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6
物有密切关系,这种说法与前述内容毫无相悖之处。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善良、谦虚、真诚、理智、镇定与豁达,那么请不要轻易改变这些优良品性;如果你失去了这些,那么请快快将它们找回。记住,“理智”一词所要表示的是,对一切个别事物的明察秋毫与对无知的彻底摆脱;“镇定”一词所指的是,自愿接受宇宙共性分派给你的任何事物;“豁达”一词所指的是,理智部分超越了肉体所能带来的快感或痛苦,并超越所有可怜的事物,如所谓的美名或者死亡之类的。
你要使自己保持上述的各种美德,而不要光想着让别人这样赞美你,这样你才能成为另一个你,而同时进入另一种生活状态。因为,如果你继续保持着原来的老样子,并被这样一种生活蹂躏和亵渎着,那么只能说你是一个大傻瓜,而且是那种过分惜命的贪生怕死之辈,就像那些在同野兽搏斗之后被咬得半死的角斗士一样,他们就算满身伤口和血块,还是会恳求能够多苟活一天,实际上,他们还是摆脱不了被同样利爪撕碎的命运。
所以,你要继续保持这些美德,假如你能实践这些美德的话,那么你就会有来到幸福之岛的感觉。然而,如果你业已感觉到远离这些美德,并无法再将它们把握在你的手中,那么便请你勇敢去守住你最后一片阵地,甚至于立即丢掉自己的生命,不出于一时激情,而是完全出于单纯、自由和谦逊。至少在做了这件最值得赞美的事之后,再向生命告别。
你必须谨记神的存在,你还要记住神灵们并不喜欢被奉承,神所希望的是一切有理性之物皆能被塑造成与他们完全一致的事物;你还要记住,一株无花果树所要做的就是成为一株无花果树,而一只狗所要做的,就是做一只狗,一只蜜蜂就是做一只蜜蜂,而一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人;而且,只有这么做才会给你带来最大的助益,并帮你牢记上述的所有美德。
滑稽戏、战争、惊奇、麻木以及奴役等,将日复一日地消磨你的神圣原则。有多少事物,你根本就没有仔细研究过,却凭着想象做出了武断的结论,而还有多少事物被你忽视了呢?所以,你应该仔细地去面对一切事,做一切事,对待一切都需要同样的做法,你因时宜而应对的能力可以得到完善,并且以此来锻炼你的思考能力,保持对已知事实的自信,不要任何的炫耀,不过你也无需刻意隐藏。
因为,你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学会享受俭朴之美、庄严之美呢?你又要在何时才能享受认识各个事物的快乐呢?这些认识包括:事物的内在实质是什么?在宇宙中居于何种地位?能够存在多久?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其归属何在?以及究竟有谁能给予和夺取它呢?
依循万物法则走出笔直的大道
蜘蛛在逮住一只苍蝇的时候,是充满骄傲的;在另一肉食动物逮住一只可怜的野兔,或渔夫用渔网捕到几条小鱼,或猎人捕获一头野猪或熊,甚至是在俘虏萨尔马提亚人的时候,胜利者总是会摆出骄傲的姿态。但是,如果你考察他们的看法,难道这些不是强盗吗?
你要学会沉思,不但要洞察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变规律,而且要保持对这一变化规律的关注,从哲学的高度来修行你自己。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这种方法更能给你带来豁达的情操了。而豁达之人,通常能够摆脱躯壳,他知道他随时--没人知道是在不久后的什么时候--会离开人世,放弃一切,他会在所有事情中投入所有精神,在每件事中都将自己交给宇宙本性。他从来不会过问别人怎么对他评论,怎么想他,也不在乎别人是否反对他。
使他满意的两件事情如下:一是在他手头上所做的事情中,他依然保持公正;二是对目前所得到的事物表示满意。他将所有足以令他分心和忙碌的追求抛在一边。因为,除此以外,别无所求--依循万物之法则,才能走出一条笔直的道路,在这条直路的引导下,才能追随神灵。
需要你以自己的能力决定如何做时,你在害怕决定什么呢?看清道路,那就走下去,不要转向;如果看不清,那就最好停下来和顾问商量。如果你遇到了什么阻碍,那么请你在谨慎思考之后继续前行,你要保持正当的姿态。
因为达到目标是最好的,如果失败,也要是尝试后的失败。理智之人不论在任何事情上都会表现得既镇静自若又积极向上,做到欢闹中不失镇定。
在刚刚醒来的时候,你就要立刻自问:如果别人行公正和合理之事,这对你会有什么不同吗?没有什么不同。
我假设,你应该还没忘记,那些一边褒贬别人,一边态度傲慢的人,在床上和饭桌上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没有忘记他们的所作所为,还有他们所逃避和追求的,他们如何偷和抢,但不是用手和脚,而是用他们身上最珍贵的那部分。
而如果一个人下定决心,那么完全可以用此珍贵部分来塑造出忠实、谦虚、真诚、守法以及好的精灵(幸福)。
对给予一切同时又收回一切的自然,有教养和谦虚的人会说,按照你的意愿赐予吧;按照你的意愿收回吧。但是,在这样说的时候,他不带有傲慢态度,而是秉持一种臣服与满心欢喜的态度。
你的生命所剩无几。如隐居于山野的人那样继续活着吧。因为,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时,心中都像是生活在同一个国度(政治团体)中一样,那么无论住在哪里,对他而言根本不会有什么区别。让人们看清并认识一下,一个依自然本性生活的人究竟是怎么样。如果人们忍受不了他,让他们杀了他。因为,这起码比那些苟活的人要更好一些。
不要再在一个高尚的人应当具有什么品质的问题上多费唇舌了,不如去成为这样的人。
始终注视时间整体与物质整体。思考一切个别的事物,对物质整体而言,就像无花果树之于种子;而对于时间整体而言,则又如螺丝锥的一转。
注意那些存在的事物,关注那些业已分崩离析,在变化的事物,它们在腐败与消散,而或许一切事物都具备死亡的先天结构。
想一下,那些在吃饭、睡觉、劳作、娱乐中的人们都是些什么样的。然后,再想一下,在他们身居高位,专横自大的时候,或者在发怒和严词斥责别人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然则,就在一会儿工夫之前,他们又在多少人面前奴颜屈膝,为了什么受制于人;再想想,再过一会儿的时间,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
宇宙本性赐予每一事物的都是有利于这些事物的。而且宇宙本性是在于其有益之时赐予他的。
“大地爱恋雨露”;“太空喜爱庄严”。而宇宙带着爱恋创造一切即将诞生的存在之物。所以,我对宇宙说,我和你一起去爱。不是还有这种说法,“各种事物都爱恋(习惯于)诞生之事。”
要么你就住在这里,并使自己习惯这里;要么你也可以离开,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意志;你甚至可以选择死去,在完成所有的应尽义务之后。除此之外,别无他物。那么,鼓起兴致生活吧。
你需要了然于心的是,你所在的土地与别的土地完全一样;这里的所有事物与山巅、海滨或者其他任何你向往的地方完全一样。因为,你将发现,正如柏拉图所说的:住在城墙围绕的城市里和住在山上牧羊的草棚是一样的。
现在我的支配能力对我而言是什么呢?而我现在又正在将其塑造成什么样呢?我现在对它进行运用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呢?它自身没有理解的能力吗?它是与社会生活隔绝开了吗?它与卑微的肉体融合以致与其成为一体了吗?
从主人手中逃离的是逃亡者;但是,如果法则是主人,那么逃离法则约束之人其实也是逃亡者。其实,那些悲哀、愤怒或者心存恐惧的人,也都是逃亡者,因为,这些人对支配万物之统治者所降临于其身上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所发生之事心存不满,这统治者就是自然之法则,就是这一自然法则给每人都分派了相应的事物。所以说,悲哀、愤怒或者心存恐惧的人就是逃亡者。
一个人把种子放在子宫里离开,然后因果法则作用于它,使之成为一个孩子。从质料中产生了什么样的事物!孩子会通过喉咙吞咽下食物,之后另一个因果法则会在其身上发生作用,不但会塑就出这个孩子的知觉和运动机能,而且也打造出健康的生命、力量以及其他东西;有多少人都是这样成长的啊!这是多么奇妙!接着,我们还应思考在这种隐蔽方式之中塑就出来的事物,并洞察其中的力量,就像洞察使事物上下运动的力量一样,不是用眼睛,但并不因此看不清楚。
一直去思考所有现存事物在过去也是存在的;思考他们的未来,同样如此。应该把同样形式的戏剧和舞台,都呈现在你的眼前,无论其是从你的经验或是从历史中所得;这样的例子,有哈德良的整个宫廷以及安东尼的整个宫廷,还有腓力、亚历山大、克里瑟斯的整个宫廷;所有这些就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戏剧,只是剧中的演员换了。
人是被风驱散到地上的树叶
想想那些对所有事物都悲伤、怨怒的人,他们就像做牺牲的猪一样挣扎和哀叫。
躺在床上,为自己被世间束缚所困而默默啜泣的人,其实也像这头猪一样。想一下,主动接受既成事物的做法,才是理性动物应有的品质;简单依循本性的做法,是世间万物的一种必然性。
在你做任何事的时候,各自停下来问自己:是否因为死亡可能会阻碍你完成这件事,而你便觉得它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在你因为别人犯错而生气的时候,不如马上转而反省自己是否犯过类似的错误。比如,认为金钱、欲望、一点点的名声之类是好东西。因为,只要你注意了这个问题,那么你的怒气将会迅速被遗忘。或许你也可以再加上这条思考:这个人是被迫的,他还能怎么做呢?或者,假使你能够,那么就帮他摆脱这种被迫的状态。
在你见到苏格拉底学派的萨特隆时,想到尤提切斯或海门;在你见到幼发拉底时,想到优提切翁或西尔瓦诺斯;在你见到阿尔基弗隆时,想到特洛珀奥佛勒斯;在你见到色诺芬时,想到克里托或西维勒斯;而在你反观自己时,想到其他别的恺撒,他们每一个人做的事情都可类推。然后在心中思索,他们现在在哪里?不知何处,无人知道。持续的思索将使你对人间之事视为烟尘和完全的虚无;尤其是如果你同时想到凡事一旦变化即不会在永恒时间中存在。
而你,你的生命又是何其短暂的瞬间呢?为何不选择一种更加有序的方式来度过这一瞬间的生命呢?你的一切活动,究竟在避免什么事情或时机呢?因为,除了能以理性细察并深入探究生活中事物的本性之外,所有这些事物难道还有别的什么用处吗?
继续坚持下去,直到你从这些事物中汲取可以化为己用之物,就像胃把所有食物消化并转换成自己的营养一样,也正如大火将被投入其中的一切东西都转化成自身的火焰和光亮一般。
不要让谁都有权直指说你并非坦率之人或者善良之辈;要让所有这么认为你的人都是说谎的人;这完全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因为,谁能阻止你成为一个既坦率又善良的人呢?除非你自己愿意成为这种人,或者你已下定决心不再多活。因为,如果你不是这种人,那么理性本身也不会再允许你活下去的。
对于这一质料(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做什么或说什么,才能最合乎理性呢?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都应该尽力做什么或说什么,不要推脱受到了阻碍。你的心态必须调整,否则你不会停止莫名的哀伤,让那些沾沾自喜的人得意去吧,你自己的心态应该如此:对于那些你应为或必须面对的事情,你应该依循最适合于人之本性的办法去处理;因为,一个人不但应当根据他自己的本性去行事,而且需要尽力而为,甚至应该将其视为一种享受。不论在哪里,这都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是,这种能力并没有使滚筒到处滚动,也没有给予水或火等一切受自然本性或非理性灵魂支配的事物,因为,阻止这一能力施展或挡住其去路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智慧和理性依然能够顺利克服一切障碍的事物,这不但是先天本性,而且也是其根据愿意所做出的。
要时刻熟记这一道理,理性在面对一切事物时将无往不利,如同火苗上窜、石头下落、圆筒会顺着斜坡往下滚一样,不要再寻求别的了。因为,其他的任何障碍,要么只会对无生命的物体产生影响,要么只能以意见或理性自身的放弃为手段,才能因此而施加压力并造成损害;因为一旦产生了危害,那么感受到这一损害的人将会在顷刻间变坏。
对一切有章法可循的事物而言,无论发生什么损害,被如此影响到的事物都会因此而更糟,而在相似的情形中,一个人却可以通过运用这些事物而变得更好,并值得更高的赞赏。最后须牢记的是:不损害国家之事,必然不会侵害到真正的公民;而不损害法则(秩序)之事,也不会损害到国家;而所谓的“不幸”,实际上都没有侵害到法则。所以,不损害法则之事,必然也不会损害到国家或公民。
对于那些参透世间真理之人而言,纵使是最简明扼要的格言,也足以提醒他应该从悲伤和恐惧之中摆脱出来。例如,“树叶被风驱散到地上。”
你的孩子们是这些树叶;那些叫喊着看似配得上称赞与颂扬的人,也是树叶;暗中诅咒、冷嘲热讽的人,也是树叶;同样,那些流芳百世的人,也是树叶。所有一切,皆如诗人所说:“春天是生长的季节。”然后,风把树叶吹落;接着,在落叶的老地方又会长出新叶子。万事万物都是短暂的存在,而你对这些事物抑或躲避不及,抑或趋之若鹜,仿佛其会永恒存在一般。就在下一时刻,或许你已闭上你的眼睛;而就算是那个埋葬你的人,也在不久之后有人为他的死悲伤。
健康的眼睛应当去观看一切可见的东西,而不是说想看绿色的事物,因为,这是病眼的要求。而健康的听觉和嗅觉,也应该聆听或者嗅闻所有东西。健康的胃,则应该像对待天生要磨碎的东西一样对待所有食物。因此,健康的理智应当为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但有人说:“让我亲爱的孩子一直活着,让所有人都赞扬我做的每一件事情。”这无异于只想看绿色事物的眼睛,或只找软东西的牙齿。
没有一个人如此幸运,临死时没有人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欢迎。就算他是一个好人和智者,最后也会有人这样对自己说:我们总算是摆脱了这位老学究了,也总算可以自由呼吸了。实际上,他对我们并不是很严厉,但我总觉得他在心里面是对我们持谴责态度的。对待一个好人尚且如此。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又有多少人因为别的缘故也在希望早日摆脱我们。
所以,如果在你临死之时领悟了这一点,而且你想无怨无悔地离开人世,那么你不如这样去想:我就要向这样一种生活告别了,在这种生活中,不管我多么努力、祈祷和关怀我身边的人,他们依然希望我消失,甚至希望能因此而获得蝇头小利。我们为何还要苦苦追求在尘世间稍长一点的逗留呢?不过,也不要因此而在即将告别人世的时候,对你身边之人改变态度,你应该坚持自己原有的品性,待人友善、仁爱、宽大,不要像是被迫离开;相反的,你应该非常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可怜的灵魂更容易跟身体分开,你跟其他人的分离,也应当是这个样子,因为是自然把你与他们联系起来结合成一体。但是,自然本性现在已经把这一结合分解开了吗?那么好,我要离开我的亲人,不是抵抗着被拖拽走,而是心甘情愿;这也是一件合乎自然本性的事情。
不论你碰到什么人以什么理由做事,你都可以习惯于去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人做这件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不过,你要从自己开始,先检讨自己。
记住,操纵你的是一种隐藏起来的无形力量:这就是信念的力量,而这也是生命本身,或者,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人。但是,在说到“你”的时候,并不包括你的皮囊,也不包括依附于其上的器官。因为,它们犹如一把斧子,唯一的差别就在于它们是依附于你的身体。实际上,这些部分一旦脱离了使它们活动和存留的原因便没有用处,就像织工的梭子、作家的笔杆还有放牧人的鞭子。
即便是毫无希望也要时刻努力
很多你绕了远路才得到的事物,实际上在当下就可以得到,只要你不去刻意拒绝就行。这意味着,你不太在意过去,并且把未来交给神的眷顾。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使自己仅仅符合虔诚和正义。虔诚,要求你必须满足于命运分配给你的那部分,因为那是自然本性为你设计的,同时你也符合它。正义,则要求你必须始终保持坦率之心,毫无掩饰地说出真相,并根据每一事物的价值来使其与自然法则达成一致。
不要让别人的恶行妨碍到你,也不要让任何负面的看法或声音干扰到你,更不要让你可怜肉体的感觉左右你;因为,那应该由消极的部分来处理。所以,在临近死亡的任一时刻,你可以抛开一切,只尊重你的支配能力和你心中的神性;如果你此时之所以畏惧,并非因为你在下一个不确定的时刻必须结束生命,而是因为你后悔从未开始过依循自然本性的生活--那么,你就当得起那赐予你生命的宇宙,而且对于你的家乡来说,你也不再是一个异乡人,你也不会因为每日所发生之事皆始料未及而惊讶,你也无须再依赖于这个或那个
神可以穿透人的肉身、衣服、外壳以及不洁之物,看到人的心灵(支配原则)。因为神可以用他的理智部分来接触人类,而人类的理智本来就是从神那里获得并流入人的身体的。如果你也这样做了,那么你便可以摆脱很多烦恼。因为不过分关心可怜的肉身包裹的人,都不会自寻烦恼,更不会去追求衣服、住所、名声等肤浅目标。
构成你的有三种东西:微小躯体、微弱呼吸(生命)以及理智。对前两种东西来说,其之所以属于你,完全是因为你有义务去照顾它。而真正属于你的,是第三种东西。因此,如果你想将自己独立分离出来,实际上是将你的理智从你自身剥离出来,而且,不管别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也不管你自己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不管将来发生什么麻烦事,也不管在你的肉身或呼吸(生命)中有什么东西违背了你的自然本性纠缠着你,更不管外面环绕的旋涡如何旋动,为了能让你的理智力摆脱命运的束缚,并可以自由活动,还是去多行正义之举吧,并接受一切业已发生之事且说出真理。我说,如果你能运用这种支配能力,完全摆脱因感官印象而衍生的事物,不受过去和未来的约束,那么你就会像恩培多克勒的球体一样:“浑圆无缺,欢乐安心。”
如果你努力过真正的生活,即当下属于你自己的生活--那么你就能安度余生,并且心无杂念、尊贵、顺从于自己的神(指在你心中的神)。
我时常觉得不可思议: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爱都超过对其他任何人的爱,但觉得别人的看法要比自己的主见更加重要。那么,如果神灵或智慧大师竟然命令一个人不要思考和计划那些不能随心想到的念头或表达的事情,那么这个人一天也无法忍受。所以,我们重视邻人的意见超过自己的思考。
难道事实果真如此?对人类无比仁慈的神灵,虽然安排好了一切事物,但却忽视了这样一件事:很多非常好的人们,就像我们说的,与神灵心意相通,因虔信和虔诚的行为而与神最为亲近的人,当他们一旦死去便永不重现,完全消失?
但如果的确如此,神灵确实会将它们变为其他的东西。因为如果合理,这就是可能的,如果源于自然,自然也会这样做。但因为不是这样,事实不是这样,那么你要确信它不应如此:你看到你自己在这种探查中与神灵争吵。我们不应该这样去跟神灵争执,除非神灵是如此杰出又如此公正;但倘若如此,那么他们不能允许宇宙秩序安排的事物受到不义和不合理的忽视。
就算某件事情已无望完成,你也须多加练习。因为,就算左手在干别的事情上都因缺少练习而没有效果,但在抓住缰绳的时候肯定要比右手更坚强有力;这是多加练习的原因。
想一下:当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会处于什么样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再想一下:生命是多么的短暂,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深渊,所有物质的脆弱。
要剥去表面的遮罩,注视事物的形成原理(形式),行为的目的,想到何为痛苦,何为快乐,何为死亡,何为名声,一个人内心如此不安的原因是什么,一个人如何才能不受他人的影响,世间一切皆在于你自己的看法。
在运用你的原则时,你应该像一名拳击手,而不是一名角斗士。因为角斗士一旦被击落了佩剑便会被杀,而拳击手除了手之外,他不需要用别的任何工具。
考察事物本身,将其分为内在本质、外在形式及目标宗旨。
一个有能力的人,只做会得到神灵赞赏之事,并会接受神赐予他的一切安排。
如果事情的发生符合自然本性,那么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神灵,因为神灵根本没有做错什么,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我们也不应当去责备人们,因为就算他们做错了什么,也都是在不自觉的情况。所以,我们不应责备任何人。
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感到惊讶的人是多么荒谬可笑!
不是有那么一种早已在冥冥中注定的必然性和无法更改的宇宙秩序,就是有一种眷顾人类的神意,或者有一种无目标与方向的混沌。那么,假如这种必然性是不可改变的,你为何还要抵抗呢?但如果有一个允诺抚慰你的神灵,那你也得使自己配得上神性。但是,假如存在一种无秩序可言的混沌,那么也请你庆幸自己还有支配的理性。如果风暴将你带走,那么就让它带走你可怜的肉体和微弱的呼吸之类的东西,因为,至少它带不走你的理智。
灯照出的光线在熄灭前不会消失,而你心中的真理、正义和节制将在你死亡之前消失吗?
一个人所做之事看似为恶行,但我怎么能确定这就是坏事呢?就算他真的做了错事,我怎么知道他没有为此而自责呢?这就像撕破了他的脸一样。想让坏人不做坏事,无异于不允许无花果树结果、不准婴儿啼哭、不让马儿嘶吼,不让必然发生之事发生。有这样品行的人又能做什么呢?所以,如果你性子急,那就改正这种性格吧。
如果是不对的,不要去做;如果是不真实的,不要去说。
你要洞察出,在一切事物中,究竟是什么给你塑造出一个外在的表象。而且,你要从中划分出外在形式、内在实质和目的宗旨,还有它所能持续存在的时间。
你最终会洞察到在你心中,还有一种更好更神圣的东西,要优越于那些看似能引起各种效果的事物,似乎在以无形的丝线牵引着你。那么现在在你心中有什么呢?是恐惧、怀疑、欲望,甚或是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
首先,凡事应三思而后行,切莫漫无目标。其次,使你的行为只以公共利益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