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马可波罗行纪

引言

书名:马可波罗行纪 作者:马可波罗 本章字数:1573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3日 10:57


马可.波罗,伟大的旅行家和亚洲文明的探索者,他以自己的亲自经历,使欧洲人认识了东方,认识了中国.他为欧亚两大文明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他在人类历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可.波罗125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1260年,马可的父亲尼可罗和叔叔马飞阿从君士坦丁堡到黑海沿岸经商,来到钦察汗国都城萨莱,后因战乱影响,他们索性东行至不花剌,随旭烈兀派去朝见忽必烈的使臣,于1265年夏到达上都,又受忽必烈的派遣,作为蒙古使臣出使罗马教廷.1269年,他们向教会复命后回到威尼斯,此刻尼可罗从未见过面的儿子马可已经15岁了.1271年,马可随父亲和叔叔,奉教皇格里戈里十世之命,再度开始了东方之旅.

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所走的路线大致就是古代东西贸易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他们爬山涉水,克服了无数难以想像的困难,先后穿越叙利亚和两河流域,横越伊朗全境,穿过中亚大草原,翻过帕米尔高原,经过罗布大沙漠和西域,终于胜利抵达上都.

他们此次在中国长达17年.马可曾奉忽必烈之命出使西南、江南、印度和缅甸等,并在扬州做过三年官,中国的许多地方留下了他的足迹.

马可聪明好学、勇敢顽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他追随忽必烈左右,狩猎、出征、执行秘密使命,深得忽必烈的宠爱.

1291年,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得到一个天赐良机,他们借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之际得以返乡.1295年,他们终于回到了阔别25年的威尼斯.

回国后,马可又参加了威尼斯对热那亚之战,结果不幸被俘,遭禁二年.

1324年,马可病逝于家中.他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不朽的名著——《东方见闻录》(即《马可.波罗游记》).

《东方见闻录》记载的范围极广,从黑海到印度,从西伯利亚到东南亚,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军事、地理、交通、民俗风情、自然物产,无所不包.它为中世纪直至近代的旅行家、探险家提供了一部行程指南;它是研究中

亚和元朝历史的重要典籍;它让西方人终于睁开双眼,看到了东方,看到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国.

由于马可的有关资料所存极少,在完成这部传记时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依据,就是他的《东方见闻录》.但是,在书中马可很少提到自己,这更增加了难度.

《东方见闻录》一书的译本有拉丁语、法语、德语、英语、土耳其语等各种版本,共有140多件抄本留传后世.虽然这些抄本大同小异,但在译成各国语言后,不免有译者擅自加入的部分,相互比较之后,就会发现若干差异,有时让人不知何为真,何为假.同样的人名地名,几个版本相距甚远,令人不知所云.

惟一的办法就是仔细研读《东方见闻录》,从中探索马可.波罗的思想、个性、经历,同时参照中外史书,像有关国家的通史、宗教史、交通史、民俗史等等,将马可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加以研究,有些年代是多方考究,一点点加以推算出来的.

不少史学家,如日本的佐口透先生,都说过,以现有的资料,要写出一部完整的马可.波罗传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写作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前辈们断言的正确.马可曾说他只讲出了所见所闻的一半.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无数难以解开的谜.在这部传记中,这些谜依然存在,或许将永远保留下去.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谜笼罩着马可,更为他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光彩.

关于马可.波罗的研究,国外远比国内要深入.因为汉文中没有多少资料可供借鉴,古代的欧洲典籍难以读懂,而且也不可能多方查阅,往往依靠二三手材料.所幸我的太太张蕾芳以其专业知识为我解决了许多困难,查找并翻译了不少国外的研究资料,本书才得以较为顺利地写下去.另外,还要感谢郭锷权先生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具体的帮助.

马可.波罗在西方几乎家喻户晓.但在中国,很多人是从1983年中意合拍的传记影片《马可.波罗》中才认识他的.希望通过这本书,能使普通读者看到一个真正的马可,从而对他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马可波罗行纪》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