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6
,因为神灵已经给过你足够多的机会,只是你没有好好把握而已。现在你必须有这样的领悟,即你只是宇宙的其中一个部分而已,你在世上的存活只是宇宙大轮盘流转中的昙花一现;你的生命实在是太有限了,而假如你还不在这段“苟且”的过程中洗净你心中的层层疑云,那么再好的良机也会稍纵即逝,你也会随之而逝,正所谓良辰一去不复返啊。
我们要像罗马人那样,无时无刻都要保持大脑的思考状态。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显示出既成熟又不加修饰的尊贵气质,心中要有仁爱、自由和正义。你应该除去别的纷扰恶念。给自己加上这样一种信念,即仿佛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最后一件,并把对理性行动的冷漠态度和深恶痛绝卸下,也请把伪善、自私和对自己所得表示不满的抱怨抛在一边吧,唯有如此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你必须认识到,其实一个人只要把握住自己所有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丁点,他都能过上一种内心静谧的生活,神不就是如此嘛;因为神明就从来没有向领悟到这些道理的人索要过什么回报。
罪孽深重啊,罪孽深重,我的灵魂在低吟着,而你都不再拥有让自己的灵魂再次超度与升华的机会。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足够长的生命运程,而你的生命之火却即将熄灭,假如你的灵魂还不最后眷顾一下自己,那么只能活生生地把你的幸运转手交给别人。
你所经历过的身外之物有没有让你陷入困惑的思考呢?让自己挤出时间来学习积极向上的新鲜事物吧,不要在解不开的心结里越陷越深了。
但在此过程中,你也不要误入歧途。因为在生活中,被自己的劳碌而搞得疲惫不堪的人,也与不务正业者没有什么差别,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恒定的目标来统率自己的每个行为。一言以蔽之,这些人的思想都是漫无目的的。
绝不要去猜测别人心里在想什么,琢磨别人心思的人从来都不是幸福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是很可悲可叹的。
你必须铭记于心的是,整个宇宙的本来面貌是什么,而我自己本身又究竟是什么,这两者有着怎样的联系,我自己在整个宇宙中占到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没人可以阻止你去说出或者做出任何符合自然法则原理的事情,因为你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奥菲拉斯图斯在评价两种不同恶行的时候(这种比较评价完全根据人类共通概念做出),用纯粹哲学家的口吻指出:因私欲而起的犯罪,要比那些因一时愤怒而起的犯罪具有更高一些的可谴责性。理由就是,因愤怒而犯罪的人,可能会因为某种内心的痛苦和突如其来的阵痛发作而失去了本来的理性;而因私欲而犯罪的人,则是被寻求一时痛快的欲望所掌控,这种犯罪似乎显得更为放纵和内心懦弱。
紧接着,西奥菲拉斯图斯以一种颇富哲学意味的口吻指出:为寻求一时痛快犯罪的行为,比因内心痛苦而犯罪的行为,具有更高的可谴责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后者就像一个人是因为遭到别人的不公正礼遇而触犯法律,其中的内心痛苦最终转化成了一时失控的愤怒;而前者则是在自己私欲的驱使下,犯下一时冲动、不可遏止的恶行。
此刻是容易被夺走的
每个人都可能在下一秒钟死去,所以我们有必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假如你相信神灵的存在,那么死亡本身就不是一件让你内心恐惧的事情,因为神不会把善良的人打入地狱;但是,如果你不相信神灵的存在,或者你认为神灵不会关心和眷顾世俗的人类,那么,生活在这样一个既没有神灵又没有神的旨意的宇宙中又有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无论是神还是神的旨意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关心和眷顾世间的芸芸众生。神及神的旨意,几乎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让人们尽量不要陷入真正罪恶的深渊。如果还有其他的罪恶,那么神与神的旨意也会让人们尽量摆脱它。
人自身的力量完全可以达到不至于陷入罪恶深渊的目的。那么,本可以让人虔诚向善的东西,怎么会使人最终走向生活的堕落呢?宇宙可能会出于本性而忽视了这些事情,最终导致这种错误的发生,即善与恶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地降临在好人与坏人的身上。
这一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因为无知,也不是因为有知,同样也不是有意施展力量去防止或纠正这些事情,而且也不可能是因为其缺乏施展这种力量或能力的意志。但可以绝对肯定的是,生死荣辱、苦乐甘甜等各种事情都会平等地发生在好人与坏人的身上,却并不一定会让我们潜心向善或者自甘堕落。故而,这些事物本身并非具有善或恶的本性。
世间事,稍纵即逝!对整个宇宙而言,这些事物的本体消失不见了,而对时间进程而言,则是对这些事物记忆的模糊直至彻底遗忘。世间所有可感知的事物,无不具有这样的特性。就算是那些带有快乐诱惑或带有恐惧的痛苦,以及那些所谓的闻名海内外的虚名都符合这一特性规律。
实际上,这些东西往往都是一些毫无价值、应受鄙视、肮脏不堪、容易腐败的一潭死水而已!我们的理性力,应该注意这一点。我们的理性力,也应甄别出那些用哗众取宠的言词、观点来获得“好名声”的伪善之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死亡本身的事实原貌:如果一个人在面对死亡时,运用自我反省的抽象思维能力把与死亡有关的所有想象都进行逐一解析,那么他就会把死亡本身看做是一种符合自然本性的轮回运转规律;如果对自然世界的轮回运转还心存恐惧,那么这样的人只能说是太小孩子气了。
但不管怎样,死亡并不仅仅是自然世界的一种轮回运转,同时也是一件符合自然原本目标的一个环节。我们的理性力还要认识到世间俗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神的身边的,而且也要知道人的哪个部分可以向神靠近,最后还要知晓人的这一部分可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实现与神接近的终极目标。
人世间最可叹可怜的事情就是如某个诗人所提到的那样:世俗的凡人费尽心思地到处打听并反复询问着九泉之下的事情,或者挖空心思去揣测隔壁邻居们的想法。他们所没有认识到的是,其实一个人只要专注于自己心中的神灵并虔心尊奉神灵就可以让自己功德圆满了。
在对神灵尽显虔诚尊奉之心的时候,要摈弃脑海中的欲念和自私自利之心,切莫对来自神与人的馈赠心存不满之情。唯有如此,才可做到内心的纯洁。因为,神赐予我们的馈赠,是充满美德、值得我们敬奉的东西;而来自人的馈赠,则由于我们相互之间的血脉相连而值得我们的珍惜与爱护;不过在有些时候,人也会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对善恶的无知而值得我们的同情与怜悯,虽然这种善恶不分的瑕疵与不辨黑白的缺陷并没有什么区别。
就算你自己应该活上三千年,甚至数万年,但请时刻谨记:每个人所失去的不会是别的什么,而只有他现在的生活;每个人所享有的也不是别的什么,也只是他现在的生活。无论寿命长短,这一真理都同样适用。虽然每个人的过去并不一样,但是每个人的现在都是平等的。往事都是过眼云烟,逝去的岁月如白驹过隙。
对一个人来说,无论是过去的历史还是未来的岁月都是夺不走的,既然是一个人未曾拥有的东西,怎么可能被别人抢走呢?还有两件事情必须铭记在你的心中:第一件事情是,所有来自永恒的事物都是外在的形式而已,而且以循环不断的形式出现,对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在一百年还是在两千年乃至在不加限制的时光岁月里看到的事物,都是在性质上同一的事物,并无二致;第二件事情则是,尚在人世的长寿者与即将离开人世的人所失去的东西完全一样。因为,只有当下才是可能被夺走的东西。如果这是个客观真理,即每人只能拥有当下,那么谁都不可能会失去一件他不曾拥有的东西。要记住,各种学说都是一家之言。犬儒学派的摩尼穆斯提出的这个观点的适用性也是不言自明的,只要我们能从这一至理名言中领悟到其中的内涵。
第一,在人的灵魂变成了宇宙中一个生病的脓疮,或者说在其变成了一个多余的赘物时,它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伤害,而这也是被历史所证实过的真理。因为,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恼怒发愁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我们本性的背离。其他事物的本性中也或多或少包含着这种类似的本性。
第二,当人的灵魂被人排斥和恶意攻击的时候,它也会对本身造成伤害,那些容易愤怒之人的灵魂就是最好的例证。
第三,灵魂之所以会伤害自身,往往都是在它无法承受快乐或痛苦的时候。
第四,在灵魂扮演一个角色时发生言行违背真意的时候,就会造成自我伤害。
第五,当灵魂允许肉体漫无目标地行动,而且在不假思索、不辨真相的情况下为所欲为的时候,也会造成自我伤害的恶果。因为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必须在符合最终目标的情况下才是正确合适的做法。而理性动物的言行之本,就是要学会依照理性以及古老城邦、政府的法律去做事。
一个人短暂仓促的一生,只是蛮荒宇宙中的“一粟”,而宇宙物质才是其巨大的“沧海”。人的感知总有不足的地方,而人的身体也会尘归尘、土归土。灵魂也只是最大打转一会儿工夫的旋涡,而命运实际上是无法占卜的,最后,所谓的声望也只是没有真凭实据的虚名。总而言之,人类肉体所有的一切仿若匆匆逝去的水流,人的灵魂内在也只是黄粱一梦,随时可能在世间蒸发,生命总是在一场战争中度过,我们都是生命的匆匆过客,所有的好名声在我们死后归于湮灭。
既然如此,人还需要什么信念上的引导呢?答案就是:哲学,而且哲学是唯一的解答。真正的哲学可以成为我们心中的守护神,让我们免受暴力与伤害,让我们可以不被世俗的痛苦与欢愉所侵扰,也不去做漫无目的的事,不会犯错或做出伪善的事情来,最后,我们也不用总限于需要别人做或不做什么事情的迫切心情之中。除此之外,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要坦然面对并欣然接受。事情的发生之地便是它的根源之地,因即是果、果即是因;最后,不如用一种视死如归的心情去面对死亡。
死亡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其实就是一堆生物组成元素解体而已。而既然在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不会使元素本身受损,那么我们又何必去牵挂和担忧所有组成人体这些元素的变化和分解呢?既然死亡是符合自然法则的,那么符合自然法则的东西本身当然就不是什么罪恶了。
完整的生活只有三幕戏
想想,在不久之前,你还没有躯体,一片虚无,而你现在所看到的人与事也不存在。因为,在自然本性的支配之下,一切事物都要经历变化、转动和消亡,为了别的事物持续不断地在序列中出现。
想到所有一切都是你的想法,而这种想法是你的能力所能控制的。所以,在你做出决定的时候,清除那些想法吧,犹如绕过岬角的航海者,必将驶入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湾。
不论什么单独的活动,如果其在恰当的时间终止,那么就不能说是不幸,因为它已然停顿下来;而做出这一活动的人,也并没有遭受不幸,因为这一活动本身已经停止。同样的,由这些行为组成的整体,也就是我们的生命整体,如果也在恰当的时候停止,那么也并非遭受不幸,因为其业已停止。一个受到虐待的人,如果在恰当的时候结束这一不幸的经历,那么他也不再有任何的痛苦。而且,自然本性会决定恰当的时间和终点,而年迈而终的事情,有时是由人的独特本性所决定的,但是,整个宇宙之所以能通过其他事物之变化来保持青春与完美,完全是由宇宙的本性来决定的。
对于宇宙有用的一切事物,不但始终是好的,而且总是合乎时宜的,纵使生命终结,对每个人而言也不是恶。因为,这绝不是一种耻辱,因为它独立自主,不以意志为转移,也不与普遍利益相对立;这还是好事,因为其对宇宙而言完全是合乎时宜的有利之事,并跟宇宙有着一致的关系。因为在他心中,与神性按照同样的方式在运动着,并与神性怀着同样的目标。
你必须准备好三条原则。第一条,在你做事的时候,既不要草率也不要违背正义;对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要么将其视为一种偶发事件,要么将其当做是神的旨意,而你不能去谴责这一偶然或神意。第二条,思考一下,每一个存在的事物,在从种子到获得灵魂的这段时间里,究竟是什么样的;而在从接受灵魂到归还灵魂这段时间里,又是什么样的;每一个存在物,都是由什么组建而成的,并会最终分解成什么东西。第三条,如果你突然被提升至高空并让你俯视尘世,那么你会看到人类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同时,如果你多看一下四周的空气和苍穹,你就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事物存在着;你能经常用这种“提升”的方式去思考,那么你就将看到相同的事物、相同的形式,以及生命的短暂。这些事物还值得你骄傲吗?
抛开成见,你会得救。谁会阻止你抛开它呢?
当你还在为什么事情而烦恼的时候,你肯定忘记了这一点:一切都是依循宇宙本性发生的;你也忘记了:别人的恶行与你无关;你还忘记了:所有发生的一切,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并且现在在其他地方也正在发生着;你也忘记了:一个人和整个人类之间,有着多么紧密的相互联系,这是一种共通属性,不是一点点血或者种子,而是理智。你还忘记了:每个人的理智都是一个神,来自于神性;你忘记了:任何东西都不属于人所有,他的孩子、身体以至灵魂等,都来自神的赐予;你也忘记了:一切事物都是某种看法;最后你还忘记了:每个人都只能活在当下,所能失去的也只是当下。
你要反复回想:那些满腹牢骚之人,那些因拥有巨大名声或不幸、仇恨、财富之类而引人注目的人,他们现如今在哪里呢?早已化为尘埃和传说,有的甚至连传说都没有留下。在你的心里还应该记住这一类的每一件事:曾住在乡村别墅的法比阿斯·卡特利卢斯现在怎样了呢?在自家花园里的卢修斯·卢柏斯、在拜依阿的斯德丁尼阿斯、在卡帕里的第比留斯和维留斯·鲁弗斯(或维利亚的鲁弗斯),现在又怎么样了。
不如好好沉思一下:人们对引以为豪之事物的热烈追求,在竭力追逐之后毫无价值!而对一个人来说,能够有机会坦率地展示出其正直、节制以及忠于神灵,那是多么有哲学家风度!如果为最不值得骄傲的事情而骄傲,那是最难堪的。
有人问我:你在哪里见过神?你又如何知道他们必然存在?为何要对神如此崇拜?我的回答是:首先,我们可以看见神的存在;其次,虽然我没见过我自己的灵魂,但我依然对其尊重有加。而对于神,我是从不断的体验中领悟到他们的存在,感受到他们的力量,并崇拜他们。
人生的圆满在于:对一切事物都要全盘考察,他自身、质料及外在形式;不如全心全意行义举,歌颂真理。我们应该做一件好事,接着再做,使中间没有空隙,便可享生命之乐,我们还有别的追求吗?
有一束阳光,尽管其被墙壁、山峰以及无数别的东西所阻隔。也有一个共同的实体,尽管其分散于无数各有特性的个体之中。
有一个灵魂,虽然分散于无数生物并各有界限。有一个理智的灵魂,尽管好像是被割裂开来的。上述事物之中,像大气等物质,都是不能感知也不拥有感情的,但是,理智却可以将这些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使其互相吸引。而理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靠近同类事物,并与其结合,而且这种共同的感觉是无法被阻断的。
你有什么愿望?继续存在下去吗?好,你愿意继续有感觉、运动、成长,接着是停止成长、高谈阔论、沉思冥想?对你而言,这些事情究竟有什么值得渴求的呢?但是,如果你想贬低这些事物的价值,那是很容易的,转向别的选择,即去顺从理性和神灵。但是,重视上述事是与尊崇理性和神灵不一致的,因为死亡会带走一个人身上除此之外的其他东西。
对无尽和不可测的时间而言,分给每个人的,是其中多么渺小的一部分,似乎就在转瞬间被永恒吞噬!对整个宇宙实体而言,分给每个人的多么微小;而分给人类的灵魂,又是普遍灵魂中多么小的一部分啊!你所在的位置,又是整个大地中多么小的一块土壤啊!反思这一切,依循你的本性行事,欣然接受共同本性带给你的一切,没有比这更伟大的事了。
支配能力是怎么运用自身的呢?这是一切的关键。其他一切事物,不论是否在你的能力之内,都是无生命的尘土和烟气。
这种思考使我们最能开始藐视死亡,认为快乐是善,痛苦是恶的人,也对死亡持藐视的态度。
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在最恰当时机出现的事物才是善,他的正当理性行为是多还是少,都无关紧要,对于他而言,对这个世界的沉思究竟花了或多或少的时间,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对这个人来说,死亡并非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伟大国家或乃至整个世界的一位公民,五年或三年的时间,对你而言有什么不同呢?符合自然法则的事情,在对待一切时都是公正的。没有任何暴君或不公正的法官会把你赶走,除了将你送进来的自然本性,你又有什么难过呢?这个道理,就像一个执政官将一名演员从舞台上解雇一样:“可是我还没有把五幕演完呢,现在刚演了三幕。”
你说得没错,但是,在人生戏剧中,三幕就算是完整的了。因为,一出戏剧究竟是否完整,取决于要上演这出戏的人,而停演这出戏的,也是同样是这个人,而你,却什么都不是。满意地退场吧,解雇你的那个人已经对你的表演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