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年10月09日 16:05
大田就去镇上买回了一个猪头、三斤米酒和一对红蜡烛。又借来了斧锉,鼓捣了一个中午,用木头做了一块牌位,找人写上“李大方之位”。李大田将那块翡翠套在牌位上,摆上猪头米酒,点上红蜡烛。
鞠了三个躬以后,李大田大声地说:“爹啊,娘啊,我的大哥您们的儿子李大方今天回来啦!”
祭奠完毕,他将它紧挨着自己父母的牌位,供奉在堂屋的神龛之上。
李大鑫在梅村的两男两女四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他在台湾也成了家,这次跟随他回到梅村的就是他的儿女们和他的孙儿孙女们。他说他当年到台湾时,一无所有,日子非常艰难。眼看归乡的愿望越来越渺茫,五十五岁那年他经别人介绍,娶了台湾当地的一位高山族女人为妻。十年前他的第二个妻子已生病去世了。
李大鑫后来没有再离开过梅村,在梅村的码头、石板路和大苦楝树下,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和简水英相互搀扶的身影。
他的台湾的儿女们也非常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老父亲。
两年后,李大鑫平静地辞世。按照他生前的意愿,他被安葬在梅村风景如画的梅树林里,听着夫夷河的无休无止的波涛的絮叨,永远陪伴着他的父母。
奇迹后来在不断上演,又陆续有人从台湾回到故乡梅村探亲,甚至包括另两个四零年和李大鑫、李大田一起被抓丁从军的梅村汉子。他们在梅村的亲人都以为他们已经不存在世上了。
蒋曼妮说,她的在台湾的父母兄弟应该也有新的消息了,专门回了一趟宝庆找到自己多年未谋面的哥哥打探消息。
次年她的在台湾的哥哥们真的回到了宝庆,还专门跑到梅村来看她。也带来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他们的父母都在十年前就逝世了。父母逝世前无不念叨着一个词:“妮妮”。它是他们唯一的女儿蒋曼妮的小名。
此后,夕阳西下时分,梅村的人经常看见蒋曼妮佝偻的身体出现在梅村码头,她在仔细打量每一位踏上梅村码头的客人。
有人猜度说,蒋曼妮肯定在等什么人。
也听有人说,蒋曼妮得了癔病,大脑不好使了。