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第十章

书名: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作者:老聃 本章字数:1456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8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1]抱一[2],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3],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4],能无疵[5]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6]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7],能无知乎?

  生之、畜[8]之,生而不有[9],为而不持[10],长而不宰[11],是谓玄德.

  【注释】

  [1]载营魄:载,承载、持有.营魄:魂魄和身体即指人的精神和肉体.

  [2]抱一:统一,合一.

  [3]专气致柔:把身体内的气息聚拢到一起,达到柔和.专,读作抟,聚合聚拢的意思.

  [4]涤除玄览:清除内心的杂念,达到专心致志.涤除,清除去除,洗干净.览,通鉴,指镜子.玄览,引申为人的内心.

  [5]无疵:毛病、瑕疵.

  [6]天门: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

  [7]明白四达:什么都明白,什么都看透,有大智慧.

  [8]畜:养育.

  [9]生而不有: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却不将他们占为己有.有,占有.

  [10]为而不持:帮助它们发展却不操控他们.持,持有,操控.

  [11]长而不宰:使万物成长而不主宰他们.宰,主宰.

  【译文】

  人能够保持让自己的精神、灵魂和物质、肉体统一而不分离的状态吗?

  能做到心无杂念,把能量聚到一起,达到如婴儿一般柔和协调的境界吗?

  心无旁骛地苦心钻研,能做到没有任何的纰漏吗?

  治理国家、爱护百姓能做到不过多干预、不过分索取,任其自然地发展吗?

  思考问题能非常全面,做到阴阳调和吗?

  见解高远,什么都能看透,能做到无欲无求吗?

  反省自己时,不断地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并贯彻到自己的言行当中.探索宇宙的奥妙,无私地奉献出来,施人恩惠,不求回报.

管理人民,不要总想着控制他们,就符合了玄妙的"道"的精神.

  【阐述】

  "玄德"听起来很玄,但基本上可以把握得住,因为老子在这一章讲的还是比较具体和实在的.这一章主要在讲修身功夫.修身,修的是谁的身,或者哪一类人的身呢?这个问题很重要,就是搞明白老子在向谁喊话,否则就会出现错乱,得不到老子的真义之所在了.

  显然,老子讲的修身不是要让身躯形骸飞升成仙,获得超越肉体的价值,而是把修身当成一种可把握的践行功夫.身修好了,再把这一义理推演乃至顺延至国家的政治生活当中."爱民治国"终归是老子的"心病",由此来看,修身功夫落实到政治统治阶层比较妥当,或者说效用更大些.

  所谓的道,人是可以去拥抱的,可以护持在自己身体左右的."抱一",就要让人持抱大道.一个生命抱持有大道意味着什么呢?生命终归表现为具体的形质肉体,拥抱大道,与之契合,就意味着肉体、躯干、形骸获得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走上和谐美满之路,不再有欲望的混乱、芜杂和冲动.

  "涤除玄览"是这一章中最重要的提法.内心有杂念,似乎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进行中,连做梦也是没什么章法的.杂念一定要清洗掉,清除干净,摒除一切妄见妄念.做到了这一点,心不是空空如也了吗,又有何为呢?老子说,你的心要返回来,观照内心的本觉空明.

  最早听到"玄德"二字,并可以朗朗挂在嘴边的,是小时候听三国评书学到的刘备,刘玄德.当然,两个"玄德"有关联,讲的都是玄妙的大德,但思想本质相差甚远.

  像婴孩一样去"专气致柔",着实是一个上好的战略战术,极具老子思想学说的特质.

  对于一个生命体而言,"专气致柔"把体内之气息聚拢到一起,达到最柔和的境地.对于军队作战而言,就是在隐忍的过程中聚集自己的力量.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