他官兵自然也要受到惩处的。

不过死了几百个萧兵而已,为什么死?也许他们跑慢了……

箫若成看到这个情景真想仰天大笑三声。

他真的不明白到底什么原因,让充满热血的汉家儿郎沦落到如此麻木,大明以武立国,是什么样的政治风气,让曾经横扫蒙古铁骑的雄狮变得那么不堪一击?

煌煌大明盛世,这张繁华强盛的外皮下,掩藏着多少懦弱的灵魂,多少近在眉睫的危机?

……

绍兴卫指挥使张航赶回来了,监察御史也纷纷赶回来了。

看见陆陆续续抬进军营的尸体,纵使是位高权重的指挥使和高高在上的监察御史,也忍不住动容了,张航默默不语,按着剑柄向着死去的军士们躬身,而御史们则面红羞愧,毕竟以前朝堂上的御史自以为掌握了朝堂的监察职权,对军队的事情指手画脚,经过这次战斗,见过了生死,应该内心触动很巨大吧,众人诚心诚意的作揖致敬。

在做战后报告的时,杜彪如实向最高统帅对当时的情况做了中肯的报告,张航和张智等官员们终于开始正视箫若成这个小小的百户。

愧疚是愧疚,但是在这群政治家眼中,几千人战胜了数百的倭寇,大获全胜,天大的奇迹,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绍兴卫没有败,没有败便是胜利!军功,荣耀,升迁……这些他们毕生追求的东西将会接踵而至,死者死矣,生者还需继续生活下去,并且生活得更好。

歌功颂德声里,众人都看到了自己敞亮的前途,大家潜意识的忽略了数千官军的溃逃和之只有督战队和萧兵营的孤军奋战。

“萧百户是锦衣卫的百户,说胜也是我锦衣卫之胜,与你绍兴卫何干?”雷万东千户跳了出来,喘着粗气,眼中充满了对名利的渴望,他竟然有些羡慕箫若成,毕竟他才是主角,之前自己还真的小看他了。

“我们绍兴卫在撤退之前,已杀了大部倭寇,功劳明明是我们的!”

军帐里的每一个人都仿佛化身成了饿极的野兽,毫不掩饰地将名利当成他们追逐厮杀的猎物,凶相毕露,杀气腾腾。

至于箫若成和杜彪这个实际的功臣,已没人理会他,因为此时此刻,他们代表的,仅仅是锦衣卫的地方军的利益,换句话说,死多少士兵,现在已经无所谓了,重要的是怎么分割这场胜利的大饼。

对于箫若成,他只是个百户,这份功劳的归属与他无关,因为这该由上官们决定,敌人是他杀的,但是在谁的领导下杀的敌人,这个事情需要讨论研究决定。

大明的官场,这,就是规则……

倭寇该死的都死了,该退的也退了。

最终,代表兵部的官军和代表锦衣卫的督战队,并没有得出统一的意见,并没有人愿意平均分配这张大饼,都觉得自己才是这场战役的关键力量。

于是一份锦衣卫发出的报捷文书通过军驿飞快发往京师北镇抚司,同样,一份报捷的文书从绍兴卫出发,也发往京师兵部和内阁。

当然,有众多监察御史在,文书的内容也不好添加的太多,虽然这两份捷报都为自己所在的卫所争功,但是都提到了一点共同点,锦衣卫百户箫若及杜彪带着萧兵营全歼了登陆的数百倭寇,对千军溃逃的情况,都没有做正式的上报,因为规则就是规则,弄到明面上,规则就变了味了。

接下来的善后事情与箫若成无关了,雷万东千户带着大家回了绍兴,而箫若成则登记相关情况,一周后带着手下的兄弟们回到了萧山县。

此次百户所里战死的几名兄弟,每人抚恤白银一百两,子弟袭职锦衣卫,逃跑的十几人全部开革,并押送至南镇抚司衙门治罪。

回到久违的萧山县,久违的百户所,箫若成只觉得满身心的疲惫,只想倒头好好睡一觉。

只不过,有人并不希望箫若成好好的睡一觉,因为他要听故事。

只见百户所的门口站着一群颇为面熟的家仆,雁形分列两排,小公爷徐鹏举一脸崇拜的盯着箫若成,眼里冒着小星星,那种发现了奇葩似的眼神令箫若成有些不舒服。

箫若成心里暗暗叫苦,这个家伙怎么来了,不会是真的又是想要弄点吃的吧。哎,真累着呢。

看着箫若成缓缓走过来,徐鹏举大声说道“萧兄弟手刃倭贼,名扬双屿岛,壮我大明声威,委实令人……喂,喂!你什么态度!”接着后面的锣鼓队同时演奏起来,气势着实很大。

箫若成华丽丽地无视徐鹏举,懒得理会他,目不斜视地走进了百户所,关门,睡觉。

徐鹏举一直保持着拱手的姿势,仿佛被人点了穴似的凝固不动,脸上的笑容都像被冰冻住了一般。

看着大门砰地关上,徐鹏举机械地扭过身,看着身边的家仆呆呆地道:“你……看得见我吗?”

“小公爷身躯健壮,相貌风流,小的当然看得见。”家仆连连点头。

“他为何看不见我?”徐鹏举有点不自信了,垂头看看自己的手脚,急切想证明自己是真实存在,而不是一团空气。

“那家伙必然是个瞎子,小公爷,要不要小的进去收拾他?只要有您压阵,锦衣卫百户算个……”

啪!一声响

徐鹏举一记耳光打断了他的马屁。

“小爷的兄弟是壮我大明声威的英雄,你算个屁!滚远点,小爷不想看见你!”

小公爷仍旧不改跋扈的脾气,不准别人骂箫若成是一回事,箫若成冷落他又是一回事,他可受不了这个气。

咣!还是那个熟悉的声音,大门被徐鹏举一脚踹开。

毕竟之前的门被徐鹏举不知道踹烂了多少次,哎,这是要花钱修的啊。

箫若成心在滴血。

“箫若成,你给我出来!凭什么对小爷视而不见?你刚回萧山,小爷招你惹你了,你这个态度,几个意思啊,我可是听说了你的事迹,专门给你来道贺的,你这态度????”

箫若成叹了口气,从床上翻身而起,整了整衣冠,接着看到门口怒气冲冲的徐鹏举,箫若成仿佛刚刚才发现他似的,一脸惊喜讶然:“啊!原来是小公爷当面,久违久违了,小公爷什么时候来的?”

徐鹏举又楞住了。

刚刚自己…难道真的隐身了?

“刚来。”徐鹏举面无表情道。

箫若成挑挑眉,一副杜嫣的嘴脸:“你来干啥的?有缺啥吃的了,我现在可是没工夫给你弄吃的了,因为,我要休息。”

“…不是。”

英雄的形象在徐鹏举心中渐渐碎裂……

“那你来做什么?”

“来崇拜你。”

箫若成笑了,转身坐在屋子里的太师椅上,摆出个大马金刀的姿势,朝徐鹏举勾勾手指。

“来,我准备好了,你可以开始崇拜了,准备。”

徐鹏举脸色有点难看:“……这”

庙里拜神似的,徐鹏举一言不发地朝箫若成长长一揖,表示了一下崇拜,准备扭头便走,又不甘心地转过身。

“我觉得既然来了,还是干点有意义的事儿,……你什么时候再给我弄点吃的,我要回去了?”

箫若成哈哈一笑,勾着徐鹏举的肩膀强行往外送。

“年轻人做事要专心,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说好了只是来崇拜我的嘛,提那些无聊的事情做什么,吃什么的都是浮云,过眼云烟而已,好,既然崇拜完了,小公爷慢走不送,路上注意安全。”

砰。

大门关上。

小公爷徐鹏举惊呆了……可是无可奈何啊,谁让自己后起脸皮赶包子的狗一样贱吧兮兮的过来让人打脸……

徐鹏举在箫若成的定义里,就属于贱人这一类,因为贱人就是贱人,即便受了千般打击,依然不改骨子里的风范。

“走,回酒楼,过两天再来,我就不信他不被我的坚持所打动。”

绍兴千户所里。

雷万东千户不得不对箫若成另眼相看,虽然他是个秀才,他渐渐发觉手下这位百户是他的福星,如果捷报送到京师后,京师牟指挥使大人论功行赏的话,他一定要推荐箫若成接任他的千户,而他,自然升得更高,至少也该当个南镇抚司佥事什么的,因为捷报上,箫若成正是在他雷万东的英明领导下,打赢了那一场艰苦惨烈的仗。

于是回到绍兴后,雷千户对箫若成颇为亲切,,在箫若成返回萧县的几天里,雷千户三天两头把箫若成叫过去吃饭喝酒,言语间不说主属关系,直接称兄道弟,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想把箫若成拉进他的阵营,以后用来当作心腹对待。

箫若成感觉有点好笑,武人就是武人,他们拉拢人的方式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单纯童真,非常的直爽,类似于小时候跟别人家孩子玩游戏时说一句“你跟我好我就给你很多好吃的……”简单,粗暴,不过箫若成很喜欢这样直来直去的感觉,没那么多弯弯,自己也不想花那些心思。

相比文官各种弯弯,箫若成觉得雷万东可爱多了,肚子里那点小小的心机一眼就能看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不累,你只要知道他想得到什么,自己需要付出什么就够了。

雷万东递来的橄榄枝箫若成没怎么考虑便接过了,所谓吃人嘴软,箫若成这些日子吃雷千户也吃得不少了,更何况箫若成还有个好习惯,每次吃不完都打包,而且不够的还要继续点菜……毕竟家里还有一个担心他的女人,自己富贵了,总不能忘记这个可爱女人的付出啊,所以在雷千户满不在乎的颜色下,越打包越多,什么肉干,果脯……终于,雷千户的脸色变了,发出了同样的感慨,这家伙,不讲究……

而在箫若成的想法,就很简单和直接,他做的一切都只是想让上司安心而已,体现出自己的的老实和木讷,因为既然已当上了锦衣卫,那就必须给自己找个后台靠山,一没背景二没后台的官儿毕竟是少数,这样的官儿很危险,一不小心就被撸了。

相比之下,小公爷徐鹏举只能把他划入狐朋狗友那一类,勋贵虽然可以在大街上横着走,见谁不顺眼就揍谁,但官场上却帮不了他太多忙,毕竟他们的势力在南京,县官不如现管啊,况且,徐鹏举还不是魏国公!!!他还做不了他爷爷的主。

……

倭寇之患,在大明早已让人深恶痛绝,特别是江南和东南沿海的富贵人家,对倭寇更是不共戴天,这群畜生直接损害的是他们的自身利益。

现在箫若成成了杀倭英雄,尽管杀得不多,对那些没经历过厮杀场面的公侯子弟来说,已然是了不得的英雄了,不用说,都知道是谁帮他在南京做了宣传,是谁满大街的说,抗倭英雄箫若成是本小爷八拜之交的兄弟,也就是小爷我当时不在,我当时要是在的话……

箫若成很关心自己的努力会不会换取升职加薪的机会,于是他就拍了心腹四处打听各种门路的动态,当他听到下属的报告,

箫若成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在南京城红了。

箫若成觉得这个是不是一个机会呢,在南京修一个石碑,供这些一天没事干的王公贵族子弟跪拜,顺便给点零钱祈福……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