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年05月03日 07:41
见!”
那年轻人抬起头,看着白笑书,也笑了,道:“白大哥也到嘉峪关了,小弟未曾远迎,恕罪恕罪。”
白笑书道:“你怎么也到这来了?”
孙玉君道:“朝廷得知中原各派纷纷派出强手,西进嘉峪关,必是有所行动,所以,我和几个兄弟就在这喽。”
白笑书道:“这江湖事都惊动了衙门的人?”
孙玉君笑道:“应该的,朝廷和江湖之间的联系,本就是六扇门。”
孙玉君又道:“白大哥一定也是为了这件事来的吧?”
白笑书道:“本是受朋友所托,了却故人心愿,不想六大派遭受如此变故。”
孙玉君道:“白大哥果然消息灵通,我是今早才得知的消息。”
白笑书道:“六扇门怎么看这件事?”
孙玉君道:“此次六大派尽是高手出动,就算神花流早有准备,也不可能没有活口,一定另有隐情,只是天山,我六扇门的手实在伸不到那里。”
白笑书皱着眉头。
孙玉君道:“听说雪岭上一片狼藉,却不见半句尸骸,有人说,这是魔教的妖法,可杀人于无形。”
白笑书不禁苦笑,道:“妖法?有妖法的话,魔教现在还会留在天山吗,现在恐怕早已到嘉峪关下了。”
孙玉君道:“有人说恐是天山的山魈所为,天山雪岭人迹罕至,精灵古怪者甚多,定是有人做了触霉头的事。”
白笑书摇头道:“怪力乱神,不足为信的东西。”
孙玉君道:“可是已有人开始畏惧神花流,不然七庄十二门也不会急着退回来了。”
白笑书道:“衙门会插手这件事吗?”
孙玉君道:“朝廷连年对鞑靼用兵,漠北战事未结,无暇顾及西北天山,朝廷也没打算出兵嘉峪关。”
白笑书道:“不管怎样,七庄十二堂退回嘉峪关,保住人心不散,也算是万全之举。”
孙玉君点头道:“如果神花流继续东进中原,嘉峪关还是可以守住的。”
白笑书看看白晓仇,笑道:“古人说西出阳关无故人,看来咱们出了嘉峪关,就一去无故人了。”
白晓仇笑道:“那咱们,还是先饮尽一杯酒再说吧,因为更进一杯酒之后,才能出阳关呐。”
孙玉君惊道:“你们要去天山?”
白笑书苦笑着点头。
孙玉君道:“只有你们两个?”
白笑书道:“应该还有一个人。”
孙玉君道:“是谁?”
白晓仇道:“山西“升记”的少东家你认得吗?”
孙玉君道:“你说铁手老马?当然认得。”
白笑书道:“帮我一个忙。”
孙玉君道:“白大哥吩咐就是了。”
白笑书道:“你一定帮我把口信传给他,就说我们二人先行一步赶去天山,我会在沿途留下记号,叫他千万留意。”
孙玉君道:“白大哥放心,就算我不能亲口转达,也一定会让他知道你的口信。”
白笑书笑道:“你年纪轻,武功好,办事周全,将来六扇门的三大神捕,一定会有你一个!”
孙玉君道:“小弟可万不敢当。”
白笑书笑道:“我可是看好你了。”
孙玉君抱拳道:“白大哥一路顺风,保重!”他的话刚说完,方才还站在酒馆里的两个人,已略身上马,飞奔出了嘉峪关。
天色碧蓝,大地昏黄,整个天地就像一杯正在沉淀的浑水。
黄沙时而涌起,飘落天边。
天边还有两骑,迎着落日一路前行。
白笑书坐在马上,望着无边的黄沙,道:“你知道神花流的事?”
白晓仇道:“我猜到你要来找我,所以做过些准备。”
白晓仇用马鞭指了指前方,道:“鞑靼往西,是鞑而靼之地,神花流是在那兴起的,鞑而靼民风强悍,但土地贫瘠,信奉的人很多。”
白笑书道:“神花流自称教派,那一定有教主、长老掌管。”
白晓仇道:“据消息说,神花流通常有圣王一人,护教长老六七人,手下还有使者头领。”
白笑书道:“听说攻打白草城时,首领是个女人?”
白晓仇道:“你说的是神花流圣公主,圣王的妹妹,她有个汉人名字叫辛离,是个心狠手辣的美人。”
白笑书勉强苦笑道:“越漂亮的女人,越是不好招惹。”
白晓仇侧过脸看着他。
白笑书已不再年轻,他的眼角已生出了细细的皱纹。他的脸上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悲伤和苦楚。可他的眼里,始终藏着一些,他永远也不愿说的话,永远不想别人知道的心事。
有些事,对有些人来说,只不过是当年的回忆,可总有些人,会被这些回忆堵住胸口,牵绊住双脚,望着前路而不敢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