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15
曰,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无论垢与净,二切勿起念。第三问云,垢即不可念,净无念,可乎?师曰,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第四问云,无修无念,亦何异于凡夫耶?师曰,凡夫无明,二乘执着。离此二病,是名贞(真)修。贞修者,不得勤,不得忘。勤即近执着,忘即落无明。其心要云尔。师之徒殆千余,达者三十九人。其入室受道者。有义崇,有圆镜,以先师常辱与予言,知予尝醍醐嗅 蔔者有日矣。师既殁后,予出守南宾郡,远托撰述,迨今而成。呜呼,斯文岂直起师教,慰门弟子心哉?抑且志吾受然灯记,记灵山会于将来世,故其文不避繁。铭曰:
佛以一印付迦叶,至师五十有九叶,故名师堂为传法。
此为马祖嫡派造出的传法世系,大可注意。此说与诸家皆不同。篇末铭云:
佛以一印付迦叶,至师五十有九叶。
今试倒数上去:
(50)(51)(52)(53)(54)(55)(56)(57)(58)(59)白居易谒鸟窠禅师图,南宋画家梁楷所绘《八高僧故事图卷》(局部)佛驮先那—达摩—可—璨—信—忍—能—让—道—惟宽这个世系是根据于僧祐《出三藏记》。此书载佛大跋陀罗的宗师相承,自阿难第一到佛大先为第四十九,达摩多罗为第五十。若加上大迦叶为第一,则佛大先为第五十,而达摩为第五十一,与此世系正合。故知其出于此。
又此碑云:
释迦如来……以正法密印付摩诃迦叶,传至马鸣;又十二叶,传至师子比丘;及二十四叶,传至佛驮先那;先那传圆觉达摩……按《出三藏记》的次第,马鸣第九,师子第二十一,其间正是十二叶。惟师子第二十一而佛大先第四十九,其间有二十八代,疑白碑本作二十八叶,讹为二十四叶,此皆可证此派主张的世系是根据《出三藏记》。
白碑甚精确,所记惟宽的“心要”四项,正合道一的学说,故此碑不是潦草应酬之作。大概道一一派也加入当日争法统之争而不满意于当日各家捏造的世系,故他们依据《出三藏记》建立这“五十代说”。
权德舆作《百岩禅师碑》(《唐文粹》64)说怀晖作有《法眼师资传》一编,“自鸡足山大迦叶而下,至于能秀,论次详矣。”怀晖也是道一的门下,其书今不传了,但我们可以推想他的主张也许是这“五十代说”。
惟宽死在817 年,此说可算是8、9世纪之间的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