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现代都市 > 狱乱情迷

第四卷:一筹莫展的事业 第38章:阿胜不为人知的沧桑1

书名:狱乱情迷 作者:半生飘零 本章字数:3947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28日 22:48


小江下来的第三天,阿胜的工作已交接完毕,那天在餐厅里轩说的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阿胜一直头疼的,该如何帮辉子说服他爸妈的事,可遗憾的是,这个江兄弟不是来教阿胜如何当说客的,而是来泼冷水的,所谓的解决,在阿胜看来只有一种,就是让辉子的父母同意,其他都不行,然而在轩和江仁河看来,却是双向,就是决定做与不做.

可想而知,以江仁河对经济方面的认知,肯定是劝阿胜暂时先放下,阿胜在这方面是外行,他知道小江讲的都有道理的,因为他负责的全国ports专卖店的陈列设计,从汶川地震开始,成都关闭了两家,上海关了一家,新疆,陕西,广西等各个城市基本不是撤柜就是缩小店面,这些都是铁的事实.

就说辉子真车行关闭的事来说,出口行业的萧条,服装行业首当其冲,上下游企业滞后反应期已经过去,所谓兵败如山倒,骨牌效应讲的就是现在国内的粗犷型制造业,而这个时候辉子要办加工厂,无异于火中取栗,这可不是资本市场上的所谓机会总是在绝望中诞生的,那是相对那些资金雄厚的资本家,而辉子只是小蚂蚁,是输不起的.

所以,轩那天晚上给他冲的冷水只是皮外伤,小江给他浇的这盆冷水才是严重的内伤,然而如果这个时候阿胜就此放弃,那他就不叫阿胜的,不管是逆天而行也好,虎口拔牙也好,只要是自己要做的事情,只要自己承担得起责任,那天王老子的劝告都是多余的,这也难怪,从小到大,他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以前有大堂兄在还总算得向他一个人交代,不过那之前自己还是个小屁孩,能有屁大的事,只要学习成绩好,什么都不用交代,可是大堂兄已经不在,从那时起,他做什么事除了跟轩或者辉子商量外,都不用向任何人交代,包括跟轩早恋的事,包括读大学的事,包括工作的事,包括跟轩的婚事,包括自己辞职的事,都是决定了就去做,所以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江仁河虽然是一见如故的兄弟,但毕竟只是朋友,只能做个忠告,至于轩,就更不用说了,他只是无法驾驭她,并不代表不了解她,所以交接完工作,他还是决定回去,轩也要回去,不过是各自回各自的家,房子交给小江打理;

刚到村口,阿胜远远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驼着背的老奶奶,正仰着头,望着大路,没等辉子把车停稳,阿胜就提着行李包跳下车,让辉子一个人先回去;

那老人就是阿胜的奶奶,从阿胜读大学起,每逢听说阿胜要回来,她都会跑去村口等着,这次也不例外;阿胜提着十几斤重的行李包,飞快地奔过去,脚步刚停下来,奶奶先拍了几下阿胜的屁股,骂他都那么大的人了,还那么调皮,车还没停稳就跳下来,万一摔伤了怎么办….然后就问轩怎么没一起回来,阿胜说她回家了,可是奶奶根本不信,阿胜先低下头,让奶奶摸摸自己的头,摸过头之后,奶奶拉着阿胜的手臂,继续追问轩的事,一路到家,一句:小胜儿你真的没跟她吵架?那她怎么没跟回来?至少重复了二十遍,阿胜心疼地看着奶奶,半年不见,奶奶又矮了一截了;

到家了,三姑婆,四姨婆,六婶婆之类的老人家全部在自己家,八成又是奶奶临出门之前通知她们过来看自己孙媳妇的,自从高三毕业那年阿胜第一次带轩回家,奶奶就认定她就是自己的孙媳妇了,高兴得脸上的皱纹全部开花了,这也难怪,这婆娘,从一进家门就不当自己是外人,遇见老妈叫阿姨,后爸叫叔叔,奶奶就直接叫奶奶了,洗衣服,洗地板,做饭,收拾家里,样样都抢着干,没事还跟奶奶聊家常,掌握了一大堆阿胜小时候的嗅事,奶奶连阿胜小时候尿床的事都跟她说了.

从那以后,轩每次都不忘买些牛奶,脑白金之类的给奶奶,从此奶奶逢人就夸耀自己的第三孙子最有出息了,找了一个全世界最好的老婆了,又漂亮,又懂事,又孝顺;夸到全村的人都知道了,夸到最后老泪纵横,哭着说:自己短命儿子在天有灵了,保佑他的乖孙子找了这么好的媳妇…总之只要有轩在,阿胜永远的靠边站,好像轩才是她的亲孙子,而阿胜是捡来的一样…

此时,大家看不到媳妇,大失所望,不管阿胜怎么解释,她们就一致认定,肯定是阿胜欺负她了,不然怎么会跟回来,无奈,阿胜只好拨通轩的电话,交给奶奶,然后自己趁机闪人;来到小时候住的四合院,辉子新家还没建好,暂时还住四合院,院子又是一大堆人,村长刘叔,二伯公,大舅公,胖子旺叔,老爸的结拜兄弟张叔,村支书陈叔等等,还有辉子家的建筑工人,一群人见阿胜进来,一片哗然,那阵势,好像全场在等一个重要的领导支持会议一样;

每个人都跟自己问这问那,每个人都叫自己坐下,弄得阿胜脑袋嗡嗡作响,不知道坐哪里,只能站着,嘴里不断重复着:是啊,回来了,是啊,在厦门工作,是啊,做设计的,是啊,一个就几千,是啊,办公室吹空调,是啊,很多外国人,是啊,有女朋友,是啊,没跟回来,是啊,一般般,不算太漂亮,是啊,快结婚了,哦,不对,不对,结婚过几年再说…….

一阵慌乱过后,阿胜总

算是明白了,这是自己工作后第一次回家,按古人说的,这他妈算是衣锦还乡了,张叔跟自己客气那自然不必说,从小到大,无论是路上遇见,还是经过他家门口,不管阿胜愿不愿意,张叔都硬拉着自己到他家去吃饭,吃晚饭后就摸着阿胜的头感慨万千,讲着他老爸的故事,然后临走时还硬塞钱到阿胜的书包里,大舅公,二伯公更不必说,从小就教自己要好好读书,要出人头地,不要给自己老爸丢脸,两位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一个是老人会的会长,一个是出纳;当年学校要开除阿胜的时候,就是他们两位老人家跟校长求的情;

而村长跟支书还有胖子旺跟自己客气,阿胜就有点蔑视了,想当年自己跟别人打架,或者为了辉子跟别人打架,身为村长,不管对方几个人打他一个,不管事情对错,就跟对方的家长说,这小子从小没人教养,性子烈,还是原谅他吧,学校要开除自己,校长来自己家的时候,这帮混蛋也是看热闹而已,没有一个为自己求情的.

胖子叔搞工程的,富得流油,全村第一个买轿车的,两家相隔不到50米,当年自己没钱上大学时候,怎么没见他这么客气呢?现在自己毕业了,有好工作了,有个有钱的女朋友了,反倒给自己发中华烟了,这他娘的天要变脸也得先堆一堆云,刮一阵风什么的,热身一下,怎么人变脸咋说变就变呢?

阿胜也不跟他们客气,烟一根一根的抽,不就吹吹牛,讲讲外面的世界吗?既然都把自己当主角,那还客气什么,见风使舵谁不会,于是阿胜暂时放下辉子的事,跟一群人侃的有模有样,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时代。成王败寇是永恒不变的道理,所以阿胜此时讲自己大学里如何的勤工俭学,如何的吃不饱,穿不暖,一包泡面分两顿吃;如何边打工边上学,坚持把自己的学业完成;找工作又如何的历尽坎坷,等等,讲的辉子都在一旁偷笑,而村长他们则啧啧地称赞了不起,英雄出少年,有当年阿胜他爸的风范…….

天色已黑,人陆陆续续地走了,就剩下村长,胖子旺,还有张叔,阿胜也讲得有点累,本想可以考虑辉子的事情了,可谁知道自己又估计错误了,他太高估自己了,这年头谁管你衣锦还乡,还是背井离乡,无事不登三宝殿才是真理,村长打开公文包,在翻着资料,胖子叔递烟过来,顺便还要点火,阿胜毫不客气将头凑过去,让他帮自己点火,然后咬在嘴角,一副嚣张的样子;用鄙视的眼光看着村长在翻一叠资料;

这个阿胜也习惯了。从小到大,村里有什么大小事情,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拽着老爸的衣角去看热闹的,而阿胜是跟伯父一起去的,而且是代表自己家去的,大到生产队重新分田,分山头,集体资产变卖,小到宗祠修缮,老人会重建,村里请戏团唱戏等等,别人念的都是大人的名字,而阿胜他们家就念阿胜的名字.

因为他的户口本,与家庭关系那一栏目里就写着:户主两个字;以至中学要开家长会的时候,不管老妈后爸是否在家,他都是一个人去,老师追问他就理直气壮地说,他自己就是自己的家长,有什么事跟自己谈,弄得老师瞠目结舌,后来学校都知道了,也没再为难他,总之,这种事情,阿胜从刚记忆起被大堂兄抓着手,嚎哭着写下自己的名字,按下手印,到最后轻车熟路,并觉得是一种自豪;

折腾了一阵子,村长拿出了一份报表和一份CAD图纸展在阿胜面前,原来是村里要建水泥路,本来这种事情交钱就是了,可重点不在这里,而是阿胜的一片林子正好在道路的规划图内,也就是说这回有点例外,不是来催自己交钱的,而是来给自己送钱的,阿胜这样想,因为报表里有乡政府的补偿赔款规定;

可是阿胜还是想错了,事情牵涉到自己老爸,,这他妈还是向自己要钱的,村长说当年自己老爸说过,哪天村里要用地的时候,这块地会无偿地献给村里;这回彻底明白了,为了不至于死无对证,还叫张叔过来作证,阿胜此时望着一脸沉重的张叔;

足足有一根烟的功夫,张叔发话了:当年你死鬼老爸确实说过这样的话,那块地本来就是块烫手的山芋,几个生产队的临界点,谁也不让谁,所有权归属一直无法确定,为了解决纠纷,你老爸把它买下来了,还在那地上种了相思树,我当年一直反对,买下也就算了,花那么多钱买的那么肥沃的地,却种上林子,可你老爸却笑着说,买下它是为了解决纠纷,种上树是为了造福后人,看来你老爸是对的,村里的水泥路确实要经过那块地,而且别人的地常年耕作,土质松软,需要填很多碎石,就你们那块林子最省事,矣,陈兄弟……

“知道了,张叔,不用再说了….”看着张叔那深沉的表情,阿胜完全相信,连忙打断他的话,然后一直盯着那份图纸和报表,几分钟过去了,一句话都不说;

这下可把村长跟胖子叔弄急了,一个不停地发烟,一个则赔着笑脸不断地唠叨:我说小胜儿,你也是知识分子,咱乡里乡亲,都是你长辈,你看张叔是你老爸的结拜兄弟,不会坑你,你是文化人,应该知书达理的,造路可是造福全村百姓的哦…你看这规划图上就差你们一家了……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