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年12月31日 01:06
信它们是真的。
当然,总会有某个史学家、饱学之士或某个怪异之人,会把各国的所有史书通读一番。他也许会从中觉察到一些事实而接近"绝对真理".但是,他若是想生活得安宁而幸福的话,最好还是保持缄口。
犹太人和世界上的其他人一样。3 000年前的犹太人、2 000年前的犹太人,直至当今的犹太人,都是普通人,如同你我一样。比起其他人,他们好不到哪里去(如同他们自己宣称的那样),也坏不到哪里去(如同他们敌人常说的那样)。他们具有某些不寻常的优点,也有某些常见的缺点。但是,已经有那么多书讲述犹太人了,好的、坏的、模棱两可的都有。因此,对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做出准确的判断,是很困难的。
犹太人有自己的编年史,讲述了他们先后在埃及人、迦南人和巴比伦人中的冒险经历。当我们试着把犹太人自己的这部编年史的历史价值弄清楚时,我们也遇到了与上述同样的难题。
新来者总是不受欢迎的。犹太人在漫长的流浪过程中到过很多国家。其中对许多国家而言,他们都是新来者。尼罗河谷、巴勒斯坦山区及幼发拉底河两岸的原住居民,并没有张开双臂迎接犹太人。相反,他们说:"地方还不够我们自己的子女住呢,让那些外乡人到别处去吧!"于是便发生了矛盾。
当犹太历史学家在回顾这些历史时,总想竭力美化自己的先辈。现在,我们不是仍然如此吗?我们赞颂那些在马萨诸塞州的早期定居者具有怎样的美德,竭力描述这些可怜的白人被迫面对那些野蛮人残酷的弓箭时是如何的恐惧,却很少提到那些同样面临着白人残忍的枪弹的红种人这里指的是美洲印第安人。 --如无特殊说明,全书均为译者注。的命运。
倘若站在美洲印第安人的立场,写一部诚实的历史,肯定会激起人们极大的阅读兴趣。但是印第安人已经消亡了,我们将永远无法知道1620年那些白人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怎样强烈的影响。这真是个遗憾!
数世纪以来,《旧约》是我们的祖先能读懂的记载古代亚洲历史的唯一史书。但是,100年前 这里是以本书出版时间为推算基础的。本书出版于1923年。 ,人们开始懂得怎样识读埃及的象形文字;50年前,人们又发现了识别巴比伦神秘楔形文字的窍门。至此我们才恍然明白,原来还有与古犹太编年史家所讲的截然不同的故事!
但是我必须重申,类似的错误绝不会出现在本书中。我不是在写犹太人民的历史,既不会为他们辩护,也不会对他们的动机予以攻击,我仅仅是重复他们关于古代亚洲和非洲历史的说法。我不会去研读博学的历史学家的批判性论着。一本一角钱就能购买到的袖珍版《圣经》,就足以为我提供一切所需的材料。
假使你使用"圣经"这个字眼与公元1世纪的某个犹太人交谈,他对你所说的会一头雾水。相对而言,这个词是比较新的。它是在4世纪的时候由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约翰·克里索斯通首创的。他把犹太人的圣书汇编称为《圣经》(Biblia),也就是"书"的意思。
《圣经》的篇幅不断增加持续了千年之久。除少数章节外,其余各卷基本是用希伯来语写就的。但到耶稣降临时,希伯来语已不再是流行语。取而代之的是阿拉米语。这种语言更为简单,且在普通百姓之间使用范围更广。《旧约》中的部分先知预言便是用阿拉米语写就的。但是,请千万别问我《圣经》是什么时候写成的,因为我没办法回答你。
每个犹太小村庄,每座犹太小神庙,都有关于其历史的一些记载。热衷此事的虔诚长老们将它们记在兽皮或埃及草纸上。有时,人们会把各种法典和预言警句汇编成小册子,以便供前来朝拜神庙的人随时取用。
在公元前8世纪,犹太人定居巴勒斯坦时,这种汇编越来越多。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期间,这些辑录被翻译成希腊语,流传到了欧洲;从那之后,它们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
至于《新约》的历史,就相当简单了。耶稣基督死后的头两三个世纪内,那些跟随卑微木匠拿撒勒(即耶稣)的信徒们,时常处于受罗马当局迫害的危险处境中。因为对建立在刀剑暴力基础上的罗马帝国而言,"仁爱"与"宽恕"的基督教义被认为会给国家的安定带来威胁。所以早期的基督徒走进一家书店时,绝对不能说:"请给我一本《基督传》和描述他使徒行为的书。"他们获得信息的来源是经过手手相传的秘密小册子。成千上万本类似的小册子,经过一遍遍地传抄,以致人们无法获悉其内容的真实性。
在此期间,基督教会取得了胜利,昔日遭受迫害的基督教徒变成了古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他们的首要任务便是整理由于300年迫害造成的宗教典籍的混乱状况。基督教会的领袖召集来一群学者,通读全部流行的读本,剔除了其中的大部分。他们决定保留几部福音书和几封使徒写给远方教会成员的信,剩余的故事全都被舍弃了。
随后,历经数百年的讨论和争辩。期间,多次重要的宗教会议在罗马、迦太基(在着名的古海港废墟上建立起的新城市)和特鲁洛召开。到基督罹难700年后,东、西部教会均明确采纳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通行的《新约》。从此以后,以原有的希腊文为蓝本的译本不胜枚举,但内容却没有什么重大的更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