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年03月28日 18:26
诉他们在我不在期间,要绝对服从陆文龙的指挥和领导,如果有人违抗,视为违抗我的命令,杀无赦。
我又叮嘱陆文龙按照我以前的方法加紧训练士卒,争取早日把他们各个都训练成精兵强将。同时,颁布了一项奖励方法,只要小队中有人的能力超过小队长,完全可以到军法官那里申报,竞争小队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但竞争成功,竞争者将成为新的小队长。
同时,除第一大队外,其余九个大队,轮流担任工兵队,一个大队三天,筑墙十里,墙高三十尺。另外挖壕沟三十里,壕沟深五尺。我坚信劳动是完全可以锻炼出强悍的体魄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安排完一切,我就独自扬鞭打马,赶赴皇宫,去整顿虎贲禁军。
禁军营地在皇城边上,紧挨着皇宫后花园,出入口却和北边的宣化门相差不远,利于在出现变故时,及时支援值日禁军。
禁军总数八千,虽然不多,但装备之精良和待遇之高,注定了这支部队是帝国名声最响亮的部队之一。因此而产生的荣誉感让所有的禁军战士都全力以赴的保卫皇城,所以,他们的战斗力也是相当惊人的。
禁军以往的统领都产生于军功卓著的野战部队,通常会选择一些世家子弟中的佼佼者担任,因为他们的忠心是无可置疑的,并且他们的能力往往是超群的。但可惜的是,在惠宗时期,就是太子的爷爷时期,皇家宗室出了个有野心的王爷,他勾结当时的禁军统领意欲谋反,虽然没有成功,但惠宗皇帝从此以后再也无法相信宗室和世家子弟,却碍于礼法和压力,又不能不用宗室和世家子弟。
但最终还是给他想出一个办法,借口皇宫的安全需要帝国最强的武士来保卫,所以,从那时候起,只要是大秦帝国的军人,经考察对皇室的忠心绝对真诚以后,就可以凭借武力来争夺禁军统令一职。
后来到了孝宗皇帝,也就是当今陛下时期,由于当时陛下并不受宗室的支持,甚至军队中也有反对者,所以,孝宗皇帝登基以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就开始大力改革朝政的一些弊端和不利于皇帝的规矩。
而禁军统领的选择,也在改革的范围之内。从此以后,禁军统领由皇帝直接任命,不管是从军队中挑选,还是从武比中选择,都是皇帝的自由,宗室和大臣再无置喙的权利。
有了这些缘由,我才可以一跃升天,成为禁军的首领。但禁军首领一职没有任期限制,也就是说,只要皇帝喜欢你,你就是一辈子当统领,也没有问题。但皇帝如果不喜欢你,哪怕今天任命了你,明天就有可能免了你,不需要理由。
为了弥补这种方法的缺陷,通常禁军都有一个副统领。副统领相对于统领,权利各方面都有不如,但绝对是精通统兵的沙场老将,而且任期有一定的年限,如果不犯什么错误,任期通常是十年左右。
这就保证了禁军即使频繁的更换首领,但基本的结构和战斗力都不会得到削弱。所以,副统领在没有任命统领期间,全权享有统领的所有权利,但只要皇帝陛下任命了新的统领,副统领立即自动成为统领的助手,没有统领的首肯,他的命令等于一张白纸。
现在的禁军副统领是帝国著名的将军吴三桂,他曾经率领三千铁甲长途奔袭十倍于自己兵力的敌人,并且大胜回师。后来镇守汜水关,屡次大败来犯的魔族军队,威名大震。
但他为人不拘小节,豪爽刚拙,飞扬跋扈,还看不起读书人,惹的满朝上下清流文官翰林学士都上本参奏,当今陛下虽然爱才,但也挡不住几乎所有的朝臣对他的弹劾,只好调他做禁军副统领。
本来不管是他的才能还是资力,都足够做一名禁军统领而绰绰有余,但那些文官们给他罗列的罪名实在是不能让皇帝视若无睹,最后,就只好委屈他,要他做个副统领。
当所有的人都以为这位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无敌将军会勃然大怒,然后弃官不做,但这位将军的表现却出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高兴的接任了虎贲军副统领的职位。
皇帝陛下还因此而称赞吴三桂有宰相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