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年04月01日 03:03
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面了:“小隧道为什么会有隔音的效果?它是怎么做到的?而且这个空间不是密闭的?如果真的具有隔音的功能,那又是哪朝哪代建造的?出自哪位建筑奇才之手?”
问题越来越多,但是我还是毫无头绪;想想都觉得烦躁的很。我索性大胆的躺在了台阶之上,突然:我看见了天空,不,不能说是天空,因为我们是在地底;应该说是在半空中出现了一条彩虹!真正的彩虹!七彩的霞光,仿佛凌云一渡一样!
七彩的霓虹横亘在悬崖的一端,另外的一端恰好的连在了悬楼大殿的正门前!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羽化登仙的仙境么?”我惊叹的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我噌的一下就用手半撑着身子坐了起来,然后指着半天空的霓虹大声的说道:“亮子,快看!霓虹悬楼!”
亮子也猛的扭头看了过去,然后呆呆的应和着:“霓虹悬楼?!真他娘的贴切!”过了约摸一刻钟左右,霓虹才消失,四周有恢复了刚才的样子。只是我和亮子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我们俩相视一看,这下我们更加坚定了要去悬楼上走上一遭的信念了。究竟是谁建造了这么宏伟的建筑?这么多的青铜镜借助这么少的火炬就能将整个地底照亮?虽然亮度不是非常好,但是对于没有电力的古代来说这样的奇巧设计不能不说是一绝啊!还有,尤其的是那个利用霓虹和悬楼相连的设计,这绝对的可以称作是“鬼斧神工”啊!
现代人我们都知道霓虹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现象;“霓虹”还可以指“霓”。而“霓”是与“虹”相对应的一种自然现象。
虹俗称“彩虹”;是下雨天以及在雨后天晴之际,阳光照射在还残余在空气中的水珠发生折射,散射出七彩的光芒。彩虹形状多为弧形,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着的方向,从外(半径大的)弧至内弧的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霓是大气中有时和虹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也叫“副虹”形成与彩虹原理大致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多了一次,彩带排列的顺序和彩虹相反,红在内,紫在外。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有些人并不这么想;他们认为霓虹就是天梯,是可以直上九天羽化登仙的仙途之一;或许建造这个悬楼的主人也是这么一位一心想要修仙得道的人物。
但是目前这都是我的假设,所以我也没有和亮子讲;没有事实的为依据的假设,是没有说服力的!
我爬起来,对着亮子说:“亮子,咱爬上去看看;看看悬楼里面究竟曾经住着哪位大人物!”
亮子也是翻身起来,但是就在他翻身的一刹那,那指着阶梯内侧与崖壁相连的地方似乎有点什么东西:“灏子,你看,这是什么?”亮子赶紧打着手电凑了过去。
我一听有情况,赶紧也俯下身子爬了过去;而此时亮子正在进行简单的清理:“似乎是两个字?”亮子自言自语道。
又过了几分钟,亮子清理的差不多了:“这俩字儿,我不认识!”亮子讪讪一笑退到一旁,我凑上前去。
我仔细看了看,然后说道:“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而如今我们普遍使用的是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我想这应该是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之下,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诸国的异体文字,创制而成的统一文字汉字的书写形式。”
看见亮子听得云里雾里的,我只好说重点:“这两个字其实就是‘天梯’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